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后汉书·虞延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后汉书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虞延字子大,陈留东昏人也。及长,长八尺六寸,要带十围,力能扛鼎。少为户牖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扦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延从女弟年在孩乳,其母不能活之,弃于沟中,延闻其号声,哀而收之,养至成人。建武初,仕执金吾府,除细阳令。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徒系,各使归家,并感其恩德,应期而还。有囚于家被病,自载诣狱,既至而死,延率掾史,殡于门外,百姓感悦之。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昔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光武闻而奇之。二十年东巡,路过小黄,高帝母昭灵后园陵在焉,时延为部督邮诏呼引见问园陵之事延进止从容占拜可观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俎豆牺牲颇晓其礼帝善之,于是声名遂振。二十三年,司徒玉况辟焉。明年,迁洛阳令。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第二百。信阳侯阴就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
        (节选自《后汉书·虞延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延为部督邮/诏呼引/见问园陵之事/延进止从容/占拜可观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俎豆牺牲/颇晓其礼/
        B.时延为部督邮/诏呼引/见问园陵之事/延进止从容/占拜可观/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俎豆牺牲/颇晓其礼/
        C.时延为部督邮/诏呼引见/问园陵之事/延进止从容/占拜可观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俎豆牺牲/颇晓其礼/
        D.时延为部督邮/诏呼引见/问园陵之事/延进止从容/占拜可观/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俎豆牺牲/颇晓其礼/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亭长,管理驿站的官员,驿站是古代供传递文书者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B.令,古代县令,后来也称作“知县”,指一县之长。县令的名称,源于战国时期。
        C.客,文中指门客,又称食客,是我国古代贵族为了巩固其地位专门招收并供养的人。
        D.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封赐的爵位名,爵位等次主要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虞延能秉公执法。他年轻时担任户牖亭长,而王莽的贵人魏氏家的宾客不守规矩,于是他带领官兵突然进入魏氏的家逮捕了有关的人,导致自己遭到怨恨。
        B.虞延能身先士卒。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虞延经常穿着铠甲,戴着头盔,护卫同族的人,抵御抢劫的盗贼,正因为如此,使得很多百姓得以保全。
        C.虞延敢直言劝谏。虞延被富宗征召为功曹后,见其生活奢靡,所用物品多不合乎礼仪法度,便预见到其会因此而被杀,于是规劝,而富宗竟辞退了他。
        D.虞延不惧怕权势。阴氏家门客马成常干奸盗之事,虞延将其拘捕拷问,阴氏多次请托说情,信阳侯阴就也向皇帝投诉,但虞延不为所动,最后马成伏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有囚于家被病,自载诣狱,既至而死,延率掾史,殡于门外,百姓感悦之。
        (2)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
        14.虞延的仁爱之心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答案】10.D   11.A   12.C
        13.(1)有一个囚徒在家里染上了病,还自己乘着车子返回监狱,到监狱就死了,虞延率领掾吏到门外送殡,百姓感激喜欢他。
        (2)皇帝于是到皇帝巡行道路的馆舍,亲自查问囚徒情况,虞延禀告说让那些案件有可辩驳的站在东边,无理可诉的站在西边。
        14.(1)虞延的堂妹遭母亲遗弃,虞延收养了她,把她抚养成人;(2)作细阳县令时,每年祭祀节令让犯人回家,有囚徒病死,他亲率官吏给他送葬。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句子的翻译是:当时虞延为部督邮,帝下令让他来相见,问他园陵的事。虞延举止沉着,对答行礼得体,其陵园的树木株蘖,都熟知其中的数目,所陈俎豆牺牲,很通晓其中的礼节。
