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南史·周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周颙,字彦伦,晋左光禄大夫顗七世孙也。颙少为族祖朗所知。解褐海陵国侍郎。益州刺史萧惠开赏异颙,携入蜀,为厉锋将军,带肥乡、成都二县令。转惠开辅国府参军,仍为府主簿。常谓惠开性太险峻,每致谏,惠开不悦,答颙曰:“天险地险,王公设险,但问用险何如耳?”随惠开还都。
            宋明帝颇好玄理,以颙有辞义,引入殿内,亲近宿直。帝所为惨毒之事,颙不敢显谏,辄诵经中因缘罪福事,帝亦为之小止。元徽初,出为剡令,有恩惠,百姓思之。建元初,为长沙王参军、山阴令。还为文惠太子中军录事参军,随府转征北。文惠在东宫,颙还正员郎、始兴王前军谘议。直侍殿省,复见赏遇。
            颙音辞辩丽,出言不穷,宫商朱紫,发口成句。泛涉百家,长于佛理。著《三宗论》,言空假义。西凉州智林道人遗颙书曰:“此义旨趣似非始开,妙声中绝六七十载。贫道年二十时,便得此义,窃每欢喜,无与共之。年少见长安耆老,多云关中高胜乃旧有此义,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过江东略是无一。贫道捉麈尾①来四十余年,东西讲说,唯有此涂白黑无一人得者,为之发病。非意此音猥来入耳。”其论见重如此。
            颙于钟山西立隐舍,休沐则归之。转太子仆,兼著作,撰起居注。常游侍东宫。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文惠太子使颙书玄圃②茅斋壁,国子祭酒何胤以倒薤书③求就颙换之,颙笑而答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每宾友会同,颙虚席晤语,辞韵如流,听者忘倦。兼善《老》、《易》,与张融相遇,辄以玄言相滞,弥日不解。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虽有妻子,独处山舍,甚机辩。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白菜)。”时何胤亦精信佛法,无妻妾。太子又问颙:“卿精进何如何胤?”颙曰:“三涂八难④,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对曰:“周妻何肉。”其言辞应变,皆如此也。
            太学诸生慕其风,争事华辩。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后卒于官。
        (选自《 南史选译》,有删节)
        【注】①麈(zhén)尾:和尚道士手中所执之云刷。②玄圃:此借指宫苑。③倒薤书:书法的一种。④三涂八难: 三涂,指火途、血途、刀途;八难,指地狱、饿鬼、畜生、单越、长寿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等佛前佛后八难。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入殿内,亲近宿直          直:通“值”,值班
        B.过江东略是无一              略:大体
        C.西凉州智林道人遗颙书。      遗:寄
        D.休沐则归之                  休沐:休息
        11.下列各组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颙有辞义,引入殿内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①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    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C.①颙于钟山西立隐舍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D.①虽有妻子,独处山舍        ②虽有槁暴,无复挺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颙从得到祖周朗器重,益州刺史萧惠开很赏识他,带他一道入蜀,担任过厉锋将军,县令,主簿,但因周颙常言常惠开性情太阴险,使常惠开很不高兴。
        B.周颙善清谈。宋明帝好玄理,将他引入宫内,作为贴身侍卫。还深得文惠太子的赏识和知遇,升为正员郎、始兴王前军谘议。
        C.周颙擅长佛理。著有《三宗论》,得到西凉州智林道人的备加赞美。称周颙所著《三宗论》首开佛理旨趣,横绝六七十年。
        D.周颙还擅长书法。文惠太子使周颙书玄圃茅斋壁,国祭酒何胤以倒薤书要求跟他交换笔迹,周颙都没有答应。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颙不敢显谏,辄诵经中因缘罪福事,帝亦为之小止。(4分)
                                                                                      
        (2)多云关中高胜乃旧有此义,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4分)
                                                                                       
        (3)非意此音猥来入耳。(4分)
         
        答案:
         
        10.B(略:大概)
        11.A(A两个“以”作介词,都解“因”;B①“者”,的人,②“者”定语后置的标志词;C①“于”介词“在”, ②“于”介词“向”,D①“虽”,虽然, ②“者”即使。)
        12.C(不是周颙首开佛理旨趣)
        13.(1)周颙不敢明显进谏,就诵读经书中因果报应获罪得福的故事,明帝也因此稍稍有所收敛。(“显”“辄”“小”“止” 各1分)
        (2)他多说关中高士早就有这一佛理,能深刻理解这佛理旨趣的,本来就没有几个人。(“高胜”“旧”“斯”“本”各1分。)
        (3)没有料想到这话会有如此多来进入我的耳内。(“意”“音”“猥”句意各1分)
         
        译文:
         

