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春,二月,亮遣使约吴同时大举》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春,二月,亮遣使约吴同时大举。夏,四月,诸葛亮至郿,军于渭水之南。司马懿引军渡渭,背水为垒拒之,谓诸将曰:“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将无事矣。”亮果屯五丈原。雍州刺史郭淮言于懿曰:“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懿乃使淮屯北原。堑垒未成,汉兵大至,淮逆击却之。亮以前者数出,皆以运粮不继,使己志不伸,乃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五月,吴主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众号十万。秋,七月,壬寅,帝御龙舟东征。吴主始谓帝不能出,闻大军至,遂遁。群臣以为司马懿方与诸葛亮相守未解,车驾可西幸长安。帝曰:“权走,亮胆破,大军足以制之,吾无忧矣。”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馀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亮病笃。是月亮卒于军中。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
        材料二:
        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节选自《晋书·宣帝纪》)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诸葛公A夙兴夜寐B罚C二十D已上E皆亲览焉F所啖食G不至H数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诚为可忧”与《礼记·大学之道》“意诚而后心正”两句中的“诚”词义不同。
        B.“车驾可西幸长安”与《鸿门宴》“故幸来告良”两句中的“幸”词义不同。
        C.“既而拥众西举”与《孔雀东南飞》“莫令事不举”两句中的“举”词义相同。
        D.“遗其巾帼”与《汉书·苏武传》“置币遗单于”两句中的“遗”词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背水扎营抵御诸葛亮,他担心诸葛亮从武功出兵,依山而东进。诸葛亮驻扎在五丈原,他并不忧虑。
        B.郭淮认为北原战略地位重要,建议先占据,司马懿让他驻防北原,但因营垒还没有筑成,蜀汉大军就到来,郭淮作战失利。
        C.诸葛亮遣使约吴国共同伐魏,吴国进军合肥新城。魏帝御驾东征,吴国退兵。魏帝认为,孙权已退走,魏军能战胜诸葛亮。
        D.诸葛亮送妇女衣物给司马懿,想激怒他主动出战。司马懿通过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杂事,知道诸葛亮时日无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亮以前者数出,皆以运粮不继,使己志不伸。
        (2)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14.《晋书》是如何评价司马懿用兵的?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3分)B E F(超过三处不给分。)
        11.(3分)C(C项中两个“举”意词义不同,前一个“行动、出动”,后一个“成功”。)
        12.(3分)B(B项“郭淮作战失利”理解错误。)
        13.(8分)(1)诸葛亮认为以前多次出征,都因为运送的军粮供应不上,让自己的壮志无法伸展。
        (2)他本来就无心作战,之所以坚持要请求出战,是向部众表示敢于用武而已。
        (第一句:关键词“以”“数”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共4分;第二句:关键词“所以”“固”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共4分。)
        注意:1.强调直译,字字落实。2.“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大意”符合通顺即可,“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14.(3分)①缺少斗志,②诈欲示威,③胆怯多疑。
        ①司马懿用兵不敢与诸葛亮作战,(司马懿不如诸葛亮);
        ②司马懿用兵易受外在因素影响;
        ③作为良将,司马懿有不足之处。
