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霁月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未知
        (五)(1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霁月楼记
        (1)余顷官于朝,得予叔祖彦通书,诿余以名石井张氏之楼,且为之记。予以未尝至石井,未登斯楼,莫知所以名之者。乃复书彦通,讯以斯楼何宜。彦通又以书云:“暄凉靡不宜,而尤于秋宜;风物靡不宜,而尤于月宜;朝暮晦明靡不宜,而尤于霁宜。”余乃大书“霁月楼”三字以遗之,未暇作记也。
        (2)余尝观诗家者流,多喜谈霁月。【甲】余以为万众皆有新故,无新故者月也,故曰“霁月”焉。【乙】及予为博士于奉常,时秋且半,吏白余,当祀寿星。余与少卿蜀人黄仲秉,斋宿于西湖南山之净慈禅寺。是夕雨作,松竹与荷叶终夜有声,骚骚也。五鼓夙兴,登坛将事。【丙】则天宇如水,月色如洗,□不类人间有也。【丁】
        (3)张君克刚,喜宾客,且博延名士,以才其子弟。斯楼又胜绝,予安得月前霁后,御风往观焉?先作此记,庶几与斯楼有一日之雅也。
        23. 对本文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受人之托,给张氏楼取名并作记。 B. 秋季雨后月出之时,登张氏楼最惬意。
        C. 诗人大多喜欢写霁月,作者不以为然。 D. 作者对张氏楼美景很向往,期待一游。
        24. 可填入第(2)段方框处的词语是(   )
        A. 故 B. 殆 C. 则 D. 非
        25. 小明同学在校对此文时,发现第(2)段脱落了一句“盖诗家之谈尤信”,现在要将这一句补入文中,最合理的位置应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6. 作者“未尝至石井,未登斯楼”,却给张氏楼取了名字,写了记,你觉得合适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23.C    
        24.B   
        25. D    
        26. 示例:合适。纵使未曾登楼,也能为楼取名作记,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便是千古名篇;作者取名是依据彦通书信中“秋宜”“月宜”“霁宜”这三宜而来,有充分依据;作者虽未亲自登楼,却有净慈禅寺的霁月之景描写,侧面烘托霁月楼美景,比实写更令人神往。
         
         
        参考译文:
         
        我即将要入朝为官的时候,收到我叔祖彦通的信,把给石井张氏之楼命名的任务交给我,并且要我为它写一篇记。我因为从未去过石井,没有登上过那座楼,不知道怎么为它命名。于是又写信给彦通,问他这座楼有什么相宜之处。彦通又回信说:“寒暖没有不适宜的,而秋天最为适宜;风物没有不适宜的,而月色最为适宜;早晚明暗没有不适宜的,而雨过天晴最为相宜。”我于是就写了“霁月楼”三字来赠送给他,还没来得及写记。
         
        我曾经观察诗人之类的人,大多喜欢谈论雨后明月。我认为万事万物都有新和旧,而没有新旧迭代的就是月,所以叫做“霁月”。等我到了奉常做博士,当时秋天将过一半,官吏告诉我,应当祭祀寿星。我和少卿蜀人黄仲秉,在西湖南山的净慈禅寺斋戒住宿。当天傍晚下了场雨,松树竹林与荷叶整夜都发出风吹树木的“骚骚”声。五更早起,登上祭坛将要祭祀。就看到天空如同水般干净,月色如同洗过一般澄澈,简直不像人间所有的美景。
         
        张克刚君,喜欢结交宾客,且广泛地邀请名士,来教导他的子弟使其成才。这座楼又风景优美,我怎么才能在月出前雨过后,乘风而前往观赏呢?先写下这篇记,或许和这座楼能有短暂的交汇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马仁瑀传》《三国志·魏书·臧霸传》
        《小儿饲雀》《明史·沈束传》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苏洵《养才》
        《王德用有量》《迂公修屋》
        姚鼐《复蒋松如书》《明史·张春传》
        《东坡逸事》《韩非子·内储说上·重轻罪》
        《旧唐书·徐坚传》《知人》(赵开心为御史大夫)
        《明史·左光斗传》《甄冲》
        《戎夷解衣》《孝丐》(一)
        《孔雀东南飞》《宋太祖怕史官》
        《旧唐书·韦思谦传》《说马》
        《善士于令仪》《司马懿与诸葛亮》
        《晋书·王逊传》《明史·何福传》
        王若虚《高思诚咏白堂记》《宋史·姜才传》
        《二鹊招鹳》《史记·田叔列传》
        《李文定报德》侯方域《宁南侯传》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隋书·韩擒虎传》
        苏轼《超然台记》《司马温公故事二则》
        《新唐书·魏征列传》《后汉书·刘宠传》
        《明史·王来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