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帝范崇俭第八》《容斋随笔·帝王训俭》阅读练习及答案

        容斋随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夫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饰,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斯二者,荣辱之端。奢俭由人,安危在己。五关近闭,则嘉命远盈;千欲内攻,则凶源外发。以是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故桀纣肆情而祸结,尧舜约己而福延,可不务乎?(节选自李世民《帝范崇俭第八》
        文本二:
        帝王创业垂统,规以节俭,贻训子孙,必其继世象贤,而后可以循其教,不然,正足取侮笑耳。宋孝武大治宫室,坏高祖所居阴室,于其处起玉烛殿,与群臣观之,床头有土障,上挂葛灯笼、麻蝇拂。侍中袁凯因盛称高祖俭素之德,上不答,独曰:“田舍翁得此,已为过矣。”唐高力士于太宗陵寝宫,见梳箱一、柞木梳一、黑角篦一、草根刷子一,叹曰:“先帝亲正皇极以致升平随身服用唯留此物。将欲传示子孙,永存节俭。”具以奏闻。明皇诣陵,至寝宫,问所留示者何在?力士捧跪上,上跪奉,肃敬如不可胜,曰:“夜光之珍,垂棘之璧,将何以愈此?”即命史官书之典册。是时,明皇履位未久,厉精为治,故见太宗故物而惕然有感。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力不足以副其求,尚何有于此哉?宋孝武不足责也,若齐高帝、周武帝、陈高祖、隋文帝,皆有俭德,而东昏、天元、叔宝、炀帝之淫侈,浮于桀、纣,又不可以语此云。(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帝王训俭》)
        【注】①《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总结了历史经验和自己执政得失以传示子孙。②宋孝武,指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下文的高祖指的是宋高祖刘裕。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先A帝B亲C正D皇E极F以G致H升I平J随K身L服M用N唯O留P此Q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以德厚而矜物”的“矜”指骄傲、自满,与《<老子》四章》中“自矜者不长”的“矜”意思相同。
        B.“比屋可封”中的“比”指靠近、邻近,与成语“鳞次栉比”中的“比”意思相同。
        C.寝宫,旧时指皇帝、皇后起居的宫室。亦指帝王陵墓中放置灵柩的地宫。文中指后者。
        D.“上跪奉”中的“跪”是指两膝着地,臀部抬起;与《劝学》“蟹六跪而二整”中的“跪”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认为圣明的君主在衣食住行上不追求奢华富盛,并不是厌恶荣华,而是希望能率先垂范,教化百姓。
        B.帝王为传基业、保江山,会规劝子孙们戒奢靡繁华、节俭度日,并给他们留下训诫的话,否则,就会被人嘲笑。
        C.宋孝武帝大兴土木,建造宫殿,拆毁了宋高祖的阴室,见到高祖床头的简朴用具,不以为意,甚至嗤之以鼻。
        D.一些皇帝是具有节俭美德的,但即使他们做出了榜样,其后代子孙却仍骄奢极欲,没有继承先祖的遗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是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
        (2)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力不足以副其求,尚何有于此哉?
        14.请结合文本,概括唐太宗在节俭方面是如何做的。(3分)
         
         
        答案:
        10.FJN
        解析“:先帝亲正皇极”中,“先帝”是主语,“亲正”是谓语,“皇极”意为“为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是“亲正”的宾语,结构完整,所以应在“皇极”后断开;“以致升平”中的“以”是表目的的连词,一般为句首,“升平”意为“天下太平”,是“致”的宾语,结构完整,所以应在“升平”后断开;“随身服用”中,“服用”的意思是“穿着服饰,使用物品”,“随身”作定语修饰“服用”,结构完整,并且“唯”是常见的句首发语词,所以在“服用”后断开。原文应为:先帝亲正皇极,以致升平,随身服用,唯留此物。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并断句的能力。
        11.A解析:A项,“意思相同”错,“自矜者不长”中的“矜”意思是“夸耀”;与文中“不以德厚而矜物”的“矜”意思不同。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积累并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12.B解析:“否则,就会被人嘲笑”错,由“规以节俭,贻训子孙,必其继世象贤,而后可以循其教,不然,正足取侮笑耳”可知,原文的意思是帝王要留下训诫,规劝子孙懂得节俭,但是只有贤明的子孙才会遵从教诲。否则就会自取侮辱、被人嘲笑罢了。并不是如果帝王不留下规劝子孙节俭的训诫就会被嘲笑,选项曲解文意。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与观点的能力。