        “引见”是两个动词连用,语意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其陵树株蘖”共同作“皆谙其数”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亭长,管理驿站的官员”错,战国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和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亦设亭长,职责同上。东汉后渐废。故选A。
        1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富宗竟辞退了他”错,原文“宗不悦,延即辞退”意思是,富宗不高兴,虞延即辞退。说的是虞延主动辞退。故选C。
        1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1)被,遭受、蒙受、患;自载,自己乘车;诣,到、往;既,……以后;殡于门外,状语后置句,“于门外殡”;感,感激。(2)乃,于是;临,到;录,查问;可论者,有可辩驳的。
        1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虞延的仁爱之心的体现,解答时要从文中找到其“仁爱”的相关情节、事件,再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由“延从女弟年在孩乳,其母不能活之,弃于沟中,延闻其号声,哀而收之,养至成人”可知他同情关爱弱小,不遗余力去救助;由“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徒系,各使归家”“有囚于家被病,自载诣狱,既至而死,延率掾史,殡于门外”可知他同情关爱弱者,施以爱心援助。
        【参考译文】
        虞延字子大,陈留郡东昏县人。等到长大,身高八尺六寸,腰阔十围,力大能举鼎。年轻时为户牖亭长。当时王莽的贵人魏氏家族中的宾客放纵,虞延率官吏兵士突入其家中捕拿,以此受魏氏怨恨,不能升官。虞延敦厚朴实,不拘小节,又无乡里的美誉。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虞延常披挂甲胄拥卫亲族,捍御强盗,依靠他保全的人很多。虞延的堂妹年幼,其母不能养活,把她遗弃在沟中,虞延听到她的哭声,哀怜而收养了她,把她抚养成人。建武初年,虞延供职执金吾府,后任细阳县令。每到岁时伏腊节气,就把囚徒犯人放遣归家,囚犯们都感激他的恩德,按期返回。有一个囚徒在家里染上了病,还自己乘着车子返狱,到监狱就死了,虞延率领掾吏送殡于门外,百姓感激喜悦。后来去官回乡里,太守富宗听到虞延名声,召他代为功曹。富宗性奢侈浪费,车服器物,多不合乎法度。虞延劝谏说:“以前季文子为鲁相,妾不衣帛,以节约而受到损失是很少有的。”富宗不高兴,虞延即辞退。不久,富宗果因奢侈被诛杀,临刑之前,流泪而叹道:“只恨自己不接受功曹虞延的劝谏!”光武听说而认为他奇特。二十年,皇帝东巡,路过小黄,高帝母昭灵后园陵在这里。当时虞延为部督邮,帝下令让他来相见,问他园陵的事。虞延举止沉着,对答行礼得体,其陵园的树木株蘖,都熟知其中的数目,所陈俎豆牺牲,很通晓其中的礼节。帝称赞他,于是声名大振。建武二十三年(47),司徒玉况征召虞延。第二年,迁洛阳令。这时阴氏有宾客马成,常作奸盗之事,虞延收系拷问。阴氏多次请求宽恕,虞延获一书就加打二百大板。信阳侯阴就,就向皇帝告发告,诬陷虞延多冤枉好人。皇帝于是到皇帝巡行道路的馆舍,亲自查问囚徒情况,虞延禀告说让那些案件有可辩驳的站在东边,无理可诉的站在西边。马成就回转来想到东边去,虞延往前捉住他,对他说:“你是人中的巨蠹,长久以来依赖权贵的庇护,不畏熏烧。今考实没有完,应当依法处置!”马成大呼冤枉,皇帝的陛戟郎以戟刺虞延,叱责虞延放开马成。帝知虞延无私,对马成道:“你犯了王法,是你自取的。”叱其赶快离开。没几天就正法了。于是外戚们收敛行径,不敢犯法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卓茂让马》《后汉书·冯鲂传》(三)
        《公孙瓒言事辩慧》《陈实与梁上君子》
        《后汉书·樊英传》(二)《后汉书·邓禹传》(三)
        《后汉书·宋均传》(二)《后汉书·王畅传》
        《后汉书·杜诗传》(二)《后汉书·孔奋传》(二)
        《后汉书·光武帝纪》(二)《后汉书·刘盆子传》
        《后汉书·孔融传》(二)《后汉书·桓谭传》((三)
        《后汉书·袁绍传》《后汉书·耿恭传》(二)
        《后汉书·郑兴传》(二)《后汉书·桓荣传》(二)
        《后汉书·鲁恭传》(二)《后汉书·杨震传》(二)
        《后汉书·李固传》(二)《后汉书·赵岐传》
        《后汉书·种皓传》《后汉书·郭伋传》(二)
        《后汉书·李固传》《后汉书·宋均传》
        《后汉书·鲍永传》《后汉书·王允传》
        《后汉书·冯异传》(二)《后汉书·班超传》(二)
        《后汉书·阴兴传》(二)《后汉书·盖勋传》(二)
        《后汉书·杨厚传》《后汉书·郑兴传》
        《后汉书·寒朗传》《后汉书·崔寔传》(二)
        《后汉书·应劭传》《后汉书·寇恂传》(三)
        《后汉书·黄琉传》《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后汉书·陈俊传》《后汉书·黄琼传》(二)
        《后汉书·蔡邕传》(二)《后汉书·邓禹传》(二)
        《后汉书·杨震列传》(三)《后汉书·樊宏传》
        《后汉书·雷义传》《后汉书·董宣传》(二)
        《后汉书·公孙述传》《后汉书·范滂传》(二)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