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战国策·楚一·张仪为秦破从连横》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恒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
        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而大王不与秦,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①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韩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岂得无危哉?且夫约从者,聚群弱而攻至强也。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臣闻之∶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楚祸无及为已是故愿太王之熟计之也
        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夫恃弱国之救,而忘强秦之祸,此臣之所以为大王之患也。
        今秦之与楚也,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家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击。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故敝邑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之从车下风,须以决事。
        楚王曰∶楚国僻陋,托东海之上。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今上客幸教以明制,寡人闻之,敬以国从。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
        (节选自《战国策·楚一》,有删改)
        【注】①上地,地名,指韩国宜阳以北地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楚祸/无及为/已是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B.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楚祸/无及为已/是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C.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楚祸/无及为已/是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D.夫从/人者饰肃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楚祸/无及为/已是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虎贲”,周礼夏官有虎贲氏,至平帝更名虎贲郎,至唐始废。本文指勇士。
        B.“不格明矣”的“格”与《大学之道》中“致知在格物”的“格”均为“推究”之意。
        C.“社稷”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社稷”常代指国家或朝廷。
        D.“质”在文中是质子的意思,在古时被派往别国做人质的人,多为王子或诸侯之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仪为秦瓦解合纵联盟,组织连横阵线而游说楚王,开始即从地理位置、军事力量等方面陈说秦国国力的强大,为后面的成功游说打下坚实的基础。
        B.如果楚国不与秦国联合,秦国出兵杀将进来,占据宜阳,韩国的上地要道就被切断;韩国就只能攻占河东,据守成皋,最终必然投降秦国。
        C.假如秦兵攻击楚国,张仪通过楚国遭受“危难”和“待诸侯之救”的时间上的比较,指出依靠弱国的救援,远水不解近渴,劝说楚王要慎重考虑。
        D.张仪纵横捭阖的游说,成功地打动了楚王,楚王不仅感谢张仪,且派出使车百辆,以“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为礼物,与秦国结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4分)
        (2)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4分)
        14.张仪游说楚王时,采取“威逼”“离间”“.利诱”等策略,请结合文本内容举例说明。(3分)

         
        答案:
        10.C(3分)(无及,形容事态发展已没有挽回的余地。已,助词,通“矣”)
        11.B(3分)(B项“不格明矣”的“格”是“打,击”的意思,而“致知在格物”的“格”是“推究”的意思)
        12.B(3分)(B项“韩国就只能攻占河东”理解错误,应该是秦国进一步出兵河东,占据成皋)
        13.(1)(4分)(秦国)法令已经很严明,士兵不惧危难,以死为乐。国君严厉而又英明,将帅足智多谋而又勇武。
        (得分点∶既,已经;乐,意动用法;“以”相当于连词“而”;“知”通“智”,智慧;每点1分)
        (2)(4分)以弱国去进攻强国,不估量强敌而轻易交战,国家贫弱而又经常发动战争,这是接近于灭亡的危险的做法。
        (得分点料,估量骤,副词,屡次“此……也”,判断句每点1分,语句流畅1分)
        14.(3分)(1)威逼∶着重强调了秦国的强大,合纵国的弱小。(2)离间∶指出主张合纵联盟的人,只谈好处,不谈祸害。(3)利诱∶互质太子,结姻亲,献大邑,促成秦楚结盟。(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照抄原文不得分)


