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①王岩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年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调栾城簿泾州推官甫两月闻弟丧弃官归养。
②哲宗即位,用刘挚荐,为监察御史。岩叟入台之明日,即上书论社稷安危之计,在从谏用贤,不可以小利失民心。遂言役钱敛法太重,民力不胜,愿复差法如嘉祐①时。
③江西盐害民,诏遣使者往视。岩叟曰:“一方病矣,必待使还而后改为,恐有不及被德泽而死者。愿亟罢之。”又极陈时事,以为“不绝害本,百姓无由乐生;不屏群邪,太平终是难致。”时下诏求民疾苦,四方争以其情赴诉,所司惮于省录,颇成壅滞。岩叟言:“不问则已,言则必行之。不然,天下之人必谓陛下以空言说之,后有诏令,孰肯取信?”
4夏人数万侵定西之东、通远之北,坏七厓巉堡,掠居人,转侵泾原及河外鄜、府州,众遂至十万。熙帅范育侦伺夏右厢②种落大抵趣河外,三疏请乘此进堡砦③,筑龛谷、胜如、相照、定西而东径陇诺城。朝议未一,或欲以七巉经毁之地,皆以与夏。岩叟力言不可与,彼计得行,后患未已。因请遣官谕熙帅,即以户部员外郎穆衍行视,筑定远以据要害。其调兵赀费,一从便宜,不必中覆。定远遂城,皆岩叟之力。
5复为枢密都承旨、权知开封府。旧以推、判官二人分左右厅,共治一事,多为异同,或累日不竟,吏疲于咨禀。岩叟创立逐官分治之法,自是署为令。……
⑥徙河阳,数月卒,年五十一。赠左正议大夫。(选自《宋史》,有删减)
[注] ①嘉祐是宋仁宗的第九个和最后一个年号。②右厢:左右厢为西夏“边中”地区的高级政区。③堡砦:堡寨,指围以土墙木栅的战守据点。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用刘挚荐 (2)熙帅范育侦伺夏右厢种落大抵趣河外
16. 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愿复差法如嘉祐时( )
A. 方法做法 B. 吏部选授官吏的条例 C. 区别对待 D. 徭役赋敛
(2)所司惮于省录( )
A. 视察登记 B. 反省记忆 C. 注意记录 D.逐省记录
17. 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调 栾 城 簿 泾 州 推 官 甫 两 月 闻 弟 丧 弃 官 归 养。
18. 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其调兵赀费,一从便宜,不必中覆。定远遂城,皆岩叟之力。
19. 王岩叟晚年被贬,太皇太后惜其被贬,赞其有大功。请结合本文内容,概括岩叟之大功。(3分)
20. 司马光曾称赞王岩叟“进谏无隐,必行其言”。请分析本文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一特点,并简析其“进谏无隐”背后的原因。(5分)
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15.(2分)(1)因为 (2)通“趋”,前往,奔向
16.(2分)(1)D (2)A
17.(3分)调栾城簿泾州推官/甫两月/闻弟丧/弃官归养。
18.(5分)熙帅调遣军队、(花费)钱财费用,一概遵从自行决断的原则,不必向朝廷请示。定远城最终能够建成,都是岩叟的功劳。(采分点:赀费、便宜、中覆、城、力、判断句、句意合理通顺。1点1分,扣完为止。)
19.(3分)(1)王岩叟多次进言,为国家治理献计,进谏皇帝要从谏用贤、轻简役敛、亟罢恶官、以民为本等,高屋建瓴,为宋廷的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1分)(2)面对西夏的侵犯,力主不可投降与城,赞同熙帅主张,进军筑城,守住了定远要害之地,稳固北宋边境形势。(1分)(3)岩叟创立诸官分治之法,解决了推官、判官职责不明、重复工作的问题,提高了治事效率。(1分)
20. (5分)选文通过人物的行为描写,如岩叟“入台之明日”即上书、“极陈”时事、“力言”不可与夏土地,及其进谏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体现其进谏无所隐瞒(2分),又通过语言描写,如“愿亟罢之”、“言则必行之”,“亟”、“必”语气坚决,体现其进谏的坚定决心,坚持力行(2分)。其“进谏无隐”、无惧无畏的背后恰是源于他正直无私,忠心为国(1分),以及一心为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品质(1分)。
(评分说明:“如何表现”一点2分,给满3分为止;“背后原因”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