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郑燮《题丛兰棘刺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郑燮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东坡画兰,常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兰在深山,已无尘嚣之扰,而鼠将食之,鹿将啃之,豕将拱之,熊、虎、豺、麛、兔、狐之属将啮之。又有樵人将拔之割之。若得棘刺为之护撼,其害斯远矣。秦筑长城,秦之棘篱也。汉有韩、彭、英,汉之棘卫也;三人既诛,汉高过沛,遂有“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慨。然则棘刺之设,安可少□!予画此幅,山上山下皆兰棘相参;而兰得十之六,棘亦居十之四。画毕而叹,盖不胜幽并十六州之痛,南北宋之悲耳!以无棘刺之故也。
        (郑燮《题丛兰棘刺图》
        (注)①[韩、彭、英]即辅助刘邦建立汉朝的三员大将韩信、彭越、英布。②[幽并十六州之痛]幽、并指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五代时,后晋石敬堂把幽并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换取契丹对自己称帝的支持,自称“儿皇帝”。③[南北宋之悲]指北宋被金灭亡、南宋又被元灭亡的事。
        22.填入文中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
        A.乎B.矣C.者D.哉
        23.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小人看来,“国之爪牙,王之虎臣”就像“荆棘”一样不可除尽。
        B.“兰”生长在深山,有了“荆棘”的护卫,就不会受到野兽、樵夫的伤害。
        C.汉高祖杀了韩、彭、英等良将,才会发出“安得猛士守四方”的感叹。
        D.国家如果没有坚强的守卫,就会有“幽并十六州之痛”和“南北宋之悲”。
        24.本文列举秦汉与五代两宋的史实,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5.作者画《丛兰棘刺图》,题材与苏轼相同,意图却不同。请比较两人的创作意图,并作评价。
         

         

        答案:

        22.D

        23.A

        24.棘刺之设,安可少哉

        25.苏轼画兰,以兰喻君子,以棘刺喻小人,突出君子宽宏大量的气度;郑燮画兰,以兰喻国家疆土,以棘刺喻保护国家的卫士。郑燮在文中表达他对南宋灭亡的深切悲痛,感触极深,这要比苏轼的立意更为深刻切近。

        【解析】

        22.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

        A.“乎”表示疑问和感叹。如“汝识之乎(吗)”“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呀)”。此处表示反问。

        B.“矣”用于句末,与“了”相同。直陈语气;感叹;命令或请求。

        C.“者”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表示停顿;表示判断等。

        D.“哉”表示感叹,相当于“啊”;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呢”或“吗”。此处表示反问,用“哉”最合适。

        故选D。

        2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段内容和观点的能力。

        A.“在小人看来”错误,“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意思是:我认为荆棘不能全部当作小人来看,他们就像国家的爪牙,君王的虎狼之臣,是不可以被废止的。这是作者郑燮的观点,不是小人的观点。

        故选A。

        2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文章先说“秦筑长城,秦之棘篱也。汉有韩、彭、英,汉之棘卫也;三人既诛,汉高过沛,遂有‘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慨”,再提出“然则棘刺之设,安可少哉”的反问,可见列举秦朝修筑长城保卫边疆,汉朝有韩信、彭越、英布三位大将军保卫国家,又列举五代十国和宋朝没有“荆棘”,没有保家卫国的虎狼之臣,导致亡国的例子,证明“棘刺之设,安可少哉”。

        2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创作意图和对个性化探究评价的能力。

        “东坡画兰,长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这说明苏轼画兰花,将兰花比作君子,将荆棘比作小人,认为君子不能容纳小人。

        郑燮却认为荆棘不是小人,而是“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因为兰在深山,虽没有尘世间那种纷争扰乱,但是山鼠要吃它,野鹿要咬它,猪獾要吞它,熊虎豺麝和兔狐等都要嚼它,还有砍柴的人要拨它割它。如果有棘荆为之维护,这些祸害就可以免除不少。所以兰丛旁的荆棘是不可少的:“予画此幅,山上山下皆兰棘相参。”

        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郑板桥的说法比苏东坡的说法显得更见识远大。如果荆棘本不想伤害兰,纵使它剑拔弩张、针戟楚楚,就让它在一边又何妨?很多事要以得失来论断,权衡必须要有远见。苏东坡以荆棘来比喻小人,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他只见到荆棘可能伤兰而没有想到它的护兰之功,也显得有些片面了。

        参考译文:

        苏东坡画兰花时,常常带着荆棘,是说君子不能容纳小人。我认为荆棘不能全部当作小人来看,他们就像国家的爪牙,君王的虎狼之臣,是不可以被废止的。因为兰在深山,已经没有尘世间那种纷争扰乱,但是山鼠要吃它,野鹿要咬它,猪獾要吞它,熊虎豺麝和兔狐等都要嚼它,还有砍柴的人要拨它割它。如果得到棘荆额维护,这些祸害就可以远离它了。秦国修筑长城,长城就是秦国的荆棘屏障。汉朝有大将韩信、彭越、英布,他们就是汉朝的荆棘守卫;这三个人被诛杀后,汉高祖经过沛地,就有了“安得猛士守四方”的感慨。既然这样,那么荆棘的设置怎么可以少呢?我画这幅画,上上山下都是兰花和荆棘交杂;兰花占十分之六,荆棘也占了十分之死。画完之后感叹,大概禁受不住幽云十六州被占据,南宋北宋被灭亡的悲痛吧。这是因为没有荆棘的缘故啊。




        相关文言文练习
        《元史·廉希宪传》《旧唐书·李固言传》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宋史·李朴传》
        《明史·张汉卿传》《廉希宪传》
        《史记·韩安国传》《新唐书·儒学·朱子奢传》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南唐书·柴克宏传》
        《新唐书·张行成传》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明史·戴珊传》《明史·沐英传》
        郑板桥《题画三则》《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旧唐书·奚陟传》《宋史·张洽传》
        《宋史·周执羔传》《新唐书·李澄传》
        《明史·齐泰传》郑燮《游江》
        《宋史·郑雍传》《明史·王邦瑞传》
        《旧唐书·杜暹传》《明史·左良玉传》
        《旧唐书·沈法兴传》《明史·郭子兴传》
        《明史·文徵明传》《明史·姚镆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