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神爵元年三月,义渠安国至羌中,召先零诸豪三十余人,以尤桀黠者皆斩之,纵兵击其种人,斩首千余级。于是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等怨怒,无所信乡,遂劫略小种,背畔犯塞,攻城邑,杀长吏。安国以骑都尉将骑三千屯备羌,至浩亹,为虏所击,失亡车重、兵器甚众。安国引还,至令居,以闻。时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无逾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羌戎小夷,逆天背畔,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夏四月,遣充国将之,以击西羌。亦月,赵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陈.会明毕,遂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勿击。遣骑候四望陋中无虏,夜,引兵上至洛都,召诸校司马谓曰:“吾知羌虏不能为兵矣。使虏发数千人守杜四望陋中,兵岂得入哉!”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尤能持。爱士卒,先计而后战。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虏数挑战,充国坚守。捕得生口,言羌豪相数责曰:“语汝无反。今天子遣赵将军来,年八九十矣,善为兵,今请欲壹斗而死,可得邪?”初,罕、开[2]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中,都尉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无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减。厌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仍以功‘大小赐钱有差,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罕、开及劫略者,解散虏谋,徼其疲剧,乃击之。
        (节选自袁枢《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
        [注]开:古代西北部落,为羌人部落之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
        B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
        C.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
        D.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遂以次尽渡”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的“次”含义相同。
        B.“衔枚”指行军时让士兵把枚横衔口中以防喧哗,枚状如筷,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
        C.“信乡”亦作“信向”,意思是信任、归向,文中“无所信乡”意指“不再信赖”。
        D.“都尉即留雕库为质”与“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两句的“质”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义渠安国召集先零羌族部落首领,斩杀了其中桀骜狡猾的人,这引起归降羌人及杨玉等人的怨愤,于是他们发动了叛乱。
        B赵充国以70多岁高龄勇挑重担去征讨西羌,集齐兵马后,为防西羌阻击,先派校尉渡河安营布阵,然后才让大部队渡河。
        C.赵充国关爱部下,士兵都愿为他效命。抓来一些西羌俘虏,得知各部落首领互相指责埋怨,有人已经后悔,认为不该反叛。
        D.赵充国认为雕库无罪,就释放了他,又派人通告西羌各部首领,说大军只杀有罪的人,让他们与叛贼划清界限,不要自取灭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2)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
        14.赵充国平定西羌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步骤?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
        10. C   1 1. A   12. D
        13.(8分)
        (1)听到很多次不如见到一次。行兵打仗难以远距离揣度,我愿赶到金城县,绘成地图,呈上作战策略
        (4分。大意2分,“度”“图”各1分)
        (2)赵充国常常把将斥候派到远处侦察作为重要事务,行军时一定要做好作战的准备,驻扎时一定使营垒坚固,尤其能做到谨慎稳重。
        (4分。大意2分,“远”“坚”各1分)
        14.(3分)答案示例:
        ①带兵渡河,稳扎稳打。
        ②知己知彼,奇兵穿越四望陋。
        ③坚守不出,避敌锋芒。
        ④恩威并施,瓦解敌军。
