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清史稿·福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清史稿

        福敏,字龙翰,富察氏,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三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以知县待铨。 时世宗在藩邸,高宗初就傅,命福敏侍读。及世宗即位,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雍正三年,迁吏部侍郎。出署浙江巡抚。四年,擢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复出署湖广总督。沔阳、潜江等十州县水灾,疏请发常平仓谷治赈。谬冲花苗叛,福敏檄贵州兵截后路,以湖广兵捣其巢,讨平之。安陆、荆州被水,疏请老弱妇女治赈如常,而以丁壮修堤,俾民得食而堤亦完。上眷福敏厚,尝手诏谕日:“朕令尔暂摄总督,苟得其人,即命往替。近日廊庙中颇乏才,皇子左右亦待尔辅翼。留尔湖广非得已,宜体朕意勉为之。
        五年,召还京,授吏部尚书。六年,以巡抚浙江时徇布政使佟吉图动库银,夺职。八年,命协理兵部侍郎,迁左都御史。十年,署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旋署刑部尚书。乾隆三年,擢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年,加太保,六年七月,高宗初幸木兰行围,福敏疏言:“行围边外,内外章奏按期驰送,较宫廷清穆劳逸迥殊。宜朝乾夕惕,清明在躬,从容应之。留京百官,必因事警察,勿使偷惰者得行其私。弁兵从行日久,资斧不继,量加恩泽,费无
        多而惠无穷。”上谕日:“览大学士所奏,老成忠恳,补衮陈善,朕皆嘉纳焉。”八年,疏陈时政,言:“河防事重,请如灾民请赈例,便宜处置,以时上闻。灾民流移,情非得已。若有司不善拊循,徒禁越境,致展转沟壑,宜加以玩视罪。江南、湖广偏灾,请留南漕赈济。定数多寡,当出上裁。庶上不亏储,下足济食。”疏入,从之。
        十年,以疾乞解任,温诏如所请,加太傅。二十二年,卒,年八十四。福敏尝有疾,上临视,及闻其卒,复亲奠。谥文端。
        福敏性刚正,廓然无城府。直内廷与蔡世远、雷弦善,尤服膺朱轼。既乞休,语钱日:“此位岂易称?我浮沉其间,君不我嗤耶?”四十四年,上制怀旧诗,於旧学诸臣皆称先生,字而不名,言於轼得学之体,於世远得学之用,於福敏得学之基。六十年二月上丁,赠福敏太师,诏言:“冲龄就傅时,启迪之力多也。”
        (选自《清史稿》)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出署湖广总督署:代理
        B.协办大学士,旋署刑部尚书旋:不久
        C.窟数多寡,当出上裁,裁:减少
        D.直内廷与蔡世远、雷铉善直:值班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必因事警察,勿使偷情者得行其私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资斧不继,量加恩泽,费无多而惠无穷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C.老成忠恳,补衮陈善,朕皆嘉纳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如灾民请赈例,便宜处置,以时上闻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福敏是康熙三十六年考中的进士,当世宗还在藩王府邸时,就任命福敏做了高宗的侍读,
        世宗即位后又对他屡次提拔。
        B.福敏担任湖广总督时,谬冲花苗族发动叛乱,福敏发布檄文征调贵州的军队与湖广的士
        兵联合行动,平定了这次叛乱。
        C.六年七月,雍正皇帝初次前往木兰围场打猎,福敏上疏谏言,恳切地提出各方面的建议,
        皇上非常赞许并且采纳了他的建议。
        D.乾隆皇帝一生都对影响自己的三位先生心怀感激、敬重。他在谈到这三位先生时,曾评
        述福敏对他的开导启发很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安陆、荆州被水,疏请老弱妇女治赈如常,而以丁壮修堤,俾民得食而堤亦完。(5分)
        (2)既乞休,语铉日:“此位岂易称?我浮沉其间,君不我嗤耶?(5分)


        答案:
        4.C注意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A,署 ,代理。B,旋:不久,即刻。有成语“旋生旋灭”。C,裁:取舍,裁定。有成语“别出心裁”。D,直:特指“在殿堂值班或侍奉君主”,结合上下文语境可以推知。王安石与杜甫均有名诗《夜直》。

        5.D注意《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介词,“根据,依照” / 介词“凭借,依靠”; B项,连词,表转折/ 表承接; C项,代词,代指奏议的内容/兼词“于此”。D项,均为介词,按照。

        6.C【解】本着“句不离篇”的翻译原则,结合全文准确理解。文中的“高宗” 是指乾隆皇帝,“世宗”才是雍正皇帝。

        7.(1)关键词“被”“疏”“以”“俾”“完”各1分。(2)关键词“既”“乞休”“称”和反问句式、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

        【参考译文】(1)安陆、荆州两地区遭受水灾,福敏上报朝廷请求对老弱及妇女像往常一样救济,而用年轻力壮的男子整修河堤,让老百姓既有粮食吃又能修整好河堤。(2)福敏请求解任后,对雷鋐说:“这个职位哪能是那么容易胜任的?我担任这个职务期间,您就没有讥笑过我吗?” 

