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荆南留后高季昌为节度使。季昌到官,城邑残毁,户口雕耗。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二年冬十月,依政进士梁震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欲奏为判官。乃曰:“震素不慕荣官,明公不以震为愚,必欲使之参谋议,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何必在幕府。”季昌甚重之,以为谋主,呼曰先辈。乾化二年,高季昌潜有据荆南之志,乃奏筑江陵外郭,增广之。乾化三年,高季昌造战舰五百艘,为攻守之具,朝廷浸不能制。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高季昌闻帝灭梁,避唐庙讳,更名季兴,欲自入朝。明宗天成元年四月,梁震荐前陵州判官贵平孙光宪于季兴,使掌书记,季兴大治战舰,欲攻楚。光宪谏曰:“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乘吾之弊,良可忧也。”季兴乃止。二年春,高季兴既得三州请朝廷不除刺史自以子弟为之不许。及夔州刺史潘炕罢官,季兴辄遣兵突入州城,杀戍兵而据之。帝怒,以刘训为南面招讨使,将步骑四万讨之。高季兴求救于吴,吴人遣水军援之。三年春,楚王殷如岳州,遣六军使袁诠击荆南,高季兴以水军逆战。季兴大败,请和。冬十二月,高季兴寝疾,命其子从诲权知军府事。丙辰,季兴卒。
        从诲既袭位,谓僚佐曰:“唐近而吴远,舍近臣远,非计也。”乃因楚王殷以谢罪于唐,帝许之。四年秋七月甲申,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高从诲性明达,亲礼贤士,委任梁震,以兄事之。
        梁震曰:“先王待我如布衣交,以嗣王属我。今嗣王能自立,不坠其业,吾老矣,不复事人矣。”遂固请退居。从海不能留,乃为之筑室于土洲,从海时过其家,四时赐与甚厚,自是悉以政事属孙光宪。
        臣光曰:孙光宪见微而能谏,高从诲闻善而能徙,梁震成功而能退,自古有国家者能如是,夫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
        文本二: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
        10.文本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高季兴既得A三州B请C朝廷D不除E刺史F自以子弟G为之H不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意,指生机、活力,与现在所说的“生意盎然”的“生意”意思相同。
        B.臣,指让……臣服,与《苏武传》中“空以身膏草野”的“膏”用法相同。
        C.属,指嘱托,与《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的“属”意思不同。
        D.谏,直言规劝,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的“谏”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梁时期,高季昌凭借出色的政治才能让原本凋敝落后的荆南恢复生机,后野心滋生,实力不断增强,逐渐超出朝廷的控制范围。
        B.后梁覆灭后,高季昌改名季兴,打算亲自入朝觐见后唐君主,没有得到允许,于是大量制造战舰,想攻打楚国,最后被孙光宪劝阻。
        C.潘炕罢官时,高季兴领军突击,杀死防守士兵并占领了夔州城。第二年楚王马殷派袁诠率军攻打荆南,高季兴派水军迎战,被击败。
        D.梁震因为自己年事已高、高从诲没有荒废先王遗业,请求退居。高从诲留不住他,于是为他在土洲修建府舍,每年给予他丰厚赏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高季兴寝疾,命其子从诲权知军府事。
        (2)自古有国家者能如是,夫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
        14.高季昌的为政之道与贾谊提倡的治国之道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BFH 11.B 12.B    13.(1)高季兴卧病在床,任命他的儿子高从诲暂时处理军府事务。  
        (2)自古以来握有国家大权的人如果能按照这样做,怎么还会有灭亡国家、败坏家门、毁灭自身的祸事出现呢?14.①高季昌的为政之道: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爱惜人才,善于纳谏。②贾谊则提倡君主要借鉴历史,更要根据当代情况,做到取舍有序,适时变化。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高季兴得到三州后,请求朝廷不要任命刺史,由他自己派子弟去充当,后唐明宗没有答应。
        “高季兴”是主语,“既得”是谓语,“三州”是宾语,主谓宾齐全,句子结构完整,在“三州”后断开,即B处;
        “朝廷”是“不除刺史”的主语,二者构成主谓结构作“请”的宾语,前边省略主语“高季兴”,句子结构完整,在“刺史”后断开,即F处;
        “以子弟”是介宾结构作“为”的状语,后接宾语“之”,句子结构完整,在“为之”后断开,即H处。
        故在BFH三处句读。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A.正确。两个“生意”均指生机、活力。句意:(荆南)才开始有生机/充满生气,生命力旺盛。
        B.错误,用法不同。“臣”意为臣服,名词作动词/“膏”意为使……肥沃,名词的使动用法。句意:舍弃近的国家而臣服于远的国家/白白地用身体使草地肥沃。
        C.正确。属:嘱托/缀,指写作。句意:(他)将您托付给我/屈原的原稿尚未完成编订。
        D.正确。谏:进谏,直言规劝/挽回。句意:看到细微的过失能够进谏/感悟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没有得到允许,于是大量制造战舰”错误,无中生有且强加因果。由第三段可知,后梁覆灭后,高季昌改名高季兴“欲自入朝”,并没有提及后唐朝廷是否同意,且言语中并没有说高季兴“欲攻楚”与此事有什么关系。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寝疾”,卧病在床;“命”,任命;“权知”,暂时处理。
        (2)“是”,这样;“丧”,毁灭;“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依政进士梁震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季昌甚重之,以为谋主,呼曰先辈”“光宪谏曰……季兴乃止”可知,高季昌据荆南时得以借鉴的治国之道:君主要懂得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爱惜人才,善于纳谏。
