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司马迁、班固书,并为《司马相如传》,相如不预汉廷大事,盖取其文章尤着也。固又为《贾邹枚路传》,亦取其能文传焉。范氏《后汉书》有《文苑传》,所载之人,其详已甚。然经礼乐而纬国家,通古今而述美恶,非文莫可也。是以君临天下者,莫不敦悦其义,缙绅之学,咸贵尚其道,古往今来,未之能易。高祖聪明文思,光宅区宇,旁求儒雅,诏采异人文章之盛焕乎俱集每所御幸辄命群臣赋诗其文善者赐以金帛诣阙庭而献赋颂者或引见焉至若彭城到沆、吴兴丘迟、东海王僧孺、吴郡张率等,或入直文德,通宴寿光,皆后来之选也。约、淹、昉、僧孺,率别以功迹论。今缀到沆等文兼学者,至太清中人,为《文学传》云。
到沆,字茂瀣,彭城武原人也。曾祖彦之,宋将军。父捴,齐五兵尚书。沆幼聪敏,五岁时,捴于屏风抄古诗,沆请教读一遍,便能讽诵,无所遗失。既长勤学,善属文,工篆隶。美风神,容止可悦。齐建武中,起家后军法曹参军。天监初,迁征虏主簿。高祖初临天下,收拔贤俊,甚爱其才。东宫建,以为太子洗马。时文德殿置学士省,召高才硕学者待诏其中,使校定坟史,诏沆通籍焉。时高祖宴华光殿,命群臣赋诗,独诏沆为二百字,二刻使成。沆于坐立奏,其文甚美。俄以洗马管东宫书记及散骑省优策文。天监三年,诏尚书郎在职清能或人才高妙者为侍郎,以沆为殿中曹侍郎。沆从父兄溉、洽,并有才名,时皆相代为殿中,当世荣之。四年,迁太子中舍人。沆为人不自伐,不论人长短,乐安任昉、南乡范云皆与友善。其年,迁丹阳尹丞,以疾不能处职事,迁北中郎谘议参军。五年,卒官,年三十。高祖甚伤惜焉,诏赐钱二万,布三十匹。所着诗赋百余篇。
(节选自《梁书·列传·卷四十九》)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诏采异人/文章之盛/焕乎俱集/每所御幸/辄命群臣赋诗/其文善者/赐以金帛/诣阙庭/而献赋颂者或引见焉/
B. 诏采异人/文章之盛/焕乎俱集/每所御幸辄命/群臣赋诗/其文善者/赐以金帛/诣阙庭/而献赋颂者/或引见焉/
C. 诏采异人/文章之盛/焕乎俱集/每所御幸/辄命群臣赋诗/其文善者/赐以金帛/诣阙庭而献赋颂者/或引见焉/
D. 诏采异人/文章之盛/焕乎俱集/每所御幸辄命/群臣赋诗/其文善者/赐以金帛/诣阙庭/而献赋颂者或引见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固,东汉史学家,编撰纪传体史书《汉书》,史学家誉其与父班彪、妹班昭为“班氏三杰”。
B. “未之能易”与“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易”字含义相同。
C. 起家,古有三义: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兴家立业,成名发迹;出身。文中用指第一个含义。
D. “高祖初临天下”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两句中的“临”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司马迁给司马相如作传,班固给贾谊等人作传,不仅因为他们官做得好,而且因为他们文章写得好。
B. 到沆不仅从小聪慧机敏,长大后还勤奋好学,擅长写作;曾于梁高祖宴请群臣时即兴赋二百字长诗,其文甚美。
C. 到沆出身官宦世家,在梁朝历任多职,举止、风度受人喜爱,但是他从不夸耀自己,也不谈论别人的长短。
D. 梁高祖既有才智又有美德,能明察事理,他下诏广泛地寻求博雅的儒生,使到沆等人受到礼遇和重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经礼乐而纬国家,通古今而述美恶,非文莫可也。
(2)今缀到沆等文兼学者,至太清中人,为《文学传》云。
14.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到沆去世后令人伤心痛惜的理由。
【答案】10. C 11. B 12. A
13. (1)然而制定礼乐,治理国家,通晓古今,记述美行和恶行,离开了文章都是不行的。
(2)现在缀集到沆等有文采有学识人物的事迹,以到太清年间为限,组成《文学传》。
14. ①善写文章,文才兼备;
②清正能干,担任殿中曹侍郎、太子中舍人等职;
③为人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谈论别人的长短;
④在任职期间去世,死时三十岁。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下韶接纳各种有特殊学问的人才,因此礼乐制度兴盛,各种人才都聚集京城,焕发出耀眼的光彩。高祖每驾临一处,往往命群臣赋诗撰文,诗文写得好的人,赏赐金帛给他,自己到宫廷献赋献颂的人,有时会得到被接见的恩宠。
