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尉缭子·兵教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尉缭子
        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威加天下。有十二焉:一曰连刑,谓同罪保伍也;二曰地禁,谓禁止行道,以网外奸也;三曰全军,谓甲首相附,三五相同,以结其联也;四曰开塞,谓分地以限,各死其职而坚守也;五曰分限,谓左右相禁,前后相待,垣车为固,以逆以止也;六曰号别,谓前列务进,以别其后者,不得争先登不次也;七曰五章,谓彰明行列,始卒不乱也;八曰全曲,谓曲折相从,皆有分部也;九曰金鼓,谓兴有功,致有德也;十曰陈车,谓接连前矛,马冒其目也;十一曰死士,谓众军之中有材力者,乘于战车,前后纵横,出奇制敌也;十二曰力卒,谓经旗全曲,不麾不动也。此十二者教成,犯令不舍。兵弱能强之,主卑能尊之,令弊能起之,民流能亲之,人众能治之,地大能守之。国车不出于阃,组甲不出于橐,而威服天下矣。
        兵有五致:为将忘家,逾垠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急胜为下。百人被刃,陷行乱陈;千人被刃,擒敌杀将;万人被刃,横行天下。
        武王问太公望曰:“吾欲少间而极用人之要。”望对曰:“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者死。”
        伐国必因其变。示之财以观其穷,示之弊以观其病,上乖者下离,若此之类,是伐之因也。
        凡兴师,必审内外之权,以计其去。兵有备阙,粮食有余不足,校所出入之路,然后兴师伐乱,必能入之。
        地大而城小者,必先收其地;城大而地窄者,必先攻其城;地广而人寡者,则绝其阨;地狭而人众者,则筑大堙以临之。无丧其利,无夺其时,宽其政,夷其业,救其弊,则足施天下。
        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自伍而两,自两而师,不一其令。率俾民心不定,徒尚骄侈,谋患辨讼,吏究其事,累且败也。日暮路远,还有挫气;师老将贪,争掠易败。
        凡将轻、垒卑、众动,可攻也。将重、垒高、众惧,可围也。凡围,必开其小利,使渐夷弱,则节吝有不食者矣。众夜击者,惊也;众避事者,离也;待人之救,期战而蹙,皆心失而伤气也。伤气败军,曲谋败国。
        (选文摘自《兵教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者死。
        B.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者死。
        C.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死。
        D.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逾垠,逾垠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越境,亦作“踰垠”,犹越境。
        B.备阙,指足备于缺少,又指备其所缺以补之也。
        C.大堙,指土地,古代攻城时,积土为山,然后登堙以观敌情。
        D.夷弱,意思是削弱,本词中夷是创伤的意思,弱是弱小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中人君有十二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即可有此效果:人口众多而庞杂的也可以治理好,土地广大的可以守得住,不必出兵打仗,也能威服天下。
        B.本文中对军队有五条要求:受命为将要忘掉家庭,出国作战要忘掉父母,临阵杀敌要忘掉自己,只有抱必死的决心,才可以求得生存,急于求胜,是不好的。
        C.本文中凡是敌人将帅轻浮、营垒低矮、军心动摇的,就可以进攻它。将帅稳重、营垒高大、军心恐惧的,可以围困它。
        D.本文中兴兵作战,不一定研究敌我形势的变化,只要计划军队行动。敌我战备程度,粮食多少,比较双方进出道路远近险易,然后出兵进攻,很大程度上可以顺利攻入敌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威加天下。
        (2)地大而城小者,必先收其地;城大而地窄者,必先攻其城。
        14.结合选文,请你简要谈一谈本文中治国作战的启示。(3分)


          
        答案:
        10.B
        11.C
        12.D
        13.(1)我听说人君掌握了必胜的方法,就能兼并广大的土地,实行统一的制度,从而威震天下
        (2)土地广阔而人口少的,就要控制它的枢纽要害,城市狭小而人口稠密的,就构筑土山攻城。
        14.实行统一的制度,对军队要求提高,善用人;必须详细研究敌我形势的变化,以计划军队的行动;有明智的攻击选择,如选择将军轻浮、军心动摇、国家不稳的。