        (答出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有其他答案合理的,也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234年春天二月,诸葛亮派遣使节前往吴国相约同时大举出兵。 夏天四月,诸葛亮到达郿县,大军驻扎在渭水的南面。司马懿率领军队渡过渭水,背水立营抵御诸葛亮,对将领们说:“诸葛亮如果从武功出兵,依山而往东,确实让人忧惧;如果向西前往五丈原,将领们就没事了。”诸葛亮果然驻扎在五丈原。雍州刺史郭淮对司马懿说:“诸葛亮肯定争夺北原,应当先去占据它。”议论的人多数都说不必这样,郭淮说:“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和北山连兵,断绝长安通往陇西的道路,使百姓和羌人动荡不安,这对国家是不利的。”司马懿便郭淮驻防在北原。营垒还没有筑成,蜀汉大部队已经到来,郭淮迎战,击退了蜀汉军。诸葛亮认为以前多次出征,都因为运送的军粮供应不上,让自己的壮志无法伸展,于是就命令士兵分别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的基本保障,虽然耕地的兵混杂在渭水边的居民中间,,但是百姓却十分安定,军队没有发生占用居民东西的现象。五月,吴国君主进驻巢湖口,向合肥新城进军,军队号称十万人。秋天七月壬寅日,魏帝曹叡御驾亲自东征。吴国君主开始认为魏帝不能出征,听到魏国大军到了,就撤军了。群臣以为司马懿正在同诸葛亮相持不解,魏帝可以向西临幸长安。魏帝说:“孙权已经退走,诸葛亮必然破胆,大军足以制胜,我没有忧虑了。”司马懿已经和诸葛亮相持了一百多天,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不出兵。诸葛亮就把妇女使用的头巾发饰和衣服送给司马懿,司马懿恼羞成怒,上表请求出战。魏帝派遣卫尉辛毗执持符节,担任军师来节制司马懿的行动。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持符节来到,贼军不会再出战了。”诸葛亮说:“他本来就无心作战,之所以坚持要请求出战,是向部众表示敢于用武而已。将领在军中,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如果他能制胜我军,难道还要远隔千里而请求作战吗?”诸葛亮派遣使节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向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杂事多少,不打听军事情况,使者答道:“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亲自披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告诉人说:“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诸葛亮病重,当月,诸葛亮在军中去世。
        材料二:
        后来又率领兵马向西方进军,与诸葛亮相对峙。司马懿抑制着自己的军队,根本就没有战斗意志。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羞辱司马懿,司马懿方才有愤怒之心想作战。当辛毗持节一来,他顿时又退缩了,可见司马懿千里请战,是想通过欺诈来显示军威。司马懿深沟高垒关闭军门,不敢与对方一争高下,诸葛亮活着时他害怕其实力不敢向前,诸葛亮死了司马懿又担心消息有假撤军跑了,作为优秀将领,司马懿在这方面有不足啊!
         



        相关文言文练习
        《魏书·高允传》《魏高宗起太华殿》《资治通鉴·大将军光忧懑》
        《晁错言于上曰圣王在上》《商君书·外内》《资治通鉴·宋神宗御制序》《通典·序》
        《三月,魏以临淮王元彧都督北讨诸军事》《荀悦论曰:世有三游,德之贼也》
        《剖身藏珠》《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司仆少卿来俊臣倚势贪淫》(二)《安禄山专制三道》
        《汉主自秭归将进击吴》《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
        《初,雍丘令令狐潮以县降贼》《魏主以浩监秘书事》
        《资治通鉴》序《资治通鉴》表《六月戊午,胡烈讨鲜卑秃发树机能于万斛堆》《百战奇略·车战》
        《司仆少卿来俊臣倚势贪淫》《尹子奇领兵十三万趣睢阳》
        《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李克用攻罗弘信》
        《温公家范》《韩非子·用人》《闰月,乙卯,上宴近臣于丹霄殿》
        《武灵王平昼闲居》《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新州司马卢杞遇赦,移吉州长史》
        《资治通鉴·汉纪十九》《进,与操遇于赤壁》《于时韩、马之徒尚狼顾关右》
        《蔡邕被害》《甲寅,魏人百道攻城》《读通鉴论·梁元帝》
        《丞相嘉奏封事曰》《帝承魏氏刻薄奢侈之后,欲矫以仁俭》
        《秋,七月,魏公操至阳平》《资治通鉴·晋王还晋阳》
        《陈敬瑄恶顾彦朗与王建相亲》《赵奢论税》
        《仇香劝陈元》《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颉利益衰,国人离散》《初,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十亡八九》
        《汉和帝以大司农沛国徐防为司空》《资治通鉴·贞观治道》
        《初,上令白敏中为万寿公主选佳婿,敏中荐郑颢》《汉诸葛亮闻曹休败》
        《泰博学,善谈论》(二)《泰博学,善谈论》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刘备纳贤》
        《资治通鉴·后周纪三》《项羽下梁地十余城,闻成皋破,乃引兵还》
        《上好儒术、文辞,颇改宣帝之政》《赵简子置后》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