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贞观政要·论俭约》阅读练习及答案

        贞观政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dú)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徵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略有删节)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必须贵顺物情 物:人
        B. 宫中卑湿 卑:地势低下
        C. 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 品秩:品级身份
        D. 每节己以顺人 节:节约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 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
        B. 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 固请至于再三
        C. 请营一阁以居之 每节己以顺人
        D. 竞为无限,遂至灭亡 若遂来请,糜费良多
        10. 以下六句话,全都是唐太宗崇尚俭约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 ②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 ③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④若遂.来请,糜费良多。⑤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 ⑥公所奏对甚善!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③⑤⑥
        1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B.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C.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D.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所论俭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勤俭节约,而是针对王公贵族挥霍无度“则危亡之期可立待”展开讨论的,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
        B. 贞观以来“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是王室和大臣们认真贯彻唐太宗俭约治国主张的必然结果。
        C. 唐太宗不仅以古为鉴,对俭约治国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身体力行,宁愿忍受疾病困扰也决不造屋避湿,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高尚风范。
        D. 魏徵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
        (2)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
        (3)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
        【答案】8. D 9. C 10. C 11. C 12. D
        13. (1)我的德行比不上汉文帝,而兴建的费用要超过他,难道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所该做的吗?
        (2)帝王之所以希望这样,是为了放纵逸乐,百姓之所以不希望,是因为劳苦疲累。
        (3)拿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靠百姓来博取自己欢乐的就会灭亡。
        【解析】
        8. 试题分析:D 项,结合上下文可知,“每节己以顺人”的意思是节制自己来顺应他人。“节”应译为“节制”。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从历年高出题规律来看,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等语言现象。考生备考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推断方法如下:①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②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③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④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⑤根据字形推断词义,⑥语境分析推断。
        9. 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实词和含义和用法,又考查虚词的含义和用法。C项,两个“以”均为连词,“来”。A项,第一个“故”是名词,原因,第二个“故”是连词,所以。B项,第一个“固”通 “故”,所以,第二个“固”,坚持。D项,第一个“遂”,最终;第二个“遂”动词,顺遂,这里可译为“同意”。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从原文来看,③句是崇尚节俭的结果,④句是崇尚节俭的表现,⑥句是唐太宗对魏征劝谏的评价。这三个句子都不是“唐太宗崇尚俭约的原因”,因此凡是选项中有这三个句子中任何一个的,都不是答案。故答案应为C项。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云”是“说”的意思,其后应断开,故可排除BD两项。比较AC两项,“无益害有益”应是“做”的宾语,“可欲”是“见”的宾语,所以“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后应分别断开,据此可推断句意为“古人说:‘不要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不寻求那些满足私欲的东西使民心不乱’”。故答案应为C项。
        12. 试题分析:D项,“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不当,由原文“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可知,魏徵认为,隋炀帝喜欢奢侈,他为了奢侈而滥施刑罚,导致亡国。并非从 “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 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逮”,比得上;“费”,耗费;“过”,超过;“为人父母”,此处指当皇帝;“岂……也”,难道……吗?(2)“放欲”,放纵逸乐;“劳弊”,劳苦疲累。(3)“以”,拿;“从”,顺应;“昌”,昌盛;“乐”,使……欢乐。
        参考译文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从古帝王凡有兴建营造,必须重在依顺民心。当
        年大禹开凿九山、疏通九江。使用人力极多,而没有怨言,是因为民心希望这么做,而为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秦始皇兴建宫室,而百姓多指责议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和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古人说:‘不要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不寻求那些满足私欲的东西使民心不乱’。可知见到那些能满足私欲的东西,心就一定会乱了。至于精雕细刻的器物,珠宝玉器和服饰珍玩,如果任意骄奢下去,那么国家危亡的日子就会立即到来。从王公以下,住宅府第、车服、婚嫁、丧葬,都得按照品级,不应服用的应一概禁绝。”这样20 年间,社会风俗崇尚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没有饥寒之苦。
        贞观二年,公卿大臣上奏说:“依照《礼记》所说,夏季最后一个月,可以居住在台上的楼榭里,如今夏署尚未消退,秋季绵绵细雨刚刚开始,宫里低下潮湿,请营建一座楼阁来居住。”唐太宗说:“我有气息不顺的毛病,怎适宜于住在低下潮湿的地方?如果同意奏请,就会花费很多钱财。从前汉文帝准备兴建露台,因为不愿用掉相当于 10 户人家家产的经费而作罢。我的德行比不上汉文帝,而兴建的费用要超过他,难道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所该做的吗 ?”公卿大臣们再三恳请,太宗始终没有同意。
        贞观四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宫室殿宇盖得宏伟装饰得华丽,游览玩赏水池楼台,是帝王所希望的,是百姓所不希望的;帝王之所以希望这样,是为了放纵逸乐,百姓之所以不希望,是因为劳苦疲累。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那就是恕吧! 自己所不愿做的,切记不要强加给别人。’劳苦疲累的事情,实在不该强加给百姓。我被尊为帝王,富有四海,什么事情都凭我一句话,我确实能自我节制,如果百姓不想那么做,就一定顺应民情。”魏徵说:“陛下本来爱怜百姓,经常节制自己而顺应民情。我听说过:‘拿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靠百姓来博取自己欢乐的就会灭亡。’隋炀帝一心贪得无厌,专门喜欢奢侈,主管部门每有供奉营造,稍微不称心,就要施加严刑峻罚。上边有所喜好,下边必然做得厉害,大家争相无限制地放纵淫逸,很快就会导致灭亡。这不是书上写的,而是陛下所亲眼目睹的事实。正因为他无道,所以上天才让陛下来取代他。陛下如果认为已满足欲望,那么今天就不仅仅是满足了,如果认为不满足,再超过现在万倍也不会满足。”太宗说:“你的奏对很好!不是你,我怎能听到这些话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贞观政要·封建第八》《贞观政要·论安边》《鸿门宴》
        《贞观政要·论择官》《贞观政要·论求谏》《贞观政要·论君道·太宗手诏答魏征》
        《贞观政要·尊敬师傅》《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反叛》
        《贞观政要·太宗初践祚》《贞观政要·俭约第十八》
        《贞观政要·君道》《论慎终》
        《国家思欲进忠良》《贞观政要·礼乐第二十九》
        《贞观政要·李绩传》《贞观政要·任贤·魏征传》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贞观政要·李靖传》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贞观政要·安边》
        《贞观政要·论赦令》《贞观政要·贪鄙》
        《治国犹栽树》《太宗纳谏》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