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明史·王守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暗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即如来书所云“知食乃食”等说可见,前已略言之矣。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晦庵①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此告子义外之说②,孟子所以谓之不知义也。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王守仁《传习录·答顾东桥书》,有删改)
        材料二:
        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注】①晦庵:朱熹的号。②告子义外之说: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曰:‘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游九华A归B筑C室D阳明E洞中F泛滥G二氏H学Ⅰ数J年K无所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俾,指“使、让”,与“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促织》))中的“俾”词义相同。
        B.“失却知行本体”和“李牧连却之”(《六国论》)中的“却”意义和用法不同。
        C.“当自求诸心”和“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诸”意义和用法相同。
        D.集注,意思是汇集或综合前人对某书的注释,有时附上自己的见解,多用作书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东桥认为如果把行当作知,人们就可能只注重本心而遗漏万物之理,这并非是圣学关于知行并进的正确方法。
        B.在心外寻求万物之理,实际上是告子的“义外”观点,也是孟子所说的“不知义”的观点,是偏颇不通的。
        C.顾东桥说“知食乃食”,王守仁认为拥有忠孝之心就是拥有忠孝之理,这两种观点反映出的知行关系是不一致的。
        D.王守仁认为宋代周敦颐、二程兄弟以后,只有象山陆九渊的学说能够上接孟子学统,而朱熹的部分学说还不成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4分)
        (2)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4分)
        14.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王守仁与朱熹在“心”与“理”关系问题上的不同观点。(3分)
         
         
        答案:
        10.BFI
        11.C
        12.B(“是孟子所说的‘不知义’的观点”不正确,根据语意是孟子认为告子“不知义”。)
        13.(1)我并非按照自己的意思在其中(胡乱)褒贬,姑且提出这个说法,来贪求一时的效果。(“抑扬”、“苟”解释为“随便取得”、“效”各1分,句意1分)
        (2)(王阳明)被贬官到龙场,边远荒僻之地无书可读,只好每天推究旧日已学的知识。(省略句、“穷荒”、“绎”解释为“索、解析”、“谪龙场”被动句各1分)
        14.王:心即理,理存在于本心;朱:心与理是两个方面,亦分亦合。(王守仁观点1分,朱熹观点1句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你来信道:“真正的理论是能够指导实践的,而不实践就不足以称为认识。向学者指出的切实的方法,让学者们务必躬身实行,这样说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真的把实践当作认识,恐怕人们只会专门追求存养本心,而遗漏了万物之理,也肯定会有偏颇不通的地方,难道这是圣学关于知行并举的既成的方法吗?”认知确切之后付诸行动就是实践,行事实践之后明确的体察就是认识。知行的功夫本来不能分离,只是后世学者要把它们分开作为两部分来用功,反而丢失了知行的本体,所以之后才会有知行并举的说法。真知是能够指导实践的,不实践就不足以称为认识。像你的来信中所说“知食乃食”等,已经能够明白了,前面也已经大略说过了。这虽然是为拯救时弊提出的,但是知行的本体就是这样的,我并非按照自己的意思在其中(胡乱)褒贬,姑且提出这个说法,来贪求一时的效果。    
        专门追求存养本心,便抛弃了万物之理,大概这是失去本心的一种表现。万物之理并不存在于心外,在心外探求万物之理,就是没有万物之理;遗漏万物之理而追求存养自己的本心,那么本心又是何物呢?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即是理。所以拥有孝心就是有孝顺父母的道理,没有孝心也不存在孝顺父母的道理了;有忠心就有侍奉君王的道理,没有忠心也就没有侍奉君王的道理了。理难道是在我们的本心之外的吗?朱熹先生说“人用来学习的,不过是心和理罢了。心虽然只作为一个人的主管,但实际上掌管着天下的事理;理虽然分散在万事之中,但实际上无法超过一个人心的范畴。”像他这样把心和理先分开之后再结合起来,未免就会产生让学者们把心与理分开看待的弊端。后人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的忧患,就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心就是理。在心外寻求万物之理,实际上是告子的“义外”观点,会有偏颇不通的地方,孟子也因此批判告子不懂得义。心,唯有一个,就它对所有人的恻隐而言就是“仁”,就它的合理而言就是“义”,就它的条理清晰而言就是“理”。不能在心外求仁、也不能在心外求义,难道就独独可以在心外求理吗?在心外求理,是把知行当作两件事了。在我们的心里寻求理,这才是圣学知行合一的教诲,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材料二
        守仁天生不同于常人。十七岁时拜访上饶人娄谅,和他讲论朱子格物之学的大意。回家以后每日正身而坐,研读《五经》,不轻易和人说笑。从九华山游历归来,在阳明洞中建造住室。王守仁广泛学习道释两家的学说,几年下来没有什么收获,被贬官到龙场,边远荒僻之地无书可读,只好每天推究旧日已学的知识。一天,忽然悟到格物致知,应当自求于己心,而不能去向事物求索,慨然感叹说:“道就在这里呀。”于是从此深信不疑。他因道设教,专门以致良知为主旨。他认为宋代周敦颐、二程兄弟以后,只有象山陆九渊的学说简易直捷,能够上接孟轲的学统。而朱熹的《集注》《或问》等,是中年时还不成熟的学说。当世学者翕然而听从,所以社会上有“阳明学”的称法。



        相关文言文练习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宋史·唐恪传》
        王守仁《观德亭记》《韩非子·二柄》
        《寄闻人邦英、邦正》(一、二)《论圣学无妨于举业》王守仁《送宗伯乔白岩序》
        《明史·沈鲤传》柳宗元《王叔文母刘氏》
        王守仁《教约》姚鼐《陈谨斋家传》
        韩愈《新修滕王阁记》王守仁《平山书院记》
        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王守仁《瘗旅文》(二)
        《李鸿章家书——致瀚章兄》《资治通鉴》序·
        《新唐书·韦安石传》王守仁《何陋轩记》(二)
        王守仁《何陋轩记》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
        王守仁《勤学》李公佐《谢小娥传》
        海瑞《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王守仁《象祠记》
        张光纬《舟人传》黄休复《郝逢传》
        《宋史·何郯传》王守仁《梁仲用默斋说》
        《明史·魏允贞传》王守仁《瘗旅文》
        《汉书·龚遂传》《魏书·崔光韶传》
        王守仁《尊经阁记》(二)《明史·方孝孺传》
        王守仁《尊经阁记》《南史·裴邃传》
        王守仁《太傅王文恪公传》王守仁《东林书院记》
        《陈书·沈君理传》《宋史·林广传》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注》《元史·本纪第一》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