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唐武宗践祚,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朝,以李德裕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德裕入谢,言于上曰:“致理之要,在于辩群臣之邪正。夫邪正二者,势不相容。正人指邪人为邪,邪人亦指正人为邪,人主辩之甚难。臣以为正人如松柏,特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附他物不能自起。故正人一心事君,而邪人竞为朋党。陛下诚能慎择贤才以为宰相,有奸罔者立黜去之。常令政事皆出中书。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又曰:“先帝于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至祸败。兹事大误,愿陛下以为戒!臣等有罪,陛下当面诘之。事苟无实,得以辩明;若其有实,辞理自穷。小过则容其悛改,大罪则加之诛遣。如此,君臣之际无疑间矣。”上嘉纳之。初,知枢密刘弘逸、薛季棱宠于先帝,仇士良恶之。武宗之立,非此二人及宰相意,故宰相杨嗣复出为湖南观察使,宰相李珏出为桂管观察使。士良屡谐弘逸等于上,劝上除之。乙未,赐弘逸、季棱死,遣中使就潭、桂州诛嗣复及环。户部尚书杜悰奔马见李德裕曰:“天子年少,新即位,兹事不宜手滑!”李德裕与崔珙等三上奏,以为:“嗣复玉等若有罪恶乞更加重贬必不可容亦当先行讯鞠俟罪状著白诛之未晚今不谋于臣等遽遣使诛之人情莫不震骇愿开延英赐对至哺时,开延英,召李德裕等入。李德裕等泣涕极言:“陛下宜重慎此举,毋致后悔!”上曰:“朕不悔!”三命之坐,李德裕等曰:“勿使既死而众以为冤,今未奉圣旨,臣等不敢坐。”久之,上乃曰:“特为卿等释之。”更贬嗣复为潮州刺史,李珏为昭州刺史。诏:“自今臣下论人罪恶,并应请付御史台案问,毋得乞留中,以杜谗邪。”
(节选自《资治通鉴·二百四十六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嗣复/珏等若有罪恶/乞更加重贬/必不可容/亦当先行讯鞠/俟罪状著/白诛之未晚/今不谋于臣等/遽遣使诛之人/情莫不震骇/愿开延英赐对/
B.嗣复/珏等若有罪恶/乞更加重贬/必不可容/亦当先行讯鞠/俟罪状著白/诛之未晚/今不谋于臣等/谑遣使诛之/人情莫不震骇/愿开延英赐对/
C.嗣复/压等若有罪恶/乞更加重贬/必不可容/亦当先行讯鞠/俟罪状著/白诛之未晚/今不谋于臣等/遽遣使诛之/人情莫不震骇/愿开延英/赐对/
D.嗣复/珏等若有罪恶/乞更加重贬/必不可容/亦当先行讯鞠/俟罪状著白/诛之未晚/今不谋于臣等/遽遣使诛之人/情莫不震骇/愿开延英/赐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践祚,亦称“践阵”,指即位、登基,“祚”指皇位,还有福分之意。
B.出,指离开京城,前往外地做官,一般是遭遇贬谪,与入京为官相对。
C.哺时,十二时辰之一,即申时,又名夕食,是古人第一次进食的时间。
D.御史台,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亦称宪台、乌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德裕在得到武宗任用后积极进言,认为君王应当以是否结党来分辨大臣的邪正,任用贤才,并真诚、坚定不移地信任他们。
B.李德裕认为,君王如果认为臣子有过错,不能容忍不说,而要当面质问,给臣子申辩的机会,这样君臣之间才不会产生猜疑。
C.唐武宗即位并不是先前两位宰相杨嗣复和李压的本意,后来武宗派宦官诛杀两人,李德裕与崔珙等官员多次上书,坚决反对。
D.唐武宗宽恕了杨嗣复等人的过错,并下达诏书:从今以后百官奏论他人罪行的奏章,不得留在宫禁中,而应交付御史台核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诚能慎择贤才以为宰相,有奸罔者立黜去之。
(2)小过则容其悛改,大罪则加之诛遣。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B
11.(3分)C(“是古人第一次进食的时间”错,古人一般吃两顿饭,“夕食”即第二次进食的时间)
12.(3分)D(“唐武宗宽恕了杨嗣复等人的过错”错误,依据原文,唐武宗只是赦免了他们的死罪,但仍旧贬谪了杨嗣复、李玉二人)
13.(10分)
(1)陛下如果能够慎重地选择贤能的人让他做宰相,有奸诈欺骗行为的人立即罢免他。
(译出大意得3分,“诚”“罔”各1分)
(2)小过错就允许他们悔改,如有大罪就施予诛杀或贬谪的惩罚。(译出大意得3分,
“悛改”“遣”各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