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吕氏春秋·论人》《人物志·八观》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何谓求诸人? 人同类而智殊,贤不肖异,皆巧言辩辞,以自防御,此不肖主之所以乱也。    
        凡论人,通①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②,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③,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论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 父、母、兄、弟、妻、子。何谓四隐? 交友、故旧、邑里、门郭④。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譬之若逃雨污,无之而非是。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选自《吕氏春秋·论人》,有删改)
        材料二:
        何谓观其至质⑤,以知其名? 凡偏材之性,二至⑥以上,则至质相发,而令名生矣。是故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气清力劲,则烈名生焉。劲智精理,则能名生焉。智直强悫⑦,则任名生焉。集于端质,则令德济焉。加之学,则文理灼焉。是故观其所至之多少,而异名之所生可知也。
        何谓观其所短,以知其长? 夫偏材之人,皆有所短。故直之失也,讦。 刚之失也,厉。和之失也,懦。介⑧之失也,拘。夫直者不讦,无以成其直,既悦其直,不可非其讦,讦也者,直之征也。刚者不厉,无以济其刚,既悦其刚,不可非其厉,厉也者,刚之征也。和者不懦,无以保其和,既悦其和,不可非其懦,懦也者,和之征也。介者不拘,无以守其介,既悦其介,不可非其拘,拘也者,介之征也。然有短者,未必能长也。有长者,必以短为征。是故观其征之所短,而其材之所长可知也。
        (选自《人物志·八观》,有删改)
        [注]①通:显达,处境顺利。②进:举荐。③人:通“仁”。④门郭:这里指左右亲近的人。⑤至质:志质,素质及外在表现。⑥二至:本质和气质。⑦恋:真诚,诚实。⑧介:独特的节操或行为。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八观A六验B此贤主C之所以D论人也E论人者F又必[G]以[H]六戚四隐。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穷,处境困窘,与孟子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的“穷”词义相同。
        B.特,杰出的,卓异的,与“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中的“特”词义不同。
        C.“而令名生矣”与“王使屈平为令”(《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令”词义不同。
        D.“介之失也,拘”与“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两句中的“拘”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察人在显达时礼遇什么人和在尊贵时举荐什么人,看人在学习时说的是什么,看人在贫贱时不做什么,这些可以助力识别人。
        B.人在高兴的时候,能看出别人的节操;人在发怒的时候,能看出别人的气度;人在悲哀的时候,能检验别人的仁爱之心。
        C.偏才如果气质清正而能力强劲、智力强劲而精通事理、才智美而真诚,就会分别产生功业、贤能和承担责任的名声。
        D.偏才有长处,必定有短处,比如温和的人一定会软弱,温和而不软弱,就不能保持温和。喜欢其温和,就不能否定其软弱。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譬之若逃雨污,无之而非是。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4分)
        (2)有长者,必以短为征。是故观其征之所短,而其材之所长可知也。(4分)
        14.两则材料都谈论了“知人”,其观点有什么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0. BEF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论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隐。句意:以上八种观察和六项检验,就是贤明的君主用以衡量和评定人的方法。衡量和评定别人,又一定用六戚和四隐。
        11.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掌握文言知识的能力。D项,两句中的“拘”词义不同,前者为“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后者为“限制,拘束”。A项,解说正确。B项,词义不同,“诏书特下,拜臣郎中”中的“特”词义为“特地”,与文中加点的“特”词义不同。C项,两句中的“令”词义不同,前者为“美好”,后者为“法令”。    
        12. 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概述文章内容的能力。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应理解为“使他高兴,借以检验他的节操;使他发怒,借以检验他的气度;使他悲哀,借以检验他的仁爱之心”。
        13.(1)就像是避雨一样,所往之处无一处没有雨水(不可能到没有雨水的地方去)。这就是先代圣王用以识别人的方法。(“譬”“所以”“也”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
