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祁阳县重修儒学记 [明] 李东阳
①古之论学者有三:其上为道德;其次则为事功;又其次则为文章。凡以为世道计者,虽其所施不同,然皆足以泽天下及后世。其弊也,则专事进取,不知其所以仕,乃或因而假之,既有所得,则委置不复顾。
②论学之政者亦三:其大则正伦理,厚风俗;其次或试其政事,或课其辞艺,皆有所成就。然必居之以馆舍,养之以廪禄,齐之以号令、条格,使有所系而悦其心。其弊也,则修节目而弃本根,或又茫然无所为,坐视其委靡颓坏而莫之救。人必圣贤,然后不待劝而为善,不待惩而不为恶。今学校遍天下,而圣贤不时出,则学之不修,岂非为政者之责哉!
③人必圣贤,然后不待劝而为善,不待惩而不为恶。今学校遍天下,而圣贤不时出,则学之不修,岂非为政者之责哉!
④泰和萧公,自南京主事为湖广按察司佥事,慨然以风纪为任。成化甲午,至永之祁阳,观其学舍敝陋。兹学也,□历百年于今矣。乃命知县吴君谦董其役,日月一匝而成。
⑤萧公乃临而观之,则告于郡属曰:“学之政,有废有兴,政有本末,施有先后,顺理者为善治,具举者为全功,尔诸君其黾勉倡励,使尔政与学俱新也!”众皆曰:“敢不夙夜惟公之命。”则又告于诸生曰:“士不患无名,患学之不成;不患不能学,患不知所以学耳。诸生归而求洗濯磨淬,入圣贤之域,庶几,尔业与兹学其俱新也。”众皆曰:“敢不夙夜惟公之命。”退则相与议曰:“惟公之嘉志伟绩,不可以无记。”遂为记之,俾刻于学宫,以诏后人。(选自《湖广通志·卷一百八》,有删节)
21.填入第④段方框处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而 B.盖 C.虽 D.夫
22.根据①②两段文意,完成以下表格。(3分)
|
三种追求境界 |
容易存在的弊端 |
古之学者 |
树立美好德行;
建立伟大功业;
留下经典文章。 |
努力寻求不朽境界,却不知如何用于为官之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学之政者 |
端正伦理、影响风俗;
(2) ;
考核文章写作和辞令。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茫然无所作为,萎靡不振,道德败坏。 |
23.分析第⑤段中两处画线句的作用。(4分)
24.分析本文写作的针对性。(3分)
答案: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21.(1分)B
22.(3分)(1)借此三者为己谋求官职,得官后却不闻不问(1分);(2)以政事试验为官才能(1分);(3)容易专注于细枝末节而忘却了修身根本之道(1分)。
23.(4分)第一处,表达了众生对于萧公认为从政之道在于有废有兴、有本有末、有先有后的认可(1分)第二处,表达了众生谨遵萧公认为读书之道在于学有所成、明白求学之因的教诲(1分)。突出了萧公对众生钻研儒学、踏实为政的期望(1分),连用两次回答(反复两次肯定回答),强调众生对萧公的崇敬之情(1分)。
24.(3分)作者针对当世为官的读书人为了名利而违背道德的现象,提出人必须先有圣贤之心,方能从事善道,自觉远离恶行的道理(1分),进而针对这一现象指出学校遍布却圣贤难出的根源在于从政者(1分)。并针对儒学学舍颓敝简陋的现状,借记叙泰和萧公重修儒学之事(1分),颂扬萧公以风纪为任、勉励众生遵循求学从政之道的崇高精神(1分)。(满3分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