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
书安南事 归有光 安南自黎利立国之后,世修职贡。正德十一年,安南王黎明为其下陈暠所弑,国人立其兄子譓。陈暠逃据谅山,累年讨平之。 嘉靖元年,莫登庸立譓弟懬,而专有其国。会天子新即位,诏赐外夷。使者至龙州界,移告谅山卫,无所答,知其国内乱,未达而返,其后登庸鸩杀黎懬,立己子登瀛,僭号改元。而黎譓死清源府,国人奉其子宁为世孙。 十五年,天子以皇子生,谕少傅言①颁诏高丽、安南。时安南不宾贡者二十一年,两广大臣岁岁牒问,未得其要领。天子慨然欲发兵诛之,而云南人亦奏安南人武严威犯边。于是少傅言言:“天子继天立极,君主华夷。安南负固为逆,久不来庭,无所逃于天讨。太宗皇帝之兵,初分两道而入。盖安南地域,东起广东之钦州,迤西历广西之左江,至临安之元江为界。而广西龙州所必由之道,凭祥州则其要害也。西则由临安经蒙自县河底之莲花滩,至其东都四五日程耳。《大司马·九伐之法》,贼贤害民则罚,负固不服则侵,放弑其君则残。蠢兹有苗,实负三罪,上干天讨,自速灭亡,声罪正名,可传檄而定矣。” 明年,黎宁臣郑惟僚潜走京师,奏言登庸逆乱之故,乞正天讨。译问惟僚,言往者凭祥州关隘梗阻,海东、长庆、高平、安平、归化、安西沿边州峒土官,以非安南故所往来,不为假道。惟僚挟宗图奏章入商舶中,随风飘至占城,余二年,始得来见天子。 议者以朝廷方欲兴师,而使者忽至,恐有诈,请遣人到边牒验之,而置惟僚锦衣卫密室中。惟僚奏:“去国日久,不知国内存亡。牒问恐泄事机,贼将生计,旷日弥月,是绝世孙之望,阻国人之心,而显惟僚不为国之罪也。逆徒文书,多于凭祥、上下冻、龙州。昔惟僚帅师攻谅山,使黄公显迎朱埴。朱埴者,故国王所遣告急使也,可问凭祥州人。”某年月,果有谅山卫官黄公显将兵会上官李珠攻上琴、行庐社,以水牛、黄牛谢李珠,可验,郑惟僚,黎氏臣也。 天子于是再下廷臣议,决攻讨之计。 【注】①少傅言,贵溪夏文闵公也。 (选自《震川文集(卷四)》)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莫登庸立譓弟懬,而专有其国 专:独揽 B. 天子慨然欲发兵诛之 诛:杀 C. 以非安南故所往来,不为假道 假:借 D. 天子于是再下廷臣议 下:交付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黎利立国之后,安南国历代一直能遵循进贡制度。但在接连不断地经历内乱后,至嘉靖十五年时,安南国未能按时进贡朝见天子达二十一年。 B. 嘉靖帝刚即位,下诏赏赐外夷。派往安南国的使者到达龙州边界后就下达文书送告谅山卫,结果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使者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C. 黎宁大臣郑惟僚历时两年到达京城,禀明国内莫氏父子谋逆之事,请求朝廷派兵征讨。但因其到达时机微妙,朝廷始终不相信其身份的真实性。 D. 郑惟僚反对朝廷用边牒形式查验自己的身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离开安南太久,不知国内形势如何,而且这样易泄露事机,给逆贼新的机会。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后登庸鸩杀黎懬,立己子登瀛,僭号改元。 (2)安南负固逆,久不来庭,无所逃于天讨。 8. 文中少傅夏言认为“诛”安南之举可“传檄而定”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 5、B 诛:声讨 6、C 始终不相信其身份的真实性 错误 7、(1)之后登庸用毒酒杀害了黎懬,立自己的儿子登瀛为国君,冒用帝王的称号为改元。 (2)安南国依恃险阻反叛,长久不来朝廷,无法逃脱上天的惩治。 8、安南国反叛,长久不朝贡天子,应受上天的惩治。朝廷是正义之师,惩治身负三罪的安南国有法典可依;安南国地小,朝廷分兵夹击的策略易震慑安南国,故可“传檄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