“群臣赋诗”做“命”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诣阙庭”修饰“献赋颂者”,“而”表修饰的连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B.“两句中的‘易’字含义相同”错误,含义不同。“未之能易”中“易”的意思是“改变”,“以乱易整,不武”中“易”得意思是“代替”。句意:这种情况都没有改变。/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
D.登上;/接近,靠近。句意:高祖初登帝位。/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不仅因为他们官做得好,而且因为他们文章写得好”错误。由原文“相如不预汉廷大事,盖取其文章尤着也。固又为《贾邹枚路传》,亦取其能文传焉”可知,司马迁给司马相如作传,班固给贾谊等人作传,不是因为他们官做得好,而是因为他们文章写得好。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经”,制定;“纬”,治理;“美恶”,美行和恶行;“莫”,不。
(2)“缀”,缀集;“学”,有学识;“为”,组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结合“既长勤学,善属文,工篆隶”“诏尚书郎在职清能或人才高妙者为侍郎,以沆为殿中曹侍郎”可知,善写文章,文才兼备;
结合“诏尚书郎在职清能或人才高妙者为侍郎,以沆为殿中曹侍郎”“四年,迁太子中舍人”可知,②清正能干,担任殿中曹侍郎、太子中舍人等职;
结合“沆为人不自伐,不论人长短,乐安任昉、南乡范云皆与友善”可知,为人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谈论别人的长短;
结合“五年,卒官,年三十”可知,在任职期间去世,死时三十岁。
参考译文:
从前司马迁、班固的史书,都编撰了《司马相如传》,司马相如并没有参预汉朝朝廷大事,为他列传实在是取他的文章特别著名。班固又撰写了《贾邹枚路传》,也是因为他们能写文章传布于世。范晔《后漠书》中有《文苑传),载入传中之人,事迹记载得已经非常详细。然而制定礼乐,治理国家,通晓古今,记述美行和恶行,离开了文章都是不行的。因此做君王治理天下的人,没有一个不尊崇看重文章的功用;缙绅当中的学者,也都重视崇尚文章的功用。从古到今,这种情况都没有改变。高祖既有才智又有美德,明察事理,广有天下,广泛地寻求博雅的儒生,他下韶接纳各种有特殊学问的人才,因此礼乐制度兴盛,各种人才都聚集京城,焕发出耀眼的光彩。高祖每驾临一处,往往命群臣赋诗撰文,诗文写得好的人,赏赐金帛给他,自己到宫廷献赋献颂的人,有时会得到被接见的恩宠。至于像彭城到沆、吴兴丘迟、束海王僧孺、吴郡张率等人,有的得入直待韶文德殿的荣耀,有的享受君臣宴饮寿光殿的恩宠,这些都是后起的优秀出众的人才。沈约、江淹、任防、王僧孺、张率另外按他的功劳业绩叙述。现在缀集到沆等有文采有学识人物的事迹,以到太清年间为限,组成《文学传》。
到沆字茂瀣,彭城武原人。他的曾祖父到彦之,宋时任将军。父亲到揭,齐时任五兵尚书。到沆从小聪慧机敏,他五岁的时候,父亲到揭在屏风上抄写古诗,到沆请父亲教自己读一遍,他随即就能背诵,不曾遣忘字句。长大之后,到沆勤奋好学,善于写文章,并且精于写篆书隶书。到沆容貌风度都很美,举止形态都受到人们喜爱。齐建武年间,到沆出仕任后军法曹参军。天监初年,迁任征虏主簿。高祖初登帝位,注重收罗擢拔杰出的人才,高祖很欣赏到沆的才学。高祖册立太子之后,命到沆为太子洗马。当时朝廷在文德殿设置学士省,召集高才博学的人在学士省中待韶,命他们校定典籍,高祖还下诏让到沆享受通籍的待遇。当时高祖在华光殿宴享群臣,命群臣赋诗,只下诏命到沆一人作二百字的长诗,限时二刻内完成。到沆在座席上站着进献自己的即兴之作,文辞很美。不久,到沆以洗马之职管东宫书记、散骑省优策文。天监三年,高祖下韶命选拔在任职期间清正能干或是才学佳美的尚书郎提拔为侍郎,到沆被授任为殿中曹侍郎。到沆与堂兄到溉、到洽,都有才子之名,当时又都轮流任殿中之职,当代人都认为这是种荣耀。天监四年,到沆迁任太子中舍人。到沆为人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谈论别人的长短,乐安任防、南乡范云都和他有很好的友情。这一年,到沆迁任丹阳尹丞,因为有病不能就职,又迁任北中郎谘议参军。天监五年,到沆在任职期间去世,死时三十岁。高祖为他的去世伤心痛惜,下诏赐钱二万,布三十匹给他家。到沆所著的诗赋有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