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论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绂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蛸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贳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节选自苏轼《文与可画赏筼筜谷偃竹记》)
        材料二:
        高人旷士,用以寄其闲情,学士大夫,亦时彰其绝业。凡此皆外师造化,未尝定为何法何法也!内得心源,不言得之某氏某氏也。兴至则神超理得,景物逼肖;兴尽则得意忘象,矜慎不传。亦未尝以供人耳目之玩,为己稻粱之谋也。惟品高故寄托自远,由学富故挥洒不凡,画之足贵,有由然耳。
        (节选自王绂《论画》)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与可是日A与其妻B游谷中C烧笋D晚食E发函F得诗G失笑H喷饭满案。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古代长度单位,通常为八尺或七尺,长度与“壁立千仞”的“仞”相当。
        B. 萃,指聚集,与现在所说的“出类拔萃”“人才荟萃”中的“萃”词义词性都相同。
        C. 矜,指庄重。《老子》“自矜者不长”中的“矜”则为“夸耀”之意。
        D. 稻粱之谋,又作“稻粱谋”,指鸟觅食,文中用的是比喻义“人谋求衣食”。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到高大挺直的巨竹,都是有节有叶的。而时人所画的竹子,却是一节一节接起来,一叶一叶堆上的。
        B. 文与可认为自己画的竹子虽不过数尺,却有万尺气势。他将自己的画作《筼筜谷偃竹》和诗作《筼筜谷》都送给了好友苏轼。
        C. 元丰二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湖州晾晒书画,又见到昔日好友文与可画的墨竹图。他不禁百感交集,于是放下画卷,失声痛哭起来。
        D. 清高脱俗之人和胸襟开阔之士,喜欢用绘画来寄托自己的闲情逸致;有学之士和为官之人,也常常用画作来彰显他们非凡的功业。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2)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14. 对于如何才能创作出高妙画作,苏轼、王绂在文中表达了不同的见解。请分别概括。
        【答案】10. CEG    
        11. B 12. B    
        13. (1)与可画墨竹,起初并不看重自己的画。四面八方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脚踩着脚涌进他的家门。
        (2)而我也记载过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与可和我之间像这样亲密深厚没有隔阂的情谊。    
        14. 苏轼见解:①下笔前心中要先酝酿好所画之物的完整形象。②作画时要迅速运笔,捕捉心中的事物形象。
        王绂见解:①作画既要能师法自然,又要能融合自己内心的感悟。②作画者品性高雅、学识丰富,才能创作出珍贵的画作。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着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游”宾语是“谷中”,所以C处应该断开;
        “烧笋晚食”和“发函得诗”是两个独立的句子,陈述了两件事情,所以E处应该断开;
        “发函得诗”是“失笑喷饭满案”原因,两句话各自独立,所以G处应该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袜材当萃于子矣”和“人才荟萃”中“萃”为动词,意思是“聚集”;出类拔萃”中的“萃”为名词,意思是“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句意:这回袜子材料应当聚集到你那里了。/出类拔萃:比喻超过聚在一起的同类人或物,多用于形容才德超出众人之上的人。/人才荟萃:形容很多精英会集在一起。
        C.正确。庄重/夸耀。句意:不再注重谨严慎重。/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
        D.正确。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他将自己的画作《筼筜谷偃竹》和诗作《筼筜谷》都送给了好友苏轼”错,依据“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可知《筼筜谷》并非文与可所作,而是他曾经让苏轼作的。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贵重”,意动用法,“觉得……贵重”,可译为“看重、重视”;“四方之人持谦素而请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四方持谦素而请之人者”,意思是“四面八方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蹑”,踩。
        (2)“载”,记载、记录;“畴昔”,以前;“亲厚无间如此”,像这样亲密深厚没有隔阂的情谊。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苏轼见解。依据“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可知苏轼认为下笔前心中要先酝酿好所画之物的完整形象;依据“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可知苏轼认为作画时要迅速运笔,捕捉心中的事物形象。
        王绂见解。依据“凡此皆外师造化,未尝定为何法何法也!内得心源,不言得之某氏某氏也”,可知王绂认为作画既要能师法自然,又要能融合自己内心的感悟;依据“惟品高故寄托自远,由学富故挥洒不凡,画之足贵,有由然耳”,可知王绂认为作画者品性高雅、学识丰富,才能创作出珍贵的画作。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刚蹿起来,鹘就猛扑下去,稍有一点放松就错过去了。这是与可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与可画墨竹,起初并不看重自己的画。天下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脚踩着脚涌进他的家门。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跟我说:“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聚集到你那里了。”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道:“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我向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无言可对,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于是证实,回答他的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道:“苏公真善辩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拿它买田还乡养老了。”随之就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着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死于陈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晒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而我也记载下来过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像这样的亲密深厚、没有隔阂的情谊。
        材料二:
        高人旷士,用绘画来寄托自己的闲情逸致;读书人和当官的,也常常用画作来彰显他们非凡的功业。所有这些都是在外师法自然,不曾确定是什么模式什么流派!画作者在内获得感悟,不说来自某人某人。兴致到来,作画者的精神就超脱于沉浊之外,理趣便随之而得,风景和物体就会逼真形象了;兴致消逝,就注重它的精神而忽略它的形象,不再注重谨严慎重。也不曾用它来供人视听赏玩,作为自己谋得衣食住行的生计。只有品性高雅所以寄托的情趣自然留传更远,因为学识丰富所以挥洒自然,气度非凡,画作珍贵,是有原委的啊。



        相关文言文练习
        《晋书·景帝纪》《新唐书·萧铣传》
        《明史·金幼孜传》《明史·翁正春传》
        袁宗道《读渊明传》《隋书·史祥传》
        《明史·吴百朋传》《明史·沈纮传》
        《新唐书·崔涣传》《宋史·赵雄传》
        《宋书·臧质传》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元史·焦德裕传》《元史·林兴祖传》
        《清史稿·李天馥传》《明史·李东阳传》
        《于令仪不责盗》《明史·李充嗣传》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新唐书·毕诚传》
        《宋史·曾几传》《新唐书·李栖筠传》
        《周书·于翼传》《明史·陈以勤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