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后汉书·荀彧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后汉书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①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颙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时曹操在东郡彧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②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而将军之关河也。若不先定之,根本将何寄乎?宜急分讨陈宫,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稿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今舍之而东,未见其便。多留兵则力不胜敌,少留兵则后不足固。布乘虚寇暴,震动人心,纵数城或全,其余非复己有,则将军尚安归乎?夫事固有弃彼取此,以权一时之势,愿将军虑焉。”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
        ③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山东未定,未可卒制。或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操从之。
        ④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而潜迎吕布 (2)乘其间而收熟麦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    )
        A.安定 B.匆忙 C.闲暇 D.惊慌
        (2)事遂寝(    )
        A.隐藏 B.变化 C.恶化 D.搁置
        17.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时曹操在东郡彧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
        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7分)
        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或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
        19.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史传文的艺术特点之一,请以第④段内容为例对此加以分析。(4分)

         

         

        答案:

        (四)(18分)
        15.(2分)(1)暗中 (2)机会
        16.(2分)(1)C (2)D
        17.(3分)时曹操在东郡/彧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
        18.(7分)答案示例:张邈派人欺骗荀彧说:“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攻打陶谦,(您)应该赶快为他提供军粮。”荀彧知道张邈已经叛变,当即整治军队,设置防务,所以张邈的计策没有成功。
        评分说明:使、谲、宜、亟、军实、勒兵、设备、不行等,错1处扣1分,扣完7分为止。
        19.(4分)答案示例:第④段叙写了曹操和荀彧之间的矛盾:荀彧坚决反对曹操晋爵为国公,引起了曹操内心的不满,于是借机将荀彧调离权力中心并将其赐死。从双方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荀彧忠于汉室、坚持操守的形象,也塑造了曹操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形象。
        评分说明:分析人物间的矛盾2分,分析两个人物的形象2分,共4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后汉书·马严传》《后汉书·杨伦传》
        《后汉书·黄宪传》《后汉书·范升传》(二)
        《后汉书·范升传》《申屠蟠字子龙》《同郡缑氏女玉为父报仇》
        《后汉书·郭泰传》《郑玄对应劭》
        《蔡邕听琴》《后汉书·黄香传》(二)
        《后汉书·法雄传》《后汉书·范式传》(二)
        《后汉纪·光武皇帝纪卷第六》《四知》
        《后汉书·朱乐何传》《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后汉书·李燮传》《后汉书·郑众传》
        《后汉书·蔡伦传》《后汉书·贾复传》(二)
        《后汉书·崔骃传》《后汉书·班固传》(二)
        《后汉书·第五访传》《后汉书·陈元传》
        《后汉书·赵憙传》(二)《后汉书·樊英传》(三)
        《后汉书·范滂传》(三)《承宫樵薪苦学》
        《后汉书·虞延传》(二)《卓茂让马》
        《后汉书·冯鲂传》(三)《公孙瓒言事辩慧》
        《陈实与梁上君子》《后汉书·樊英传》(二)
        《后汉书·邓禹传》(三)《后汉书·宋均传》(二)
        《后汉书·王畅传》《后汉书·杜诗传》(二)
        《后汉书·孔奋传》(二)《后汉书·光武帝纪》(二)
        《后汉书·刘盆子传》《后汉书·孔融传》(二)
        《后汉书·桓谭传》((三)《后汉书·袁绍传》
        《后汉书·耿恭传》(二)《后汉书·郑兴传》(二)
        《后汉书·桓荣传》(二)《后汉书·鲁恭传》(二)
        《后汉书·杨震传》(二)《后汉书·李固传》(二)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