        从“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稷安矣”可知,贾谊则提倡君主要借鉴历史,更要根据当代情况,做到取舍有序,适时变化。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荆南留后的高季昌为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到任之后,看到城池残破被毁坏,人口凋敝。高季昌于是就安置召集流离失所的百姓,百姓于是都能够恢复农业生产。开平二年冬季十月,依政人进士梁震经过江陵,高季昌爱惜他的才能学识,将他留下,想要上奏朝廷任命他为判官。梁震说:“我向来不羡慕荣华仕禄,您不认为我愚笨无知,一定要让我参与谋划议事,(我)仅以平民身份侍奉在您的宴席之侧就可以了,何必一定在幕府任职。”高季昌十分器重他,让(他)担任谋士,称(他)为前辈。乾化二年,高季昌暗中有占据荆南的想法,于是便上奏朝廷请求修筑江陵的外城,把它增加扩大。乾化三年,高季昌修造了五百艘战船,作为进攻防守的器械。后梁朝廷逐渐无法制约(他)。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高季昌听说后唐灭了后梁,为避后唐庙讳,改名为季兴,打算亲自入朝(觐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梁震向高季兴举荐前陵州判官贵平人孙光宪,(高季兴)让(孙光宪)担任书记一职。高季兴大造战船,准备进攻南楚。孙光宪劝谏道:“荆南遭受战乱以来,依赖您使士兵和百姓休养生息,(荆南)才开始有生机。如果又和楚国成为仇敌,其他国家趁我们空虚疲乏之际前来侵犯,这是非常值得担忧的。”高季兴于是作罢。天成二年春天,高季兴得到三州后,请求朝廷不要任命刺史,由他自己派子弟去充当,后唐明宗没有答应。夔州刺史潘炕被罢官,高季兴便率领军队突然进入夔州城中,杀死防守士兵并占领了夔州城。后唐明宗大怒,任命刘训担任南面招讨使,率领四万步兵和骑兵讨伐高季兴。高季兴向吴国请求教援,吴国派水军来援助他。天成三年春季,楚王(马)殷到达岳州,派遣六军使袁诠攻打荆南,高季兴凭借水军迎战。高季兴大败,请求讲和。冬季十二月,高季兴卧病在床,任命他的儿子高从诲暂时处理军府事务。丙辰日,高季兴去世。   
        高从诲继位后,对僚佐们说:“后唐离我们近而吴国离我们远,舍弃近的国家而臣服于远的国家,这不是好计策。”于是通过楚王(马)殷向后唐谢罪,后唐明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天成四年秋季七月甲申日,(后唐朝廷)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高从诲性情通达,礼贤下士,重用梁震,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
        粱震说:“先王待我如同贫贱之交,(他)将您托付给我。现在您已经能够自立,没有荒废先王遗业,我已年老,不能再侍奉人了。”于是坚决请求告老还乡。高从诲没能留住他,于是为他在土洲修建府舍。高从诲时常到梁震家里去探望,一年四季的赏赐极为丰厚,从此把政事全部托付给孙光宪。
        臣司马光评论说:孙光宪看到细微的过失能够进谏,高从诲听到正确意见能够改正,梁震成功之后能全身而退,自古以来握有国家大权的人如果能做到这样,怎么还会有灭亡国家、败坏家门、毁灭自身的祸事出现呢?
        文本二:
        俗话说:“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相关文言文练习
        《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封建论》《项梁已破章邯于东阿,引兵西,北至定陶,再破秦军》
        《通鉴纪事本末·石勒灭前赵》《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后唐庄宗过河》
        《晋书·沮渠蒙逊载记》《通鉴纪事本末·蒙逊据张掖》《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三)
        《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三)《通鉴纪事本末·武帝击朝鲜》
        《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三)《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三)
        《通鉴纪事本末·高祖灭楚》《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二)
        《通鉴纪事本末·宋明帝北伐》《通鉴纪事本末·吴蜀通好》(二)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辽东》《唐太宗论弓矢》
        《贞观元年,闰三月,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通鉴纪事本末·袁绍讨公孙瓒》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三)《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二)
        《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二)《通鉴纪事本末·邺都之变》(二)
        《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三)《二年春正月,镇东将军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矫太后诏》
        《汉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兄弟专权》《通鉴纪事本末·魏平辽东》(二)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齐》(二)《通鉴纪事本末·裘甫寇浙东》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图恢复》(二)《通鉴纪事本末·契丹灭晋》
        《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二)《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南夷》(二)
        《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通鉴纪事本末·司马懿诛曹爽》
        《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二)《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三)
        《通鉴纪事本末·魏博归朝》(二)《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三)
        《通鉴纪事本末·初,淮阴侯死,淮南王黥布已心恐》《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三)
        《晋王病笃,立其子存勖为嗣》《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二)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二)《通鉴纪事本末·陈敏之叛》
        《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二)《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
        《通鉴纪事本末·窦氏专恣》《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三)
        《兴元元年,朱泚更国号曰汉自称汉元天皇》《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二)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