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事略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吕陶,字元钧,眉州彭山人也,徙居成都。举进士,为绵谷簿,复举制科,试秘阁。会王安石新用事,陶对策有“愿陛下不惑理财之说,以慰生民;不闲老成之谋,以结公卿;不兴疆场之事,以怀夷狄”之语,策入四等。安石颇不悦,乃以为通判蜀州。
知彭州,李杞、蒲宗闵以使事入蜀,议榷茶。陶论:“茶园本百姓两税,土地不产五谷,惟种茶,岂可于两税之外立法,更榷其茶?如此则民困矣!”
哲宗即位,除殿中侍御史,上疏论:“蔡确、韩缜、章惇,昔日负先帝,今日负陛下,愿罢出,以正朝廷。”于是相继皆罢去。论保甲、青苗之法,坊场河度之弊,与其它欠负蠲除未尽者,皆罢之。又言:“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苏轼撰策题,朱光庭弹轼讥议先所以光庭为颐报怨,臣恐朋党之弊,自此起矣。”迁左司谏,上疏论:“韩维援引亲旧,分布要近,方太皇太后垂帘,不宜大臣如此专恣。”维出。
御史张舜民乞寝西夏封册,坐左迁,台谏上章营救。陶曰:“舜民之言,实不可行。”遂为台谏所攻,除京西路转运副使,改梓州、成都府路,召为右司郎中,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使契丹,还拜给事中。哲宗亲政,陶上疏曰:“太皇太后保佑圣躬,于今九年,陛下深知本末,尊而报之,皆用其至。然臣于此时,犹以无可疑为疑,不必言为言,愿陛下听之。盖自太皇太后垂帘,屏黜凶邪,小人不能无憾,万一或有奸邪不正之言,上惑圣听,谓太皇太后斥逐旧臣,更改政事,今日陛下既亲万几,则某人可复用,某政宜复行,此乃治乱之端,安危之机,君子小人消长之兆,在陛下察与不察耳。”
坐元祐党落职,再谪分司衡州居住,元符三年大赦北还,提举玉局观,知邛州,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遂致∙仕∙,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东都事略·吕陶传》)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
B.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
C.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
D.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策,科举考试将其作为殿试的主要内容。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出题和应试,其内容主要关涉治国安邦、国计民生。
B.榷茶,是始于唐代、兴于宋代、衰于清代的一种茶叶专卖制。榷茶制与朝廷的经济、军事以及政治意图有很大的关联。
C.致仕,亦作“致事”。指古代官员辞官回家。《礼记》有“大夫七十而致事”之说。乞身、乞骸骨、乞寝等均含辞官之意。
D.万几,古代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后来泛指执政者处理的各种政务。“万机”同“万几”,如“日理万机”。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对策中,吕陶提出三点看法,希望陛下不被理财的言论迷惑,不嫌弃老成的谋略,不发动战争,触怒刚刚掌权的王安石,被贬为蜀州通判。
B.吕陶担任殿中侍御史时,上书罢黜辜负先帝和哲宗的蔡确等人,以匡正朝廷。议论保甲法、青苗法、市场河渡税收弊端的官员等也被罢黜。
C.朱光庭弹劾苏轼非议先辈功业,吕陶认为朱光庭是公报私仇,违背了台谏官应秉承公正奏议政事的原则,担心从此可能出现朋党之争。