        【参考译文】
        我听说人君掌握了必胜的方法,就能兼并广大的土地,实行统一的制度,从而威震天下。其方法有十二条:一是“连刑”,即一个犯罪,全伍连坐;二是“地禁”,即是管制交通,以防止奸细;三是“全车”,就是说战车上的甲士和随车步卒都要在车长统一指挥下,协调一致地行动;四是“开塞”,即划分防区,各自尽忠职责以行坚守;五是“分限”,即营阵左右相互警卫,前后相互照顾,环列战车,形成坚固营垒,用以抗拒敌人和保障宿营安全;六是“号别”,即前列部队进战时,与后列界限分明,后列不得抢先突进,以免次序紊乱;七是“五章”,即用五种颜色的标记以区别行列;保持部队始终不乱;八是“全曲”,即各部队在行动中互相连系,保持自己在战斗队形中的关系位置;九是“金鼓”,即激励将士杀敌主功,为国牺牲;十是“阵车”,即驻止时用战车前后连结成阵,遮蔽马的双目以免惊驰;寸一是“死士”,即从各军中选拔有才而能勇敢的人,乘着战车,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地出奇制胜;十二是“力卒”,即选用才力超群的人掌管军旗,指挥部队,没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动。按照以上十二条进行教育后,有效逼犯教令的决不宽容。这样,军队战斗力弱的可以增强,君主威望不高的可以提高,法令废弛的可以整顿,人民流散的可以归附,人口众多而庞杂的也可以治理好,土地广大的可以守得住,不必出兵打仗,也能威服天下。
        对军队有五条要求:受命为将要忘掉家庭,出国作战要忘掉父母,临阵杀敌要忘掉自己,只有抱必死的决心,才可以求得生存,急于求胜,是不好的。百人死战,就可以摧破敌阵。千人死战,就可以擒敌杀将。万人死战,犹可以横行天下。
        周武王问太公望说:“我想用点时间来研究一下用人的要领。”
        太公望说:“奖励好人好事,要象高山那样的坚定不秽,惩罚坏人坏事,要象溪水那样的通行无阻。执行赏罚最重要的是不发生差错,其次是有了差错及时纠正,这就不合使人背后议论了。凡是有罪当罚而请求不罚的处死,有功当贫而请求木常的处死。讨伐别的国家,必须利用它国内的变乱。观察它的财政情况,看它是否穷困,观察它国内的弊端,看它有何危机,看它上层是否专横暴戾,下层是否离心离德,有了这些情况就是有了可以讨我伐的因素。”
        兴兵作战,必须详细研究敌我形势的变化,以计划军队的行动。敌我战备的程度,粮食的多少,比较双方进出道路的远近险易,然后出兵进攻,必能顺利攻入敌境。敌人地大而城小,必先占领广阔的’土地。城大而地窄,必先攻占它的城市。
        土地广阔而人口少的,就要控制它的枢纽要害,城市狭小而人口稠密的,就构筑土山攻城。对敌国不要损害其民众的利益,不要耽误民众的耕种,废除苛刻的法令,安定人民的生活,拯救民众的疾苦,这就是施恩于天下了。
        现今各国互相攻伐,往往仗恃强大,攻击施行德政的国家。军队从“伍”到“两”,从“两”到“师”,命令不统一,军心不安定。崇尚骄奢,惹事生非,官吏忙于处理这些事情,徒劳精力,招致战败。成功无望,还师罢军,挫伤士气,久战疲惫,将帅贪功,士卒劫掠,这就很容易被战败了。
        凡是敌人将帅轻浮、营垒低矮、军心动摇的,就可以进攻它。将帅稳重、营垒高大、军心恐惧的,可以围困它。围困敌人,必须给它展示一线希望,使它斗志逐渐削弱,时间一久,即使敌人节约粮食,也会陷于饥饿了。敌方士兵夜间自相攻击,是军队惊恐不安的表现。士兵不听指挥,是上下离心离德的表现。等待别国救援,会战前局促不安的,是信心丧失,士气沮丧的表现。士气沮丧,军队就会失败;谋略错误,国家就会败亡。 


        相关文言文练习
        《三国志·高柔传》《三国志·魏书·陈矫传》
        《清史稿·陶元淳》《后汉书·何敞传》
        吴敏树《月夜泛舟记》《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宋史·苏轼列传》《送李愿归盘谷序》
        《史记·管晏列传》(二)《史记·刺客列传·聂政》
        苏辙《藏书室记》《稗史集传·陈谦》
        《梅花岭记》《明史·王宪传》
        《尉缭子·武议·第八》《寡人之于国也》
        《旧唐书·颜杲卿传》《君子之自行也》
        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苏轼《日喻》
        《荆溪集》序《送李材叔知柳州》
        《晋书·周访传》《明史·归有光传》
        《宋史·黄庭坚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