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陶庵肘后方》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庵肘后方》序
        张岱
        泰昌改元冬十一月,先大夫病伤寒,诸名医咸集,竞以消导药投之,勺水不入口者旬有八日矣,气喘舌短,须着手即折,诸医却走,势在垂尽,子女绕床泣。
        老医吴竹庭者迟迟至,诊脉已,却坐而笑。余曰:“奈何?”竹庭呼余至厅事,附耳曰:“病至万死,尔能万死,尔父或得不死。”余曰:“何说也?”竹庭曰:“余医法奇,人不识,集天下医人具不识,尔不视若父为万死,余不医;余不视若父为万死,余亦不医。”余曰:“医亦死,不医亦死。不医死,不若医而死也。”竹庭曰:“信然。房中止留病人,侍人出,若亦出。若只备地黄一二十斤、清河参一二斤,水火蒸铛一二事。予自携苍头一人司火,假我一昼夜,弗余问。”余洒泪而出,药饵水火俱备。竹庭先生用熟地黄一两煮汁灌之,眼稍合。竹庭喜曰:“是矣。”遂以大铜锅煮熟地黄五六斤,一昼夜啜尽之,齁齁睡去。竹庭呼余入视,惊喜。竹庭曰:“未也,肠胃燥结,积食不得出。”又服地黄五六斤,曰:“可矣。”遂服大黄下之。又以大锅煮参斤许,亦一昼夜啜尽之,眼能左右视。又一日,竹庭附耳曰:“神且归舍,防之。”余兄弟环坐床第,至丙夜,先大夫忽然起立,握拳乱筑人,若具数百斤勇士力者。逮至五鼓,即省人事矣。一时竹庭之名,不减扁鹊。
        曾记竹庭与余说:盖草泽医人①,其以丹方草药活人为多。余闻竹庭言,遂有意丹方草药。凡见父老长者,高僧羽士,辄卑心请问,及目击诸病人有服药得奇效者,辄登记之。积三十馀年,遂得四卷,收之傒囊,邂逅旅次,出以救人,扺掌称快。良医用药,多以意造。若吴竹庭之疗吾先大夫,匠意独出,不拘古方,与草泽医人用草药者亦复何异!
        (有删改)
        注:①草泽医人:民间医生。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予自携苍头一人司火     司:掌管
        B. 假我一昼夜          假:给予
        C. 神且归舍           且:而且
        D. 握拳乱筑人          筑:击打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建元”。同一皇帝在位时更换年号,称为“改元”。这里指改年号为“泰昌”。
        B. 先大夫:文言中用于称呼前的“先”一般指已去世的人,如“先父”“先将军”等。文中“先大夫”指曾经做官,已经去世的父亲。
        C. 五鼓:即“五更”。古代民间把夜晚时间分成五个时段,每个时段约两小时,用鼓打更报时。文中所指“五鼓”大约在早上五点到七点之间。
        D. 草药:由植物的花、实、叶、茎、根等构成的一类中药,是中医的主要药材之一。
        3.翻译下列句子。
        (1)诸医却走,势在垂尽,子女绕床泣
        (2)信然。房中止留病人,侍人出,若亦出。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4.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老医吴竹庭治疗先大夫成功的原因
         
        答案:
        1.C
        2.C
        3.(1)众多的医生都退却离开了,病情严重,(生命)将要走到尽头了,子女们绕着床哭泣。(2)真是这样。房间里只留下病人,侍奉的人出去,你也出去。(3)计谋还没有确定,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4.(1)善于跟患者家属沟通,取得理解与支持。(2)做最坏的打算,做最精细的准备。(3)医道高明,不拘古方,独出心裁。



        相关文言文练习
        张岱《庞公池》张岱《金山夜戏》(二)
        张岱《快园道古小序》(二)《苏堤清明即事》《扬州清明》
        张岱《城隍庙》张岱《燕子矶》
        张岱《不二斋》张岱《快园道古小序》
        张岱《西湖固多祠庙》《西湖七月半》(二)
        张岱《绍兴灯景》张岱《余若水先生传》(二)
        张岱《自为墓志铭》《炉峰月》
        张岱《金山夜戏》张岱《祭秦一生文》
        张岱《家传·张汝霖传》《余弟培,字伯凝》
        张岱《鲁云谷传》《琅嬛福地记》
        张岱《王谑庵先生传》张岱《梅花书屋》
        张岱《余若水先生传》《西湖七月半》
        《陶庵梦忆序》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