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欣。《传》云:“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外不宁,内忧已深。古之弘大业者,或不谋于众,倾国以济一时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诚独运之明足以迈众,暂劳之弊终获永逸者可也。求之于今,可得拟议乎!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功就之日,便当因其众而即其实。今功未可期,而遗黎歼尽,万不余一。且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今运无还期,征求口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张,令殷浩、荀羡还据合肥、广陵,许昌、谯郡、梁、彭城诸军皆还保淮,为不可胜之基,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此实当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忧可计日而待。安危之机,易于反掌,考之虚实,著于目前,愿运独断之明,定之于一朝也。地浅而言深,岂不知其未易。然古人处闾阎行阵之问,尚或干时谋国,评裁者不以为讥,况厕大臣末行,岂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系,决在行之,不可复持疑后机,不定之于此,后欲悔之,亦无及也。殿下德冠宇内,以公室辅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当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长叹,实为殿下惜之。国家之虑深矣,常恐伍员之忧不独在昔,麋鹿之游将不止林薮而已。愿殿下暂废虚远之怀,以救倒悬之急,可谓以亡为存,转祸为福,则宗庙之庆,四海有赖矣。
(选自王羲之《与会稽王笺》)
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古人耻A其君B不为尧舜C北面之道D岂不愿尊E其所事F比隆往代G况遇千载一时之运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非,文中指“如果不是”,与《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的“自非”意思相同。
B. 区区,文中指“小小 ”,与《陈情表》中“区区不能废远”的“区区”意思不同。
C. 须,文中指“等到”,与《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的“须”意思不同。
D. 宇内,文中指“天下”,与《过秦论》中“包举宇内”的“宇内”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认为当时的国势内忧外患,面对这样的局势,从古至今也没有能以举国之力、一己之能而挽狂澜于既倒的人才。
B. 王羲之认为千里运粮从古到今都是困难的,何况现在以东晋东南之地经营整个天下,即便是秦朝的弊政都不会超过现在。
C. 王羲之自谦自己地位低微却就国家大事发言,又认为即便是平民百姓尚可筹谋国政,更不用说自己这样跻身大臣之列者。
D. 书信的最后,王羲之再次对国势表示忧虑,认为伍子胥对吴国的忧虑、繁华化为丘墟的现象有可能再现于今天的东晋。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
(2)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
14. 王羲之认为会稽王的优势以及对会稽王的期望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
10. CDG
古人认为君主不能像尧舜那样圣明是羞耻的事,他们面对君主时,他们怎么会不愿意尊重自己侍奉的君主,并希望当代能与过去辉煌的时代相媲美,更何况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呢?
“古人”是句子的主语,“其君不为尧舜”是“耻”的宾语,从“尧舜”后C处断开;“北面之道”是句子的状语,独立成句起强调作用,从其后D处断开;“况”表递进,一般用于句首,从其前G处断开。
11. C A.正确。两个“自非”都是“如果不是”的意思。句意:如果不是圣人,外部安宁了内部必定会有忧虑。/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B.正确。区区,小小的;/自己的私情。句意:用小小的吴越之地支撑起全国十分之九的负担。/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情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C.错误。两个“须”意思相同,都是“等到”的意思。句意:等到根基稳固。/要等到晴天的时候。D.正确。两个“宇内”都是“天下”的意思。句意:您的德行闻名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12. A “从古至今也没有能以举国之力、一己之能而挽狂澜于既倒的人才”错误,于文无据,文中并没有说从古至今没有能够扭转局势的人才,而是说当前的情况需要审慎考虑。
13. (1)考虑到智力在当年已经受到了限制,怎么能不衡量轻重再来处理呢?(“顾”,考虑;“屈于当年”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当年屈”;“权”,衡量。)
(2)但人们却不评估自身实力,不到失败不会停止,这是国内让人痛心疾首却又不敢直言的事情。(“度”,评估;“弊”,失败;“已”,停止;“封内”,国内;“吐诚”,直言。)
14. 优势:①表明会稽王在道德品质方面具有很高的声望。②会稽王拥有影响朝政的能力。
期望:①作者希望会稽王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判断。②期望会稽王能够直接采取正确的行动,使国家恢复繁荣昌盛的局面。
参考译文:
古人认为君主不能像尧舜那样圣明是羞耻的事,他们面对君主时,他们怎么会不愿意尊重自己侍奉的君主,并希望当代能与过去辉煌的时代相媲美。更何况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呢?考虑到智力在当年已经受到了限制,怎么能不衡量轻重再来处理呢?虽然现在有令人欣喜的机会,但如果从内心深处去思考,担忧的事情却比欣喜的事情更为严重。古书上说:“如果不是圣人,外部安宁了内部必定会有忧虑。”现在外部不安宁,内部的忧虑已经很深了。古代那些成就伟大事业的人,有时不需要与众人商议,倾全国之力来成就一时的功绩,这样的事情也常常发生。但是这必须是他们的智慧远远超过众人,暂时的劳累最终能够获得长久的安逸才行。如果我们今天要这样做,可以找到类似的依据吗?在庙堂上谋划,决定胜负,必须要仔细衡量双方的情况,确保万无一失后再行动。一旦成功,就要凭借现有的力量巩固成果。现在成功还无法预期,然而残存的百姓却几乎被消灭殆尽,仅存者不及万分之一。而且千里运送粮食,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何况现在的运输供应还要向西到达许昌、洛阳,向北进入黄河。即使秦朝的苛政也没有到这种程度,而民间的困苦便接踵而来。如今运输没有停止的时候,征税越来越重,用小小的吴越之地支撑起全国十分之九的负担,这样下去怎么不会灭亡呢!但人们却不评估自身实力,不到失败不会停止,这是国内让人痛心疾首却又不敢直言的事情。过去的事情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还可以补救,希望您能重新考虑,调整策略,让殷浩、荀羡回到合肥、广陵驻守,许昌、谯郡、梁、彭城等各路军队都撤回淮河沿岸,建立一个难以被击败的基础,等到根基稳固,再图发展也不迟,这实在是当前最好的策略。如果不这样做,国家的危机很快就会到来。安危的变化就像翻手掌一样容易,考察实际情况,这一切都是显而易见的,希望您能果断做出决定。地位低下却谈论大事,我并非不知道这不容易。但是古人即使处在平民或军队中,有时也会干预国家大事,评论者也不会因此嘲笑他们,何况我身居大臣之列,怎么能保持沉默呢!国家存亡的关键在于行动,不能再犹豫不决,如果现在不做决定,以后想后悔也来不及了。您的德行闻名天下,辅佐朝廷,最应该正直行事,使国家兴盛,但现在并没有满足人们的期望,受到特殊待遇的人们之所以日夜叹息,实在是为您感到惋惜。国家的忧虑很深,常常担心伍子胥那样的忧虑不仅仅存在于过去,麋鹿之游也不仅限于森林而已。希望您暂时放下虚幻遥远的想法,以解决眼前的紧急情况,这可以说是化危为安,转祸为福,那么国家就有希望,天下也就有所依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