        【文言参考译文】:

        福敏,字龙翰,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三十六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翰林院学习期满后,以知县的身份等待审查选拔。当时世宗还住在藩王的第宅,高宗刚刚从师读书。就命令福敏为高宗授书讲学。世宗继位后,提拔他担任内阁学士,兼任礼部侍郎。雍正三年,提升为吏部侍郎。离开京城去代理浙江巡抚一职。四年,又提拔他担任左都御史,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不久,再次离京担任湖广总督。沔阳、潜江等十州县遭遇水灾,福敏给朝廷上书请求调发常平仓库中贮藏的粮食来赈济百姓。谬冲花苗部发动叛乱,福敏发布檄文通知贵州的军队拦截叛贼的后路,率领湖广的士兵直捣叛贼大营,平定了这次叛乱。安陆、荆州两地区遭受水灾,福敏上报朝廷请求对老弱及妇女像往常一样救济,而用年轻力壮的男子整修河堤,让老百姓既有粮食吃又能修整好河堤。皇上非常器重宠爱福敏,曾经亲自颁布文书告喻福敏说:“我只是让你暂时担任总督的职位,如果找到合适的人选,就会立即命令他去接替你。现在朝中缺乏你这样的栋梁之才,皇子身边也需要你来辅佐帮助。留你在湖广任职实在是不得已,希望你能体谅我的心意好自为之。”雍正五年,福敏被征召回京,授职吏部尚书。六年,因为巡视浙江时曲从私情,偏袒布政使佟吉图私自挪用国库的银两,被剥除官职。八年,朝廷任命他协理兵部侍郎,后提升为左都御史。十年,暂任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不久又担任了刑部尚书。乾隆三年,被提拔为武英殿大学士,兼任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年,加封为太保,六年七月,高宗初次前往木兰围场打猎,福敏上疏谏言:“打猎的围场远在边塞之外,朝廷内外的章奏会按期送达,和宫廷的清静安逸有很大不同。皇上要终日勤奋,不要疏忽懈怠国事,应光明正大,清晰明辨,从容应对发生的一切。留在京城的百官,一定要根据事情的具体情况警示督查,勿使懈怠偷懒的人就此牟取私利。卫兵们跟随您出行的时间长了,会导致经费紧张,皇上要衡量实际情况施加以恩惠,花费不会太多而恩惠却普及无尽。”皇上回复说:“读大学士上奏的文章,句句忠诚恳切,给我提出的良好建议,我非常赞许并采纳了这些意见。”八年,上疏陈述当时政事,言:“河防事重,请按照灾民的请求发放救济,以有利国家,合乎时宜的办法来处置,地方官员按时上报使皇上了解情况。灾民逃荒,情非得已。若有关官员不善安抚,只是禁止强制,更会导致灾民陷入困厄甚至抛尸荒野,对这样的官员应以玩忽职守罪加以惩罚。江南、湖广发生灾患,请求皇上留下国家从南方水道运输的粮食来赈济百姓。确定所需的数量,做出最好的安排,或许能既不减少国库的储存,又能做到救济百姓。”奏章呈上后,朝廷答应了他的请求。乾隆十年,福敏因病请求解任,得到批准,加封他为太傅。二十二年去世,享年八十四。福敏曾经生病,皇上亲自去探视,等到听说他去世,又亲自来祭奠他。谥号文端。  福敏性格刚强正直,心胸坦荡,淡泊名利。在殿堂值班侍奉君主时与蔡世远、雷宏关系很好,尤其佩服朱轼。请求解任后,对雷宏说“这个职位哪能是那么容易胜任的?我担任这个职务期间,您就没有讥笑过我吗?”四十四年,皇上亲书《怀旧诗》,对于旧学诸臣都称先生,皇帝对他十分厚爱,直接以他的字号称谓而不叫名字。在谈到三位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时,曾这样评述:“于(朱)轼得学之体,于(蔡)世远得学之用,于福敏得学之基。”六十年二月上旬的丁日,加赠福敏为太师,诏言:“我幼年跟随老师学习时,福敏对我的开导启发最多啊”




        相关文言文练习
        《清史稿·额亦都传》《清史稿·陈瑸传》
        《花连布传》《清史稿·靳辅传》(二)
        《清史稿·左观澜传》《清史稿·赵申乔传》
        《清史稿·李世杰传》《清史稿·张鹏翮传》
        《清史稿·岳起传》《清史稿·李森先传》
        《清史稿·杨文乾传》(二)《清史稿·杨文乾传》
        《清史稿·张廷玉传》《清史稿·蓝理传》
        《清史稿·毕沅传》《清史稿·于成龙传》
        《清史稿·朱珪传》《清史稿·郑燮传》
        《清史稿·靳辅传》《清史稿·朱之弼传》
        《清史稿·阿桂传》《清史稿·李长庚传》(二)
        《清史稿·冯光熊传》《清史稿·李卫传》
        《清史稿·豪格传》《清史稿·顾炎武传》
        《清史稿·裘曰修传》《清史稿·李鸿章传》(二)
        《清史稿·李奕畴传》《清史稿·沈近思传》
        《清史稿·丁日昌传》《清史稿·白镕传》
        《清史稿·张存仁传》《清史稿·侯方域传》
        《清史稿·施琅传》(二)《清史稿·朱轼传》
        《清史稿·王弘祚传》《清史稿·阎若璩传》
        《清史稿·赵廷臣传》《清史稿·高士奇传》
        《清史稿·曾国藩传》《清史稿·童华传》(二)
        《清史稿·谢济世传》《清史稿·缪遜传》
        《清史稿·宋必达传》《清史稿·马如龙传》
        《清史稿·向荣传》《清史稿·吴琠传》
        《清史稿·阮元传》《清史稿·刘永福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