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邓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邓愈传
        邓愈,虹人。初名友德,太祖为赐名。父与元兵战死,众推愈领军事。愈年甫十六,每战必先登陷阵,军中咸服其勇。太祖起滁阳,愈自盱眙来归,授管军总管。
         愈为人简重慎密,不惮危苦,将军严,善抚降附。其徇安福也,部卒有虏掠者。判官潘枢入谒,面责之。愈惊起谢,趣下令掠民者斩,索军中所得子女尽出之。枢悉护遣还其家,民大悦。
        已而遇春克襄阳,以愈为湖广行省平章镇其地,赐以书曰:“尔戍襄阳,宜谨守法度。山寨来归者,兵民悉仍故籍,小校以下悉令屯种,且耕且战。尔所戍地邻扩廓①,若尔爱加于民,法行于军,则彼所部皆将慕义来归,如脱虎口就慈母。我赖尔如长城,尔其勉之!”愈披荆棘,立军府营屯,拊循招徠,威惠甚著。
            洪武元年,大军经略中原,愈为征戍将军,帅襄、汉兵取南阳以北未附州郡。遂克唐州,进攻南阳,败元兵于瓦店,逐北抵城下,遂克之,擒史国公等二十六人。隋、叶、舞阳、鲁山诸州县相继降。攻下牛心、光石、洪山诸山寨,均、房、金、商之地悉定。
        三年,以征虏左副副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西。扩廓屯车道岘,愈直抵其垒,立栅逼之,扩廓败走。分兵自临洮进克河州,招谕吐蕃诸酋长,宣慰何锁南普等皆纳印请降。追豫王至西黄河,抵黑松林,破斩其大将。河州以西朵甘、乌斯藏诸部悉归附。出甘肃西北数千里而还。论功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同参军国事,岁禄三千石,予世券。
        五年,辰、澧诸蛮作乱,以愈为征南将军,讨之。愈帅杨璟、黄彬出澧州,克四十八洞,又捕斩房州反者。六年,以右副将军从徐达巡西北边。十年,吐番川藏为梗,剽贡使,愈以征西将军偕副将军沐英讨之。分兵为三道,穷追至昆仑山,俘斩万计,获马牛羊十余万,留兵戍诸要害乃还。道病,至寿春卒,年四十一。追封宁河王,谥武顺。
        节选自《明史·邓愈传》)
        注:①扩廓:扩廓帖木儿,沈丘人。本姓王,字保保,是元平章察帖木儿的外甥。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年吐番/川藏为梗剽贡使/愈以征西将军偕副将军沐英讨之/分兵为三道/穷追至昆仑山/俘斩万计/获马牛羊十余万/留兵戍诸要害/乃还/
        B.十年/吐番川藏为梗/剽贡使/愈以征西将军偕副将军沐英讨之/分兵为三道/穷追至昆仑山/俘斩万计/获马牛羊十余万/留兵诸要害/乃还/
        C.十年/吐番川藏为梗/剽贡使愈以征西将军/偕副将军沐英讨之/分兵为三道/穷追至昆仑山/俘斩万计/获马牛羊十余万/留兵戍诸要害/乃还/
        D.十年吐番/川藏为梗/剽贡使愈以征西将军/偕副将军沐英讨之/分兵为三道/穷追至昆仑山/俘斩万计/获马牛羊十余万/留兵成诸要害/乃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祖:古代帝王的年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
        B.禄:古代官吏的俸给,又称禄米、禄位(借指官职)、禄食和俸禄。古代官吏的俸给曾经以米粮计算,所以有“岁禄三千石”的说法。
        C.世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
        D.谥:又叫“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或褒或贬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愈年少领军,不负众望。他刚满十六岁就领军,每次作战必先冲锋陷阵,军中将士全都佩服他的勇敢。
        B.邓愈为人简练稳重,谨慎细致。从来不害怕困难和危险,而且从来不包庇自己士兵的错误,有错就改。
        C.邓愈忠心耿耿,深受倚重。皇上对他恩威并用,并书信勉励:我把你当长城一般地依靠,你要尽力啊。
        D.邓愈屡屡征伐,功勋卓著。他平定辰、澄之乱,吐蕃川藏阻塞道路,抢劫贡使,他力而克之,死后谥号武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愈惊起谢,趣下令,掠民者斩,索军中所得子女尽出之。(5)
        2)大军经略中原,愈为征戍将军,帅襄、汉兵取南阳以北未附州郡。(5分)
         
         
        答案:
        10.B。
        11.A。年号应为庙号。
         
        12.C。“恩威并用”是邓愈对归降之人,不是皇上对邓愈。
         
        13(1)邓愈吃惊地起身谢罪,急忙下令,抢掠百姓的人被斩首,搜索军中所抢掠的百姓子女并全部交出。(关键词:斩(被动)、谢、趣各 1 分 大意 2 分)
         
        13(2)大军筹划治理中原,邓愈担任征戍将军,率领襄阳、汉阳军队攻取南阳以北还未归附的州郡。(关键词:经略、帅、附各 1 分,大意 2 分)
         
