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刘安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刘安世,字器之,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进左谏议大夫。有旨暂罢讲筵,民间欢传宫中求乳婢,安世上疏谏曰:“陛下富于春秋,未纳后而亲女色。愿太皇太后保祐圣躬,为宗庙社稷大计,清闲之燕,频御经帷,仍引近臣与论前古治乱之要,以益圣学,无溺于所爱而忘其可戒。”哲宗俯首不语。后曰:“无此事,卿误听尔。”明日,后留吕大防告之故。大防退,召给事中范祖禹使达旨。祖禹固尝以谏,于是两人合辞申言之甚切。
           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章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
        昭怀后正位中宫,惇、卞发前谏乳婢事,以为为后设。时邹浩既贬,诏应天少尹鼛孙以槛车收二人赴京师。行数驿而徽宗即位,赦至,鼛乃还。凡投荒七年,甲令所载远恶地无不历之。蔡京既相,连七谪至峡州羁管。稍复承议郎,卜居宋都。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宣和六年,复待制,中书舍人沈思封还之。明年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注:刘安世被贬梅州期间,倡办教育,开梅州书院之先河,开启了梅州地区兴学的历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
        B.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
        C.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
        D.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或女子十五岁行笈礼后,由长辈为其所取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B.薨,就是死的意思,用于指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去世,也可以用于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哲宗,宋朝第七位皇帝赵煦谥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依据其生平业绩,根据谥法拟定谥号,奏请当朝皇帝钦定。
        D.中宫,皇后所居之住所,后来可用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安世考中进士后,没有参加铨选任官,直到司马光任宰相,才被推荐为秘书省正字。担任右正言时,曾上书弹劾文彦博等人,没有稍微的宽容。
        B.刘安世担任左谏议大夫时曾上书批评皇上未纳皇后却亲近女色,劝谏皇上要趁年轻勤研经史,多向大臣学习古今治乱之道,不要沉溺于女色。
        C.刘安世遭蔡京、章惇与蔡卞忌恨,被徙置梅州时,他们想置其于死地,先后两次派人刺杀安世,所幸刺客呕血暴毙,刘安世才逃过一劫。
        D.刘安世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被流放至荒蛮远恶之地。蔡京当上宰相后,更是接连被贬七次,历经磨难,年老后其名望更加显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4分)
        (2) 祖禹固尝以谏,于是两人合辞申言之甚切。(4分)
        14.刘安世曾被苏轼誉为“真铁汉”。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刘安世身上所体现的“铁汉”品质。(3 分)
         
         
         
        答案:
         