        周颙字彦伦,是晋代左光禄大夫周顗的七世孙。周颙年少时就为族祖父周朗所赏识,入仕做官担任海陵国侍郎。益州刺史萧惠开异常赏识他,带他进入蜀地,担任厉锋将军,兼任肥乡、成都二县县令。转任惠开辅国府参军,继续担任府主簿。常说萧惠开生性险恶,每次进谏,惠开不高兴,回答周颙说:“天也险地也险,王侯制造险恶,只要问你怎样使用险恶就行了。”跟随萧惠开回到京城。

        宋明帝很喜好玄学,因为周颙有思辨文才,把他召入宫中,时常亲近他并让他宿宫内值班。明帝所做的狠毒之事,周颙不敢明显进谏,就诵经书中因果报应获罪得福的故事,明帝也因此稍稍有所收敛。元徽年间,出京城担任剡县县令,为政施恩惠,百姓怀念他。建元初年,担任长沙王参军、山阴县令。回到朝廷担任文惠太子中军录事参军,跟随太子辗转北征。文惠在东宫时,周颙回来做了正员郎、始兴王前军谘议,在殿省担任当值侍卫,重新被赏识。

        周颙语言华丽,有思辨性,滔滔不绝,音调和谐色彩丰富,出口成章。广泛地涉猎百家之说,擅长于讲谈佛理。著有《三宗论》,谈空假之义。西凉州智林道人致信周颙说:“这些佛理要义好像并非首创,这么好的论述中断了六七十年了。我二十岁时,就懂得了这个道理,私下每次都很高兴,感到没有人与我共赏,年轻时拜见长安老道,他多说关中高士早就有这一佛理,能深刻理解这佛理旨趣的,本来就没有几个人。到长江以东大概更是没有了。我手执尘尾谈佛理以来至今四十余载,在东西各地讲学,只是这道上的黑白是非没有一人能谈到,我为这事产生忧虑,没有想到此话说得好入耳。”他的论述如此被推重。

        周颙在中山西面建立了隐居的房子,放假的时候就回到那里去。转任太子仆兼著作。撰写起居注。常常拜访侍奉东宫太子。年少时跟从外公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到卫恒散笔隶书法帖,学得很像。文惠太子令周颙在玄圃茅屋的墙壁上写字。国子祭酒何胤用篆书中的倒薤书法找周颙请求交换,周颙说:“天下有道,孔丘不会拿来交换的。”

        每当会见宾客朋友,周颙半空着位子表示礼貌地与他们交谈,话语音韵和谐对答交流,听的人忘记了疲倦。又擅长《老子》《易经》,和张融相遇,就用玄言相问解难,整天都不停歇。周颙清贫没有太多欲望,整天吃蔬菜,虽然有妻子儿女,却一个人住在山间的屋舍里。很有机锋辩才,卫将军王俭对周颙说:“你在山中常常吃什么?”周颙说:“红的米白的盐,绿的葵菜紫的蓼实。”文惠太子问:“周颙菜食哪一道味最好?”周颙说:“初春早季吃韭菜,秋末晚季吃白菜。”当时何胤也精通信奉佛法,没有娶妻妾。太子又问周颙:“你的佛学造诣和何胤相比怎样?”周颙说:“火途、血途、刀途三道,地狱、饿鬼、畜生、单越、长寿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八难,我俩都在所难免,但各人有各人的牵挂。”太子问:“牵挂你们的是什么?”对答说:“周颙被妻子所牵挂,何胤被酒肉所牵挂。”他言辞应变就是如此机辩。

        太学学生仰慕他的风采,争着效仿他的华美词藻和善辩能力。先前著《四声切韵》在当时很流行。后死在官任上。




        相关文言文练习
        《南史·梁高祖武皇帝讳衍》《南史·梁宗室下》
        《南史·谢弘微传》《南史·孔奂传》
        《南史·梁书·萧懿传》《南史·萧憺传》(二)
        《南史·萧恑传》《南史·范云传》
        《南史·萧憺传》《南史·蔡兴宗传》
        《南史·韦叡传》(二)《南史·韦叡传》
        《南史·江子一传》《南史·谢灵运传》(二)
        《南史·王镇恶传》《南史·韦睿传》
        《南史·傅岐传》《南史·刘义庆》
        《南史·陆慧晓传》《南史·王珍国传》
        《南史·陆杲传》《南史·任昉传》
        《南史·沈麟士传》《南史·蔡廓传》
        《南史·伏暅传》《南史·王茂传》
        《南史·郭祖深传》《南史·王俭传》
        《南史·到溉传》《南史·谢灵运传》
        《南史·马仙琕传》《南史·刘绘传》
        《南史·江淹传》《南史·袁粲传》
        《南史·侯景传》《南史·杜骥传》
        《南史·郭原平传》《南史·顾野王传》
        《南史·蔡撙传》《南史·毛喜传》
        《南史·沈林子传》《南史·鲁广达传》
        《南史·孔范传》《南史·傅琰传》
        《南史·萧思话传》《南史·到彦之传》
        《南史·夏侯亶传》《南史·萧颖胄传》
        《南史·柳恽传》《南史·齐书·王敬则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