        13.答案:(l)由此可知如果在志向中产生骄纵,不加节制那么志向就会坰塌;如果在心中产生欲念,不遏止那么自身就会丧命。(关键词“节”“倾”“遏”各1分,句意1分)
        (2)等到他的奢侈心一动,即使竭尽天下之财力也无法满足他的欲望,对太宗的遗物哪里还有什么感觉呢?(关键词“穷”“副”“何有”各1分,句意1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4.答案:①唐太宗向先前的贤君学习,约束自己的欲望。②唐太宗厉行节俭,率先垂范,使用器物十分简朴。③唐太宗著书立说,教育子孙要戒奢以俭。(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参考译文】文本一:
        那些处于太平盛世的明君,心中都常存节俭的美德。虽然国富地广,也要用节俭来约束自己;那些聪明智慧的人,大智若愚,以拙藏巧。不敢因为自己身份尊贵就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也不会因为自己功德伟大就恃功傲物,不可一世。(那些明君圣主们)常常用茅草盖了房子,都不去修剪得漂亮一些;用木头做了屋椽,也不砍削得光滑一些,坐的车船也没有装饰彩绘,穿的衣服也没有花纹,不会大兴土木,吃的肉汤也不求味美。(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憎嫌荣华,讨厌甘美,而是希望率先垂范,用淡薄节俭的凤尚为天下百姓做榜样。所以风俗醇厚、民俗素朴,百姓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是奢侈浪费还是崇尚节俭,这两者是一个人荣与辱的开端。奢侈和节俭也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安全和危险也取决于自己。欲望能减少,美好的命运就会长久地延续下去;于百种嗜欲在内心横流,就必然要生出凶乱。由此可知如果在志向中产生骄纵不加节制,那么志向就会坍塌;如果在心中产生欲念不遏止,那么自身就会丧命。所以夏桀商纣因为纵肆欲望,而祸事联结;唐尧虞舜却因为约束自身,而福气延绵,难道不应该做到节俭吗?
        文本二:
        帝王为创立基业并把基业传下去,将节俭作为规范,留给子孙当作训诫,但是只有贤能的子孙才会效仿他们,并遵守他们的教导,否则,正好给自己找未被人羞辱和讥笑的理由罢了。南朝宋孝武帝对皇宫宅院进行大规模修整,拆掉了宋高祖刘裕临终时居住的那间阴室,准备在这里新建玉烛殿,在他与群臣一起去观看(建造的情况)时,(只见)高祖的床头有一道土障,上面挂的是葛条编的灯笼和用麻做的蝇拂。侍中袁凯于是大加称赞高祖的俭朴之德,孝武帝(听后)并不答话,只是自言自语地说:"种田的老翁用的这些东西,已经节俭太过分了。”唐朝高力士在太宗陵墓的寝宫中只见到梳箱一只、柞木梳子一把、黑角篦子一把、草根刷子一把,感叹说“:太宗皇帝亲身树立了为帝王的准则,使得天下也随之繁荣安定,而他自己随身所穿所用的,却只是这些东西。他是想以此传示子孙,告诫他们永保节俭之德。“高力士将这件事如实地向玄宗皇帝做了汇报。玄宗闻报,马上亲赴太宗陵,到寝宫问太宗所留下的东西在何处?高力士手捧这些东西跪着献给皇帝,皇帝跪拜接受,其肃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并且说:“珍奇的夜光宝珠,垂棘的稀世美玉,难道能比这些更好吗?“皇帝当即命令史官记载于典册。当时唐玄宗刚刚继位不久,励精图治,因而见到太宗的遗物后有忧惧(警惕、警醒)之感。等到他的奢侈心一动,即使竭尽天下之财力也无法满足他的欲望,对太宗的遗物哪里还有什么感觉呢?宋孝武帝不值得被指责,至于像齐高帝、周武帝、陈高祖、隋文帝等,都有节俭的美德,而东昏侯、天元帝、陈后主叔宝、隋炀帝等人的骄奢极欲,其程度超过了夏桀商纣,对他们就不必提倡什么节俭之德了。
        材料分析:诗歌阅读部分选取的是一首格调轻快、形象鲜明、富有民歌情调的作品,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美丽的乡村少妇,边插秧边唱歌的动人景象。诗歌语言浅显质朴,与课文《插秧歌》联系比较,能够较深入地考查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相关文言文练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楚昭王遭阖庐之祸》《容斋随笔》之《野史不可信》
        《元史·李进传》《宋史·王信传》
        《容斋随笔·诸葛孔明千载人》《三国志·魏书·国渊传》
        《徙木偾表》司马光《颜太初杂文序》
        《明史·潘蕃传》《容斋随笔·谈丛失实》
        《宋史·亲泽传》王安石《再上龚舍人书》
        《萧颖士风节》《三国志·赵云传》
        《李彦仙传》《梁书·裴子野传》
        《容斋随笔·邳彤郦商》《新唐书·郑絪传》
        《后汉书·王涣传》《烈女传·鲁臧孙母》
        《后汉书·庞参传》袁枚《厨者王小余传》
        《旧唐书·罗弘信传》《宋史·李崇矩传》
        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袁枚《重到沭阳图记》
        《晋书·孙绰传》《元史·曹鉴传》
        《宋史·范镇传》《晋书·鲁芝传》
        方享咸《武风子传》方孝标《钝斋记》(二)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