        (2)有长处的,必定有短处作为特征。所以观察其特征的短处,就可以知道他才能的长处了(他才能的长处就可以知道了)。[“长(第一个)”“征(第一个)”“是故”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得分点。第(1)句:譬,比如,像;所以,……的方法;也,表判断。第(2)句:长(第一个),长处;征(第一个),特征;是故,因此,所以。
        14.①都认为要对人进行考察检验。②材料一认为,要用八种观察和六项检验来衡量和评定人。
        ③材料二认为,要通过观察人的本质和气质来知晓他的名声,要通过观察人的短处,来判断他的长处。(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并概述文章特定内容的能力。根据原文“八观六验……之所以论人也”“观其至质,以知其名”“观其所短,以知其长”等内容,分析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什么叫向别人寻求? 人同类而智慧不同,贤与不肖相异,人们都用花言巧语来替自己防范,这是昏君惑乱的缘故。
        大凡衡量、评定人,如果他显达,就考察他礼遇的都是什么人;如果他尊贵,就考察他举荐的都是什么人;如果他富有,就观察他赡养的都是什么人;如果他听言,就观察他采纳的都是什么;如果他闲居在家,就观察他喜好的都是什么;如果他学习,就观察他说的都是什么;如果他困窘,就观察他不接受的都是什么;如果他贫贱,就观察他不做的都是什么。使他高兴,借以检验他的节操;使他快乐,借以检验他的邪念;使他发怒,借以检验他的气度;使他恐惧,借以检验他卓异的品行;使他悲哀,借以检验他的仁爱之心;使他困苦,借以检验他的意志。以上八种观察和六项检验,就是贤明的君主用以衡量和评定人的方法。衡量和评定别人,又一定用六戚和四隐。什么叫六戚? 即父、母、兄、弟、妻、子六种亲属。什么叫四隐? 即朋友、熟人、乡邻、亲信四种亲近的人。在内凭着六戚、四隐,在外凭着八观、六验,这样人们的真伪、贪鄙、美恶就能完全知晓、没有遗漏了。就像是避雨一样,所往之处无一处没有雨水(不可能到没有雨水的地方去)。这就是先代圣王用以识别人的方法。    
        材料二:
        什么叫作观其至质,以知其名? 大凡偏才的秉性,本质和气质在两种以上,则会互相影响使其凸显,美好的声誉就产生了。所以品质正直气质清正,就会产生美好的名声。气质清正能力强劲,就会产生功业的名声。智力强劲精通事理,就会产生贤能的名声。才智美而真诚,就会产生承担责任的名声。这些突出的品质集中在一起,美好的品德就形成了。再加上学习,那么他的文化素养就会熠熠生辉。所以说观察一个人突出的本质和气质的多少,各种各样的名声怎样产生就可以知道了。
        什么叫作观其所短,以知其长? 偏才之人的性情,都有他的短处。所以刚直引起的过失,在于揭露别人的短处。刚强引出的过失,在于对人严厉。温和引出的过失,在于软弱。独特节操引出的过失,在于拘泥。然而刚直而不揭露别人的短处,就不能够成就其刚直,既然喜欢他的刚直,就不能否定他对别人短处的揭露,揭露别人的短处,是刚直的特征。刚强而不严厉,不能成就其刚强,既然喜欢他的刚强,就不能否定他的严厉,严厉,是刚强的特征。温和而不软弱,就不能保持他的温和,既然喜欢他的温和,就不能否定他的软弱,软弱,是温和的特征。有独特节操的人不拘泥,就不能守住他的节操,既然喜欢他的节操,就不能否定他的拘泥,拘泥,是独特节操的特征。这就是说有短处的,未必能变成长处。有长处的,必定有短处作为特征。所以观察其特征的短处,就可以知道他才能的长处了(他才能的长处就可以知道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吕氏春秋·似顺论》《吕氏春秋·去私》《韩非子·饰邪》
        《吕氏春秋·适威》《说苑·政理》《吕氏春秋·知度》《说苑·尊贤》
        《吕氏春秋·报更·张仪》《腹黄享杀子》
        《吕氏春秋·举难》《人物志·材能》《吕氏春秋·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吕氏春秋·慎大览》(二)《吕氏春秋·爱士》《吕氏春秋·士节》
        《吕氏春秋·乐威》《淮南子·人间训》《吕氏春秋·不苟》
        《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吕氏春秋·先己》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间而轼之》《高士传》《明君者,非遍见万物也》
        《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惠子谓庄子曰》《吕氏春秋·壅塞·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君子行于道路》
        《功名》(水泉深则鱼鳖归之)《吕氏春秋·贵信》
        《人有亡斧者》《赵襄子使人攻翟》
        《吕氏春秋·贵直论·贤主所贵莫如士》《言者,以谕意也》《君子必辩》
        《吕氏春秋·具备篇》《吕氏春秋·具备》《新书·审微》
        《吕氏春秋·报更》《吕氏春秋·恃君览》
        《论语·八佾篇》《有道之士固骄人主》《吕氏春秋·悔过》
        《吕氏春秋·慎大览》《吕氏春秋·贵直论·知化》
        《吕氏春秋·离俗览第七》《今有羿、逢蒙、繁弱于此,而无弦,则必不能中也》
        《吕氏春秋·知士》《功名大立,天也》
        《吕氏春秋·离俗览》《吕氏春秋·览·察微》
        《吕氏春秋·顺民》(二)《楚庄王欲伐陈》
        《吕氏春秋·异宝》《吕氏春秋·审应览》
        《吕氏春秋·先识览》《吕氏春秋·察传》《说文解字》注解
        《吕氏春秋·知接》《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
        《吕氏春秋·览·慎大》《吕氏春秋·贵直论》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