        参考译文
        张仪为秦国瓦解合纵联盟,组织连横阵线去游说楚王说:“秦国土地广阔,占有天下之半;武力强大,可与诸侯对抗;四境有险山阻隔,东边又绕着黄河,西边还有险要的屏障,国防巩固如同铁壁铜墙,还有战士百多万人,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堆积如山,法令严名,士卒赴汤蹈火,拼死战斗毫不畏惧,国君严历而又英明,将帅足智多谋而又勇武,假如秦国一旦出兵,夺得恒山的险隘就象卷席那样轻而易举。这样,就控制了诸侯要害之地,天下要顽抗的必然遭到灭亡。再说,搞合纵联盟的人,无异于驱赶群羊去进攻猛虎,弱羊敌不过猛虎,这是很明显的。现在大王不与猛虎友好,却与群羊为伍,我认为大王的主意完全错了。
        如今天下的强国,不是秦国,就是楚国;不是楚国就是秦国,两国不相上下,互相争夺,势不两立。如果大王不与秦国联合,秦国出兵杀将进来,占据宜阳,韩国的上党要道被切断;他们进而出兵河东,占据成皋,韩国必然投降秦国。韩国投降秦国,魏国也必然跟着归顺秦国。这样,秦国进攻楚国的西边,韩、魏又进攻楚国的北边,楚国怎能没有危险呢?况且那合纵联盟,只不过是联合了一群弱国,去进攻最强的秦国。以弱国去进攻强国,不估量强敌便轻易作战,致使国家贫弱而又经常发动战争,这是危险的做法,我听说:兵力不够,切勿挑战;粮食不足,切勿持久。那些主张合纵联盟的人,夸夸其谈,巧言辩说,赞扬人主的节操和品行,只谈好处,不谈祸害,一旦楚国大祸临头,就措手不及了,所以希望大家要深思熟虑。
        秦国西有巴、蜀用船运粮,自汶山起锚,并船而行,顺长江而下,到楚都有3000多里,用船运兵,一船载50人,和运3月粮食的运粮船同行,浮水而下,一日行300多里,路程虽长,却不费车马之劳,不到10天,就到达?关,与楚军对峙;?关为之惊动,因而自竟陵以东,只有守卫之力,黔中、巫郡都会不为大王所有了。秦国又出兵武关,向南进攻,则楚国的北部交通被切断,秦军攻楚,三月之内形势将十分危急,而楚国等诸侯的援军,要在半年之后才到,这将无济于事。依靠弱国的救援,忘记强秦迫在眉睫的祸患,这就是我为大王所担忧的。
        现在,秦、楚两国接壤,本来是友好的国家。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劝告,我可以让秦太子做楚国的人质,让楚太子做秦国的人质,让秦女做大王侍奉洒扫之妾,并献出万户大邑,作为大王的汤沐邑,从此秦、楚两国永结为兄弟之邦,互不侵犯,如果真是这样,我认为没有比这更有利于楚国的了。所以秦王派我出使贵国,呈献国书,敬侯您的决定。” 
        楚王说:“楚国地处穷乡僻壤,靠近东海之滨。我年幼无知,不懂得国家的长远大计。现在承蒙贵宾的英明教导,我完全接受您的高见,把国事委托给您,参加连横阵线。”于是他派出使车百辆,将骇鸡犀角、夜光宝璧献给了秦王。 




        相关文言文练习
        《战国策·秦策一·秦惠王谓寒泉子》《战国策·宜阳之役》
        《战国策·江乙恶昭奚恤》《战国策·秦策二·齐助楚攻秦》
        《战国策·楚策·苏秦为赵合从》《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二)
        《战国策·秦策二·秦武王谓甘茂曰》《战国策·秦策五》(二)
        《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出走》
        《战国策·魏策一·苏子为赵合从》《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齐破》
        《战国策·魏策一·陈轸为秦使于齐》《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二)
        《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
        《战国策·燕策一》(二)《战国策·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战国策·韩策二·韩傀相韩》《战国策·秦策五·四国为一,将以攻秦》
        《战国策·魏策三》《战国策·秦策五·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
        《战国策·秦策一》(二)《战国策·赵策二·武灵王平昼闲居》
        《战国策·燕策一》《战国策·中山策》
        《战国策·赵策二》《战国策·秦策一》
        《战国策·秦策五》《战国策·楚策》
        《战国策·秦策》《战国策·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
        《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二)《战国策·靖郭君将城薛》
        《战国策·韩策》《燕昭王招贤》
        《战国策》书录《战国策·西周策》
        《江乙对荆宣王》《田单将攻狄》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庄辛说楚襄王》
        《庄辛论幸臣》《战国策·秦策三》
        《战国策·燕策》《冯谖客孟尝君》
        《荆轲刺秦王》《人有卖骏马者》
        《战国策·赵策》《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