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王粲强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国志
        王粲强记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闇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译文】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郡高平县人。汉献帝西迁,王粲也迁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到王粲,认为他与众不同。当时蔡邕才学非常有名,在朝廷位尊权重,经常车马满 巷,宾客满座。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王粲进来,年龄很小,身材又矮,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 特殊的才学,我比不上他。我家里的书籍文章,都要全部送给他。”

            先前,王粲跟人一起走,阅读路边的碑文。别人问他说:“你能够不看就背诵出来吗?”王粲说:“能。”于是大家让他背对着碑文背诵,背诵得一字不差。他的记忆力就是这样好。他还擅长计算,作算术,能大致通晓道理。王粲擅长写丈章,一下笔就成篇,不用修改,当时的人常常以为他是事先写好的;但就是再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奇  (2)一      (3)识     (4)加

            2.翻译:
            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3.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4.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5.用自己的话说出“粲至”“一坐尽惊”的原因。
           
        【参考答案】
            1.(1)以……为奇    (2)全,满    (3)记    (4)超过
           2.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得不差一字。或王粲一字不差地背诵出碑文。(
            3.强记默识;善算;善属文。
            4.角度提示: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年轻人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5.没想到蔡邕热情欢迎的客人竟是一个年幼矮小的孩子。(2分,需要说出前后两句的原因,若只说出其中一句的,给1分)


        二:
        1.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争取停顿。
        时邕才学显著。
        2.解释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奇:
        ②一:
        ③识:
        3.说说文段中画线句“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的意思。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5.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参考答案:
        1.时/邕/才学显著(1分画出其中一处即该给分,其它处画线均不给分)
        2.①着重(以……为奇)②全(满)③记(各1分,意思准确的其它答案均给分)
        3.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得不差一字。或王粲一字不差地背诵出碑文。(2分,视意思和语言酌情给分。)
        4.强记默知;善算;善属文(2分,答出一个给0.5分,两个给1分,三个给2分)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参考答案: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敬佩):或年轻人才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或,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2分,其它角度的合理答案,均给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三国志·魏书·杜夔传》《三国志·骆统传》(二)
        《临危护母》《三国志·常林传》(二)
        《三国志·诸葛亮传》(二)《三国志·蒋济传》(二)
        《三国志·魏书·赵俨传》(二)《三国志·魏书·温恢传》(二)
        《三国志·孙礼传》《三国志·周瑜传》(二)
        《三国志·邓艾传》(三)《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三国志·步骘传》(二)《三国志·杨阜传》(二)
        《三国志·贾逵传》《三国志·武帝纪》(二)
        《三国志·曹操传》《三国志·蜀书·董允传》
        《三国志·胡综传》(二)《三国志·田畴传》
        《三国志·孙权传》《三国志·诸葛恪传》
        《三国志·吕岱传》《三国志·卫觊传》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三国志·杨仪传》
        《三国志·许靖传》《三国志·孙登传》(二)
        《三国志·曹仁传》《三国志·胡综传》
        《三国志·陶谦传》《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二)
        《三国志·夏侯惇传》(二)《三国志·吴书·滕胤传》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三国志·田豫传》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志·薛莹传》
        《三国志·薛综传》《三国志﹒华佗传》(四)
        《三国志·夏侯惇传》《三国志﹒华佗传》(三)
        《三国志·魏书·国渊传》(二)《三国志·吕范传》
        《三国志·杨阜传》《三国志·刘晔传》(二)
        《三国志·魏书·崔林传》(二)《三国志·典韦传》(二)
        《三国志·程昱传》(二)《三国志·杨沛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