        (意思对即可。答出两点给1分,答出三点给2分,答出四点给3分,只答一点不给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三月,义渠安国到达羌中,召集先零羌各部落首领三十多人,将其中最桀骜狡猾的人拿脚针首,又纵兵攻打其余的先零人,斩首一千余人。于是引起所有归降的羌人和归义羌侯杨玉等人的怨恨愤怒,召集相信汉朝,于是抑格弱小种族部落,背叛汉朝,攻打侵犯边塞城镇,杀死官吏。义渠安国以骑都尉身份带领骑兵三千驻守防备关人,到达浩暨,觉到差席的猛烈攻击,丢失损坏的车马辎重及兵器很多。义渠安国引兵撤回,到达令居,上奏朝廷。当时,赵充国已经比于多岁,汉宣帝认为他已经老了,派丙吉前去问他:“谁能担任大将(出征西羌)?”赵充国回答说:“没有能超过老臣我的人了。”汉宣帝又派人去问他,说:“将军认为羌人的势力如何?需要派多少军队?”赵充国说:“听到很多次不如见到一次。行兵打仗难以远距离揣度,我愿赶到金城县,绘成地图,呈上作战策略。羌戎为蛮夷小种,逆天背叛,灭亡之日不远了。请陛下交给老臣来办,不必为此担忧。汉应帝笑着说:“可以。”夏季四月,派赵充国率领金城部队,去攻打西羌。六月,赵充国到了金城,等到聚集一万骑兵时,想要渡过黄河,担心被羌人阻击,便趁夜派三名校尉把枚横衔口中先渡过河,渡河后就安营布阵。等到天大亮时,(大部队)就依次全部渡过黄河。羌军约有数十上百的骑兵,在汉军左右出没,赵充国说:“我军兵马刚渡过河,还很疲乏,不可去追逐他们。这些都是骁勇善战的骑兵,难以降服,同时还要防备他们是敌人的诱兵。我们攻打羌敌目的是彻底消灭,不去贪求小利。”命令军队不准出击。派骑兵到四望陋(侦察),发现陋中没有羌敌,夜间,赵充国又率军(迅速穿过四望陋),到达落都城,召集诸校、司马说道:“我知道羌人不善于用兵。假如他们派数千人堵住四望陋,我们怎么能顺利到达呢!”赵充国常常把将斥候派到远处侦察作为重要事务,行军时一定要做好作战的准备,驻扎时一定使营垒坚固,尤其能做到谨慎稳重。爱护士兵,作战时一定先制订好计划,然后再投入战斗。于是他率军向西来到西部都尉府,每天都用丰盛的饮食犒劳将士,将士都争相效力。羌敌屡次挑战,赵充国都下令坚守。汉军从俘虏口中得知,羌人的部落首领都相互指责说:“告诉你不要反叛。现在天子派赵将军来了,赵将军已经八九十岁了,善于用兵,如今我们请求拼一死战,能办到吗?”当初,罕、开羌人的部落首领靡当儿派他的弟弟雕库前来报告西部都尉说:“先零羌想反叛。”过了几天后,果然反叛了。雕库同族的许多人在先零羌中,西部都尉扣留雕库为人质。赵充国认为他没有罪,便将雕库放回去,让他转告羌人的部落首领说:“汉朝的大部队前来是杀有罪的人,你们要清楚地区别开,不要与有罪的人混在一起去死。天子要我转告各部羌人:犯法者如果能主动捕杀同伙,就免除罪刑,仍按功劳大小有差别地赐给金钱,还将捕杀之人的妻子儿女、财物全都给他。”赵充国的计划是想利用威信招降罕、开以及其他被先零羌劫持胁迫的羌人部落,瓦解羌人联合叛汉的阴谋,以求他们疲惫不堪时,再去攻打他们。



        相关文言文练习
        《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二)《通鉴纪事本末·邺都之变》(二)
        《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三)《二年春正月,镇东将军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矫太后诏》
        《汉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兄弟专权》《通鉴纪事本末·魏平辽东》(二)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齐》(二)《通鉴纪事本末·裘甫寇浙东》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图恢复》(二)《通鉴纪事本末·契丹灭晋》
        《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二)《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南夷》(二)
        《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通鉴纪事本末·司马懿诛曹爽》
        《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二)《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三)
        《通鉴纪事本末·魏博归朝》(二)《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三)
        《通鉴纪事本末·初,淮阴侯死,淮南王黥布已心恐》《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三)
        《晋王病笃,立其子存勖为嗣》《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二)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二)《通鉴纪事本末·陈敏之叛》
        《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二)《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
        《通鉴纪事本末·窦氏专恣》《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三)
        《兴元元年,朱泚更国号曰汉自称汉元天皇》《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二)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二)《通鉴纪事本末·江左经略中原》(二)
        《通鉴纪事本末·魏平辽东》《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西》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江淮》《冬十月,宋金刚进攻浍州,陷之,军势甚锐》
        《通鉴纪事本末·隋灭陈》《通鉴纪事本末·武宗平泽潞》
        《通鉴纪事本末·诸将之叛》《通鉴纪事本末·朋党之祸》(二)
        《圣历二年,太后春秋高,虑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通鉴纪事本末·梁孝王骄纵》(二)
        《通鉴纪事本末·杨坚篡周》《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二)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二)《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二)
        《通鉴纪事本末·杨坚簒周》《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二)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