D.哲宗亲政,深知太皇太后在过去一直护佑自己。吕陶还是担心奸邪小人的言论会迷惑圣听,希望哲宗能够明察秋毫,以维持国家安稳局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韩维援引亲旧,分布要近,方太皇太后垂帘,不宜大臣如此专恣。(4分)
(2)陛下深知本末,尊而报之,皆用其至。(4分)
14.吕陶关注民生,体恤百姓,在财政上的建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D。【解析】(原文断句是:今聚敛之害虽除,而浮冗之费未节,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不免复过取于民矣,愿加裁省。)
11.C。【解析】(乞寝是请求停止之意)
12.A。【解析】(“不嫌弃老成的谋略”错,应是“不闲置(搁置)年高德重者的谋略”。“被贬蜀州通判”错,应是“让他做蜀州通判”,不是被贬)
13.(8分)(1)韩维提拔亲信故旧,安插要员近臣,正值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大臣如此专横跋扈不应该。(“亲旧”1分,“要近”1分,句意2分)
(2)陛下深知事情的经过、原委,尊敬她,报答她,都用心到极致。(“本末”1
分,“至”1分,句意2分)
14.(3分)①希望陛下不被理财的言论迷惑。(1分)
②不征收茶叶专卖税。(1分)
③裁减开支。(1分)
【参考译文】
吕陶传
吕陶,字元钧,眉州彭山人,迁居成都。考取进士,任绵谷簿,又考中制科,应试秘阁。正值王安石刚刚掌权,吕陶策答中有“希望陛下不被理财的言论迷惑,以抚慰百姓;不闲置(搁置)年高德重者的谋略,以结交公卿;不发动战争,以安抚异族”的言论,制策被列入四等。王安石很不高兴,于是让他做蜀州通判。
掌管彭州,李杞、蒲宗闵因负有使命进入蜀地,商议茶叶专卖的事。吕陶说:“茶园本来属于百姓两税法的田地,茶园土地不生产五谷粮食,只有栽种茶树,怎么能够在两税法之外立法,又征收这茶税?如果这样,那么百姓就会困厄!”
哲宗登基,吕陶被授予殿中侍御史,上疏说:“蔡确、韩缜、章惇等人,从前辜负先帝,如今辜负陛下,希望将他们罢黜,以匡正朝廷。”于是他们相继被罢黜。议论保甲法、青苗法、市场渡口的税收弊端(的官员),和那些亏欠租税,而又没有完全缴清的官员,全部被罢免。又说:“如今,聚货敛财的危害虽然已消除,但是多余的费用没有节省,昔日的收入,不足以应付支出,难免又向百姓过度征收,希望加以裁减。”苏轼撰写策试试题,朱光庭弹劾苏轼讥评非议先辈功业,吕陶上奏说:“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应当遵循最公正的原则,不能假借权力来报私怨,苏轼向来憎恨程颐,因此朱光庭替程颐报仇,我担心朋党相争的弊端,由此产生。”调任左司谏,吕陶上疏说:“韩维提拔亲信故旧,安插要员近臣,正值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大臣如此专横跋扈不应该。”韩维被罢黜。
御史张舜民请求停止册封西夏,因此被贬,台谏上书营救。吕陶说:“张舜民的建议,确实不可实行。”于是被台谏官攻讦。授予西路转运副使,改任梓州、成都府路,被征召担任右司郎中,授予起居舍人,升迁担任中书舍人。出使契丹,还朝后授予给事中。哲宗亲自执政,吕陶上疏说:“太皇太后护佑天子,到现在九年了,陛下深知事情的经过、原委,尊敬她、报答她,都用心到极致。但我在此时,还是把无可怀疑作为疑虑,不必说而说,希望陛下能够听取建议。自从太皇太后辅政,驱赶罢免凶险邪恶小人,他们不可能没有怨恨。万一有奸恶邪佞不正的言论,向上迷惑您圣明的听闻,说太皇太后排斥驱逐旧臣,又更改政事,如今陛下已经亲理政务,就会认为某人可以再被任用,某项政策适宜再次实行,这是治理混乱的开始,危险的征兆,君子小人增减的先兆,在于陛下明察与否。”
受元祐党案牵连被罢官,两次被贬为衡州分司,指定居住于此,元符三年遇大赦北还,担任玉局观提举,掌管邛州,再次被任命为集贤殿修撰,掌管梓州,直到退休,终年七十七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