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左传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
        (二)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乱易整,不武               武:威武B.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C.尔墓之木拱矣                 拱:合抱D.晋人御师必于崤   御师:设伏兵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吾其还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B.臣之壮也/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C.子亦有不利焉/余收尔骨焉D.夜缒而出/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C.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D.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在国家危难时,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恩怨,求见秦伯,可见其深明大义、以国家为重的爱国精神。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展现了其高超的论辩艺术。
        B.秦穆公得到杞子密报,为野心所驱使,失去了正确判断形势的能力,虽然蹇叔多方劝谏,他一点也听不进去,刚愎自用,自作主张而出师。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的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D.蹇叔在得知穆公偷袭计划后,劝说穆公放弃出征。劝谏见其深谋远虑,哭师见其忠愤满腔。送子“与师”时他指出秦师此行不败于郑而败于晋,可见其老谋深算。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13.烛之武从什么角度离间秦晋关系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
        8.A
        9.B
        10.D
        11.C
        12.①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②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扩张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③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
        13.两个角度:(1)晋曾经背信弃义,烛之武劝说秦伯要“以史为鉴”。
        (2)晋贪得无厌,野心勃勃,烛之武劝说秦伯要“防患未然”。
         
        参考译文:
        (一)
        九月甲午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二)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
        于是秦国军队东行。
         



        相关文言文练习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
        《新唐书·沈传师传》《左传·昭公十六年》
        欧阳修《泷冈阡表》《宋史·李继宣传》
        《明史·张曰韬传》《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宣公二年》《元史·阔里吉思传》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曹刿论战》(一)
        《明史·虞谦传》《明史·魏骥传》
        《宋史·陈咸传》《子罕说宝》
        《宋史·黄中传》《楚子之在蔡也》
        《左传·僖公四年》《吕氏春秋·知分》
        《子产为政》《宋史·吕祖俭传》
        《新唐书·刘昌传》《郑伯克段于鄢》(二)
        《元史·孛鲁传》《骊姬之乱》
        姚莹《汤海秋传》《汤海秋传》
        《宋书·王韶之传》《明史·赵时春传》
        《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二)
        《鲁宣公会晋侯、卫侯同盟于断道》《梁书·何胤传》
        《明史·宋仪望传》《明史·许论传》
        《南唐书·徐锴传》《楚子围宋》
        《北史·奚康生传》《宋史·黄伯思传》
        《旧唐书·张仁愿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