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曾巩《苏明允哀辞并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巩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每题3分,共9分)

        苏明允哀辞并序(节选) 曾巩

        明允姓苏氏,讳洵,眉州眉山人也。始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宋代制举的一种科目),皆不中。归,焚其所为文,闭户读书,居五六年,所有既富矣,乃始复为文。盖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浮滑)。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其略如是,以余之所言,于余之所不言,可推而知也。明允每于其穷达得丧、忧叹哀乐,念有所属,必发之于此。于古今治乱兴坏、是非可否之际,意有所择,亦必发之于此。于应接酬酢、万事之变者,虽错出于外而用心于内者,未尝不在此也。

        嘉祐初,始与其二子轼、辙复去蜀,游京师。今参知政事欧阳公修为翰林学士,得其文而异之,以献于上。既而欧阳公为礼部,又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等。于是,三人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者皆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既而明允召试舍人,不至,特用为试秘书省校书郎。顷之,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编纂太常礼书。而轼、辙又以贤良方正(宋代最重要的制科之一,全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课”)策入等(进入等级,即被录取)。于是三人者尤见于时,而其名益重于天下。

        治平三年春,明允上其礼书,未报。四月戊申以疾卒,享年五十有八。自天子辅臣至闾巷之士,皆闻而哀之。

        明允所为文集有二十卷行于世,所集《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更定《谥法》三卷,藏于有司,又为《易传》未成。读其书者,则其人之所存可知也。明允为人聪明,辨智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侈能尽之约 侈:奢侈,浪费

        B.念有所属,必发之于此 属:倾注,专注

        C.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 徼:边界,边境

        D.读其书者,则其人之所存可知也 存:思念,思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有既富矣,乃始复为文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得其文而异之,以献于上 又以贤良方正策入等

        D.又为《易传》未成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在进士选拔考试后,又参加茂材异等制科考试却没有考中。回家后,他烧掉原来所作的文章,发愤苦读。

        B.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游历京都,得到欧阳修的举荐,没有再经过考试,苏洵就被征召到舍人院试用,可他没有就任。后来又被特别选用为试秘书省校书郎。

        C.苏洵因为参加贤良方正制科策问考试时很出色,他的名声在天下越来越响。

        D.苏洵做霸州文安县主簿时,编纂大常礼书。礼书编纂完后,尚未来得及报告皇上,便因病去世,享年58岁。

        4.翻译下列句子(每句3分,共9分)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答案:

        1.A

        2.D

        3.C

        4.(1)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影子纷杂错落,微风吹拂,桂影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关键词:三五、明月各1分,句意1分)(2)也是想以此来弄清自然和人事之间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而成为一家之言。(关键词:究、变各1分,句意1分)(3)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污浊浊的外物呢?(关键词:安、蒙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其是否与上下文合乎。题中,A项错误在于,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中,A项的“乃”,前者作连词,相当于“于是,就”;后者作代词,指代“你,你的”。B项的“于”,前者作介词,相当于“对于”;后者也作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C项的“以”,前者作介词,相当于“拿,把”;后者作介词,表原因,相当用户“因为”。D项的“为”都作动词,都是“写作”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中吗,C项错误在于,“参加贤良方正制科策问考试”的是苏轼、苏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三五”即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明月”用作动词,即“明月照在”之意。第(2)句中的“究”是“探究、弄明白”之意;“变”即变化。第(3)句中的“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蒙”即“蒙受”。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明允姓苏,名字叫洵,是眉州眉山人。当初考进士,又参加茂才异等的考试,都没考取。回家后,烧掉他所写的文章,关起门来读书,过了五六年,积累的知识已经丰富了,才开始又写作文章。他的文章少的有百来字,多的有上千字。文章分析事理,引用事物作比喻,意义丰厚的能尽量写得简略,含义深远的能让人觉得就在身边,大道理能体现在小事物上,含蓄的能使之变得明白显著,浩繁的道理能讲得有条不紊,通俗的能不至于浮华。他的文章写得雄壮俊伟,好像决堤而下的长江黄河之水;他写的文章放出的灿烂光芒,就像指引我们沿着星辰登天一样。他所写文章的大致情况就是这样,用我所说的话去推测我没有评价的他其余的文章,其水平可想而知。苏明允常常在他得志和不得志、有所得和有所失、忧叹哀乐之时,思想中想到就把它写下来,他的文章往往就从这里产生。他对于古往今来治乱兴废、应该赞扬或批评的事件,他也常常写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他在待人接物、应对变化万端的各种事件时,即使是那些经过自己内心思考却表现在外面的措施,也往往表现在他的文章中。

        嘉佑初年,他开始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又一次离开蜀地,到京师游学。现在的参知政事欧阳修先生担任翰林学士,得到苏洵的文章认为很优秀,把文章献给皇上。不久欧阳修担任礼部尚书,又看到苏洵两个儿子的文章,把它们评为高等。从此,父子三人的文章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得到并且读过文章的人都感到很惊奇,有的人感叹比不上,有的人羡慕并且向他们学习。从京城到边疆,学士大夫人人知道他们的姓名,家家收藏有他们的文章。不久,苏明允被官府召去应试舍人,他没有去。官府又特别任命他为试秘书省校书郎。不久,任命他为霸州文安县主簿,编纂太常礼书。苏轼、苏辙又在贤良方正科中进入等级。因此,父子三人更加被当时的人们看重,他们的名声也更加在全国出名。

        治平三年春,苏明允将自己所著的礼书献给皇上,皇上没有答复。这年四月戊申因为生病逝世,享年五十八岁。从天子大臣到民间百姓,都听说并且为他感到伤心。

        苏明允所写的文集有二十卷在世上刊印发行,他所收集的一百卷《太常因革礼》、更改校订的三卷《谥法》被官府收藏,他还写了《易传》没成书。读他的文章,可以知道他思考的问题。苏明允为人聪明,思辨和智慧超过一半人,气度和平,脸色温和,并且善于谋划策略,务必全部出于自己的见解,不肯走别人走过的路。很喜欢谈论军事,是个激愤地有志于成功立名的人。




        相关文言文练习
        曾巩《阆州张侯庙记》曾巩《熙宁转对疏》
        曾巩《饮归亭记》《曾巩文集·李白诗集后序》
        曾巩《南轩记》(二)曾巩《襄州宜城县长渠记》
        曾巩《拟岘台记》曾巩《与王介甫第二书》
        曾巩《论习》曾巩《说宫》
        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二)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二)曾巩《尹公亭记》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曾巩《道山亭记》(二)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曾巩《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
        曾巩《请减五路城堡札子》曾巩《喜似赠黄生序》
        曾巩《南齐书目录序》《赠黎安二生序》《迂书》
        曾巩《筠州学记》(二)曾巩《送蔡元振序》
        曾巩《清心亭记》曾巩《思政堂记》
        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曾巩《瀛洲兴造记》
        曾巩《道山亭记》曾巩《张久中墓志铭》
        曾巩《广德湖记》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曾巩《宜黄县县学记》曾巩《秃秃记》
        《越州鉴湖图》序《陈公神道碑铭》
        曾巩《戚元鲁墓志铭》曾巩《刑赏论》
        曾巩《菜园院佛殿记》曾巩《醒心亭记》
        曾巩《南轩记》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
        曾巩《谢杜相公书》曾巩《筠州学记》
        曾巩《与孙司封书》曾巩《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曾巩《洪渥传》
        曾巩《邪正辨》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