        10.D
        11.C哲宗是宋朝第七位皇帝赵煦的庙号而非谥号。
        12.C 并没有两次刺杀。第一次只是派人去胁迫他自杀。刘安世被徙置梅州后,想置安世死地的只是章惇与蔡卞,并不包括蔡京。
        13.(1)宣仁太后向吕公著询问适合担任台谏的人选,吕公著拿刘安世来回答,刘安世就被提拔为右正言。(向……询问,状语后置句式;为,担任;擢,提拔;各1分,句意1分)
        (2)范祖禹本来曾以此劝谏,于是刘安世与范祖禹两人联合上奏再次陈说此事,言辞非常恳切。(固,本来;合辞,联合上疏;切,恳切;各1分,句意1分)
        14. (1)不畏强权(敢于直谏,刚正不阿)(2)面对生死临危不惧(视死如归)(3)屡次被贬荒蛮远恶之地不畏艰难,岿然独存。(一点1分,同一类的表述不重复得分)
        参考译文
         刘安世,字器之,考中了进士,没有去参加铨选任官。跟随司马光学习,他向司马光询问尽心做人的要诀。司马光当宰相时,推荐他担任秘书省正字。司马光逝世后,宣仁太后向吕公著询问适合担任台谏的人选,吕公著以刘安世来答复,刘安世就被提拔为右正言。当时的宰相常常授予亲戚官职,刘安世说:“太祖太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接受朝廷内外显要的职务。自从王安石主持政事以来,(他)只图使自己的心意畅快,历代贤君的法令制度被破坏无余,现在朝廷之上,仍然沿袭原来的风气。”于是他逐一分条陈述文彦博以下七人(授予亲戚官职的情况),这些人都是品德声望很高长期担任要职的朝廷大臣,刘安世也不稍微宽容他们一下。
        (刘安世)进任左谏议大夫,下旨暂时罢免讲筵,民间喜传宫中寻找年幼的婢女,刘安世上疏进谏说:“陛下正当壮年,没有立皇后而亲近女色。希望太皇太后保佑圣上的身体,为宗庙社稷大事计议,清闲之余,应多临御经史研读之处,多引见亲信大臣谈论前朝治乱的要旨,来增加皇上的学问,不要溺于所爱而忘记其可以作为劝戒。”哲宗低头不说话。太后说:“没有这种事,你误听而已。”第二天,太后留下吕大防告知他缘故。大防退下后,叫给事中范祖禹让他传达旨意。范祖禹本来曾以此劝谏,于是刘安世与范祖禹两人联合上奏再次陈说此事,言辞非常恳切。
        同文馆案件发生,蔡京请求杀死刘安世等人,谗言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刘安世还是被迁徙到梅州。章惇与蔡卞想把刘安世置于死地,趁着使者到海岛诛杀陈衍,暗示使者去拜访刘安世,威胁他让他自杀。章惇又提拔一个土豪担任转运判官,派他去杀掉刘安世。判官骑着快马将要到梅州,梅州太守派遣手下人来劝刘安世为自己做打算。刘安世神色不动,对着来人饮酒谈笑,慢慢地写了几页纸交给仆人说:我将要死了,你依照这个去做事。”回头对来人说;“死不难啊。”来人暗中从仆人那里看到,(纸上写的)都是料理一同贬官会被处死的官员的家事,写得很详细。判官离梅州还有二十里,呕血而死,刘安世的危险得以解除。
        昭怀皇后做了中宫皇后,章惇、蔡卞告发以前刘安世劝谏乳婢一事,认为是针对皇后而言。当时邹浩已被贬斥,诏命应天府少尹鼛孙用槛车抓捕刘安世、邹浩二人前往京城。走了几个驿站的路,而后徽宗即皇帝位,赦令到了,鼛孙于是返回。刘安世被流放到荒远的地方共七年,甲令所记载的边远污秽之地没有没到过的。蔡京担任宰相后,把刘安世连续七次贬谪到峡州拘系管制。稍复承议郎,寄居宋州州城。宣和六年,恢复待制职务,中书舍人沈思封还此命。第二年刘安世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赵瞻传》(二)《宋史·刘文质传》
        《宋史·史浩传》(二)《宋史·倪思传》(二)
        《宋史·韩琦传》(三)《宋史·胡寅传》
        《宋史·陈禾传》(三)《宋史·赵普传》(二)
        《宋史·王随传》(二)《宋史·晏敦复传》(二)
        《宋史·张旨传》(二)《宋史·姚坦传》
        《宋史·张枃传》《宋史·任福传》
        《宋史·汪藻传》《宋史·项安世传》
        《宋史·刘颖传》(二)《宋史·曾巩传》(二)
        《宋史·薛季宣传》《宋史﹒王安石传》《宋史论》《王荆公》
        《宋史·王安石传》《宋史·司马光传》《宋史·谢方叔传》
        《宋史·欧阳修传》(五)《宋史·范仲淹传》(三)
        《宋史· 赵子崧传》阅读练习衣答案(二)《宋史·欧阳修传》(四)
        《宋史·程颐传》(二)《宋史·郑獬传》
        《宋史·黎州诸蛮》《宋史·陈若拙传》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宋史·宋偓传》
        《宋史·王质传》《宋史·陈咸传》(二)
        《宋史·洪迈传》(二)《宋史·刘承规传》(二)
        《宋史·彭思永传》《宋史·晏敦复传》
        《宋史·廖德明传》《宋史·张雍传》
        《宋史·太祖本纪》(二)《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宋史·张运传》《宋史·陈尧叟传》
        《宋史·石公弼传》《宋史·陆游传》
        《宋史·高登传》《宋史·王遂传》
        《宋史·赵与欢传》《宋史·李昉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