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夏逢夔《梅巢居士行述》阅读练习及答案

        夏逢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
        梅巢居士行述
        [清] 夏逢夔
        ①居士讳光洛,字禹书,草堂前有梅一株,花放时架巢其上,故自号梅巢居士。年十七,补弟子员,十九,食饩①,试辄高等。然未一入棘闱,戚友强之,皆不应,以诸生终
        ②居士至性过人,以礼自牧。先大父没后,与母相依,家事悉听长兄幻斋公经理,事之若严父然。幻斋公命居士居桃江肄业,久未归省。一日,见故衣破坏处,泣数行下,曰:“此吾母补痕也。今复破坏而色笑久违他日欲求吾母补此不可得矣。”明日告归,时年已二十矣。
        ③自幼以来,频遭惨故,生事葬祭,虽可无憾,而居士常若有不慊然于心者。惟好游,遇一丘一壑、一山一水,辄怡然终日。间值好友盘桓,则相与开怀,扺掌欢呼不倦。
        ④居士萧然自远,构翼亭于山顶。亭中布帘纸壁,酒碗茶铛,蒲团石磐,宝剑瑶琴,与图书并列左右。居士晨起吟烟,更深啸月;春掇幽芳,冬踏积雪。一时高人韵士,咸乐从之游焉。而居士亦以此自遣,不问人间得失矣。
        ⑤居士性乐恬退,无事业表见于天壤。顾居士一生,苦志纯行,务自韬晦,若遂泯灭不表白于世,其何以发幽潜之德而致思慕之情。故敢综述生平,据实陈词,存其梗概。伏惟当世仁人君子,怜其志而吊其行,赐之传诔,以垂不朽,则居士虽死犹生矣。
        (有删改)
        【注】①食饩:生员享受廪膳补贴,此指成为廪生。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以礼自                          ⑵翼亭于山顶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⑴居桃江业(     )
        A. 查验          B. 劳作          C. 剩余         D. 学习
        ⑵务自晦  (     )
        A. 隐藏          B. 包容          C. 宽缓         D. 收纳
        17. 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 请用“ /” 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今复破坏而色笑久违他日欲求吾母补此不可得矣。
        18. 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然未一入棘闱,戚友强之,皆不应,以诸生终。
        19. 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20. 结合全文概括第⑤段所说“幽潜之德”的具体内涵。(4分)

         

         

        答案:

        (四)(19分)
        15.(2分)(1)修养                (2)建造
        16.(2分)(1)D                 (2)A
        17.(3分)今复破坏/而色笑久违/他日欲求吾母补此/不可得矣。
        18.(5分)答案示例:然而(梅巢先生)一次也没有进过科举考场(或:参加过科举考试),亲友们勉强他(去应试),(他)都不答应,最后以诸生(的功名)度过一生。
        评分说明:然、一入、棘闱、戚友、强、皆、应、以……终、诸生,补充成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19.(3分)答案示例:画线句罗列了亭中装饰与内部摆设(1分),体现了主人俭素的风格和高雅的趣味(1分),从侧面突出了梅巢先生安心自适的生活追求(1分)。
        20.(4分)第⑤段所说的“幽潜之德”是指梅巢先生隐伏敛藏的品德,具体表现为淡泊名利、严守孝悌、志性坚定、韬光养晦(不张扬)等优秀品质。
        评分说明:优秀品质1点1分,解释“幽潜之德”也算1点,答对其中任意4点即可。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李廌传》归有光《玄朗先生墓碣》
        张岱《梅花书屋》《隋书·高劢传》
        《宋史·赵鼎传》顾炎武《廉耻》
        《三国志·杜袭传》《晋书·华恒传》
        《明史·陈寿传》《明史·海瑞传》
        《明史·吴祯传》曾巩《书魏郑公传后》
        《明史·毛吉传》《长清僧》
        《明史·魏大中传》《明史·戚继光传》
        戴名世《与刘大山书》谢翱《登西台恸哭记》
        张养浩《驿卒佟锁住传》《晋书·王衍传》
        《待漏院记》戴名世《与刘言洁书》
        唐甄《大命》《宋史·赵上交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