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4分)
叙小修诗
(明)袁宏道
①弟小修诗,散逸者多矣,存者仅此□,余惧其复逸也,故刻之。弟少也慧,十岁馀即著《黄山》、《雪》二赋,几五千馀言,……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以豪杰自命,而欲与一世之豪杰为友。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
②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顰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发展,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③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又性喜豪华,不安贫窘;爱念光景,不受寂寞,百金到手,顷刻都尽,故尝贫;而沉湎嬉戏,不知樽节,故尝病;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予读而悲之。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且《离騷》一经,忿怼之极,党人偷乐,众女谣诼,不揆中情,信谗齋怒,皆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覆,不暇择音,怨矣,宁有不伤者?且燥湿异地,刚柔异性,若夫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之谓楚风,又何疑!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内的虚词是(A )。(1分)
A.耳B.耶 C.哉 D.也
22.对第①段画线处“极喜其疵处”原因分析最贴切的是( D )。(3分)
A.因为小修的诗文有豪杰之气,识见清朗。
B.因为小修的诗文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因为小修的诗文从胸臆流出,情与景会。
D.因为小修的诗文能语言质朴,自我独创。
2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看到有人写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一起批评指责,认为是歪门邪道
B.看到某人文中有句不像前人说的话,就一起指责,认为是歪门邪道。
C.看到有人有一句话与前人的不相似,就一起指出,认为是旁门左道
D.看到某人文中有与前人不相似的话,就一起指认,认为是旁门左道。
24.分条陈述文中作者阐述的文学主张。(3分)
(1)要有真情实感,“独抒性灵”;(2)文学是发展的,“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3)要有个性,有创新,不拘格套。
25.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4分)
首先从弟弟的诗文说起,从弟弟诗文的特点引出自己的文学观:独抒性灵(1分);接着批评当今文坛的弊病,指出文学是发展的,其流传的根本原因在于:真声任性(1分),最后由此高度赞美弟弟的诗文表达真情的优点并反驳他人对弟弟诗文“太露”的错误指责。(2分)整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