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范鏓,字平甫,其先江西乐平人,迁沈阳。鏓登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迁员外郎。嘉靖三年,伏阙争“大礼”,下狱廷杖。由户部郎中改长芦盐运司同知,迁河南知府。岁大饥,巡抚都御史潘埙驳诸请振文牒,候勘实乃发。鏓不待报,辄开仓振之,全活十余万。民争讴颂鏓,语闻禁中。帝为责埙匿灾状。埙归罪鏓以自解,被劾罢去,鏓名由此显。二十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鏓为人持重,有方略。既莅重镇,不上首功。一意练步骑,广储蓄,缮治关隘亭障,寇为远徙,俘归者五百人。上疏言边将各有常禄无给田之制自武定侯郭勋奏以军余开垦田园给将领委奸军为庄头害殊大宜给还军民任耕种便帝从其请。居数年,引疾归。起故官,抚河南。寻召为兵部右侍郎,转左。尚书王以旂出督三边,鏓署部事。顷之,奉诏总理边关厄隘。奏上经略潮河川、居庸关诸处事宜,请于古道门外蜂窝岭增墩台一为外屏,浚濠设桥,以防冲突;川西南两山对处,各设敌台,以控中流,分戍兵番直守要害。又言:“诸路缓急,以密云之分守为最。各关要害,以密云之迤西为最。宜敕抚镇督诸将领分各营士马,兼侧近按伏之兵,迭为战守。”兵部言:“军成久,恋土。猝移置,恐他变。莫若山海关增置能将一员,募军三千屯驻,听蓟、辽抚臣调度,援燕河。”余如鏓言,下守臣议。帝才鏓甚。会兵部尚书赵廷瑞罢,即命鏓入代。鏓以老辞,且言通变乏将顺之宜。帝怒,责鏓不恭,削其籍。时严嵩当国,而鏓本由徐阶荐,天下推为长者,惜其去,不以罪。然鏓罢,帝召翁万达,甫至以忧去,丁汝夔代之。明年,汝夔亦诛死。而鏓归久之乃卒。 (选自《明史·范鏓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疏言/边将各有常禄/无给田之制/自武定侯郭勋奏以军余开垦田园给将领委奸军为庄头/害殊大/宜给还军民/任耕种便/ B.上疏言/边将各有常禄/无给田之制/自武定侯郭勋奏以军余开垦田园给将领委奸军/为庄头害殊大/宜给还/军民任耕种便 C.上疏言/边将各有常禄/无给田之制/自武定侯郭勋奏以军余开垦田园给将领委奸军为庄头/害殊大/宜给还军民/任耕种便/ D.上疏言/边将各有常禄/无给田之制/自武定侯郭勋奏以军余开星田园给将领/委奸军/为庄头害殊大/宜给还/军民任耕种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部: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工程、交通、水利和土地等。 B.廷杖:明代皇帝惩处官员的一种酷刑。杖责朝臣于殿阶之下,以至有当廷被杖死者。 C.尚书: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代起是各部的最高职位。 D.山海关:也叫榆关,为明长城东部著名关口。形势险要,自古为交通咽喉和军事要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鏓当机立断,赈济灾民。任河南知府时适逢饥荒,他不等上司下令就果断开仓赈济灾民,救活十多万人,受到百姓称颂,消息传到宫中。 B.范鏓为人持重,颇有谋略。巡抚宁夏时,他不崇尚首功,而是一心操练军队,增加储备,修治关隘亭障,敌寇为此远迁,并放回五百俘虏。 C.范鏓总理边关,上疏建言。他奉诏总理边境关隘,就经营潮河川、居庸关等处的事宜以及密云分守之事提出一系列建议,受到兵部的认可。 D.范鏓辞官不就,触怒皇帝。皇帝认为他很有才能,命他代赵廷瑞任兵部尚书,他推辞年老,且说自己不善变通,不会将就,受到皇帝责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为责埙匿灾状,埙归罪鏓以自解,被効罢去,鏓名由此显。 (2)帝召翁万达,甫至以忧去,丁汝蘷代之。明年,汝蘷亦诛死。
答案: 10 .(3分)C(联系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理清人物、事件,结合表示人物、官职的关键词以及词语间的搭配关系等判断。标点如下:上疏言:“边将各有常禄,无给田之制。自武定侯郭勋奏以军余幵垦田园给将领,委奸军为庄头,害殊大。宜给还军民,任耕种便。”) 11.(3 分)A (土地归户部掌管。) 12.(3 分)C(“受到兵部的认可”不正确。对于范鏓所提密云分守之事的建议,兵部并未认可。“余如鏓言,下守臣议”,即其余的照范鏓所说的办,交由守臣讨论。) 13.(10分) (1)皇帝为此斥责潘埙隐瞒灾情,潘埙把罪行推给范鏓来为自己辩解,被弹劾罢免,范鏓名声从此显扬。(句意通顺2分,“匿”“解”“显”各1分。) (2) 皇帝召用翁万达,刚到就因丧事离职,丁汝夔代替他。第二年,汝夔也被杀。【句意通顺2分,“甫”“忧”“诛(被动)”各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