        译文:邓愈,虹县人。初名邓友德,太祖给他赐名。他的父亲与元兵作战而死,大家推举邓愈统领军事。邓愈年龄刚满十六,每次作战必先冲锋陷阵,军中将士全都佩服他的勇敢。朱元璋从滁阳起兵,邓愈从盱眙前来归附,被授为管军总管。邓愈为人简练而稳重、谨慎而细致,不害怕危险艰苦,治军严格,善于安抚投降、归附的人。他攻战安福时,部下士兵中出现了掳掠百姓的人。判官潘枢前来拜见,当面指责邓愈。邓愈吃惊地起身谢罪,急忙下令,抢掠百姓的人被斩首,搜索军中所抢掠的百姓子女并全部交出。潘枢将被掠百姓子女全部护送回家,百姓十分高兴。
        不久,常遇春攻克襄阳。朱元璋命令邓愈做湖广行省平章镇守此地,并赐信说:“你戍守襄阳,应当谨守法度。山寨中前来归附的人,所有士兵百姓仍然隶属原来的籍贯,小校以下全部命令他们屯种田地,边耕种边作战。你所戍守的地方与扩廓铁木儿相邻,如果你对百姓仁爱有加,在军中严于执法,那么扩廓所带将士都将仰慕道义来归附,就如同挣脱虎口,投靠慈母一样。我把你当长城一样地依靠,你要尽力啊。”邓愈披荆斩棘,设立军府营屯,招徕、安抚归附的人,对他们恩威并重。
         
        洪武元年,大军筹划治理中原,邓愈担任征戍将军,率领襄阳、汉阳军队攻取南阳以北还未归附的州郡。于是攻克唐州,进攻南阳,在瓦店打败元兵,向北追击,直抵城下,于是攻克南阳,擒获史国公等二十六人。隋、叶、舞阳、鲁山各州县相继投降。邓愈又率军攻下牛心、光石、洪山诸山寨,均、房、金、商之地全部被平定。
         
        洪武三年,邓愈凭借征虏左副副将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兵出定西。扩廓军驻扎在车道岘,邓愈直抵其堡垒,设立栅栏进行威逼,扩廓军队败逃。明军分兵从临洮进攻攻克河州,邓愈劝降吐蕃的各位酋长,宣慰何锁南普等地的官员都交出印章,请求投降。明军追击豫王至西黄河,追击斩杀敌军大将。河州以西朵甘、乌斯藏各部全部归附。明军兵出甘肃西北数千里而返。论功之时,邓愈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为卫国公,参与军国要事,年禄三千石,给予世袭凭证。
         
        洪武五年,辰州、澧州诸蛮叛乱,太祖让邓愈担任征南将军,率军征讨。邓愈率杨景、黄彬兵出澧州,攻克四十八洞,又捕斩房州反叛的人。洪武六年,邓愈凭借副将军身份跟随徐达巡察西北边境。洪武十年,吐蕃在川藏一带阻塞道路,抢劫贡使,邓愈以征西将军身份偕同副将军沐英前往征讨。分兵三路,穷追至昆仑山,俘斩敌人数以万计,俘获马牛羊十多万头,留军戍守各处要害,然后才班师回朝。邓愈在归途中生病,在寿春病逝,终年四十一岁。朝廷追封他为宁河王,赐谥号为武顺。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崔亮传》(二)《明史·叶伯巨传》
        《明史·西番诸卫》《明史·刘体乾传》(二)
        《明史·吕大器传》(二)《明史·费宏传》(四)
        《明史·李文忠传》《明史·刘球传》《明史纪事本末·麓川之役》
        《明史·徐光启传》(二)《嵩盟九日次井泉百户韵》《程本立传》
        《明史·黄孔昭传》《明史·王彰传》
        《明史·杨继宗传》(二)《明史·张居正传》(二)
        《明史·本纪九》《明史·开济传》
        《明史·俞大猷传》《明史·戚继光传》(四)
        《明史·马孟桢传》(二)《明史·马孟桢传》(一)
        《明史·金铉传》《明史·马永传》(二)
        《明史·万元吉传》《明史·李秉传》
        《明史·胡松传》《明史·周忱传》(二)
        《明史·徐九思传》《明史·王世贞传》(二)
        《明史·杨守陈传》《明史·林俊传》(二)
        《明史·熊概传》(三)《明史·太祖本纪》
        《明史·邹维琏传》《明史纪事本末·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
        《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明史·本纪九》《明史·周敬心传》
        《诈疾平叛》《明史·戚继光传》(三)
        《明史·刘熙祚传》《明史·金兴旺传》
        《明史·朱能传》《明史·李敏传》
        《明史·任礼传》《明史·俞谏传》
        《明史·魏骥传》(二)《明史·齐之鸾传》
        《明史·于谦传》(三)《明史·秦良玉传》(二)
        《明史·赵南星传》(二)《明史·翁大立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