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祖莹①,字元珍,范阳遒人也。……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②学生耽③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④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⑤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选自《北史·列传·卷三十五》)
【注】①祖莹:北魏时人,著名文学家。②中书:指中书学,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③耽:喜欢,爱。④中书监:古代官职名。下文的“中书博士”也是官职名。⑤《曲礼》:《仪礼》的别名,又称《礼经》,是一部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由是声誉甚盛 甚: (2)尤好属文 尤:
(3)生徒悉集 悉: (4)不敢复还 还: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
B.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
C.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
D.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2分)
(2)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3分)
9.本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写祖莹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答案:
(二)(16分)
6.(4分)(1)很,非常 (2)特别 (3)全,都 (4)返回、回去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意思答对即可。
7.(3分)D
8.(1)(2分)(他的)父母担心他因此得病,便禁止他(读书),却不能阻止。
(2)(3分)便把《曲礼》放在面前,朗读《尚书》中的三篇,没有错漏一个字。
9.(4分)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1分)。如文段前半部分写祖莹苦读属于正面描写,写老师对祖莹的称赞则属于侧面描写(2分);文段后半部分采用正面描写来写祖莹的学习认真(1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参考译文:
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遒地人。……祖莹八岁时就能够诵读诗书,十二岁时成为中书学的学生,非常喜欢读书。(他的)父母担心他因此得病,便禁止他(读书),却不能阻止。(祖莹)经常偷偷地在灰烬中藏起火种,赶走书童和仆人,等到父母睡熟后,就燃起火种刻苦读书,并用衣服被子塞住窗户,担心透漏光亮,被家里人发觉。因此祖莹的名声很高,家内家外的亲属都称他“圣小儿”。(他)特别喜欢写文章,中书监的高允每次感叹道:“这个孩子的才能器识不是众多学生能够达到的,(他)最终会大有作为的。”当时担任中书博士的张天龙负责讲解《尚书》,提拔他为都讲。学生们都聚集过来。祖莹因夜读疲劳,不知不觉睡到天亮,去讲课的时间十分紧迫,却误拿了同房住宿的生员赵郡李孝怡的《曲礼》一卷书走向座位。博士(张天龙)严格刚毅,(祖莹)不敢再回去取《尚书》,便把《曲礼》放在面前,朗读《尚书》中的三篇,没有错漏一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