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六朝通鉴博议·武帝永初三年,魏主闻高祖殂》原文及翻译

六朝通鉴博议
原文
    武帝永初三年,魏主闻高祖殂,议发兵取洛阳、虎牢、滑台。十月,魏军将发,公卿集议于监国之前。崔浩曰:“南人长于守城,昔苻氏攻襄阳,经年不拔,今以大兵坐攻小城,若不时克,挫伤军势,此危道也。不如分兵略地,至淮为限,列置守宰,收敛租谷,则洛阳、滑台、虎牢为囿中之物,何忧其不获也?”公孙表固请攻城,魏主从之。
    臣焘曰:“兵以势攻以气守浩之言未知攻守之妙彼徒见苻氏之不能克襄阳以为南人长于守城野战则不足惮。而不知六朝之宠物犬际,谢玄之所用以定三魏,宋武之所用以平齐,秦陈庆之所用以取三十二城,卒至洛阳者,皆江南之人也。安可谓之不长于攻?特永初之际,王康以将懦,攻则辄败,故圏其卒以守尔。使有贤将,能作吴楚剽悍之气,又安往而不得志?故弱敌而不戒,祸莫甚焉!使江南而有人则崔浩之言岂不为魏氏之深祸!”
    初,晋民南迁,以扬州为京畿,谷帛所资皆出焉,以荆、江为重镇,甲兵所聚尽在焉,常使大将居之。三州户口居江南之半,武帝恶其强大,故欲分之。乃分扬州、浙东五郡置东扬州,治会稽。分荆、湘、江、豫州之八郡置郢州,治江夏。既而荆、扬因此虚耗。
    臣焘曰:“治国如治身,心肠四体,将养调治,缓急各自有序。人失其序,则疾生之;国失其序,则乱生之。晋氏南迁,以扬州为腹心,荆、江为臂肘。积货财,聚甲兵使之常重,势当然也。当无事之时,使强藩悍将内有所畏;当有事之际,使腹心股肱外有所恃,此实经久不易之道。而刘氏父子偷目前之利,破长久之规。文帝虚内事外,而江州之文武罢;武帝强支弱干,而荆扬之势分。其后明帝之乱,会稽遂为贼境,而朝廷所保,仅百余年。齐之末,萧氏弟兄亦欲联郢雍以图天下。虚心腹,肥支体,遂为后世深患,可不戒夫!
(选自《六朝通鉴博议卷七》,有删改)


译文
    武帝永初三年,魏主听说南朝梁高祖驾崩,商议发兵攻取洛阳、虎牢、滑台。永初三年十月,魏军将开拔的时候,公卿大臣在监国之前集会商议。崔浩说:“南人擅长守城,当年苻坚攻打襄阳,经过一年都没有攻下,如今用这么多的军队围困攻打小城,若不能按时拿下,就会挫伤军势,这是让国家陷入危局的方式呀。不如把部队分成几支掠夺南人的土地,以淮水边为界限,设置地方官员,征收地租和粮食,那么洛阳、滑台、虎牢就成为我们猎场中的东西了,有什么担忧拿不下这些城池呢?”公孙表坚决请求攻打城池,魏主听从了他。
    臣焘曰:“用兵打仗是凭借气势,进攻借助士气来坚守的。崔浩的说法并不懂得攻守之真味。他只看到苻坚不能攻下襄阳就认为南人擅长守城,野战方面不足畏惧。他不知道六朝的时候,谢玄用来平定三魏,宋武用来平定齐国齐,秦陈庆用来攻取三十二座城池,最终攻至洛阳的,借助的都是江南的士卒。怎能认为南人不擅长野战进攻?只不过永初年间,王康因为将领懦弱,进攻就往往失败,所以圈养他的士卒让他们守城。如果南人有贤能的将领,能够振作南方士卒彪悍勇猛的士气,又征战哪里不能胜利攻占呢?所以把敌人看轻却不知道引以为戒,灾祸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如果江南有人才,那么崔浩的建言不就是北魏深重的灾难吗!”
    先前,晋朝百姓向南迁徙,因为扬州是京畿重地,天下赋税都由此出产,于是就把荆州、江州作为重镇,采购战甲征发士卒都在这些地方,朝廷经常派遣大将管理。三州人口占江南一半,宋武帝不喜欢三州的强大,因此想要分割它们。于是就分扬州、浙东五郡设置东扬州,治所在会稽。分荆、湘、江、豫州八郡设置郢州,治所在江夏。这样不久荆州扬州因此而实力削弱了。
    臣焘曰:“治理国家如同调养身体,心肠四肢,将养调治,缓急各自有顺序。人调养身体如果不按照这个顺序,就会生病;治理国家不按照顺序,就会生出祸乱。西晋南迁,把扬州作为腹心,荆州、江州作为左膀右臂。积蓄货财,屯聚甲兵让这些地方之经常重要,是形势本来就这样呀。在天下太平无事的时候,荆州等地让强大的外藩与剽勇的将领对内有所畏惧;在天下动荡不安的时候,扬州、荆州、江州能够让亲近忠诚与办事得力的臣子在外有所依侍。这的确是能够长久不会改变的办法呀。但是刘氏父子苟得眼前小利,打破长久的规矩。宋文帝使朝内空虚来侍奉外邦,于是江州之文武之事完全废止;宋武帝让肢体强大主干被削弱,于是荆州、扬州的优势被分割。在此之后宋明帝时期的乱局,会稽于是就成为贼境,而朝廷所能延续到时日,仅仅百余年。齐朝末年,萧氏弟兄也想要联和郢州与雍州来图谋天下。使自己腹心之地虚弱,使外邦强大,于是就成为后世深重的灾患,难道不引以为戒吗!(选自《六朝通鉴博议卷七》,有删改)


相关练习:
《六朝通鉴博议·武帝永初三年,魏主闻高祖殂》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庄子·山木》原文及翻译
苏轼《书黄筌画雀》原文及翻译
苏轼《书戴嵩画牛》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原文及翻译
《说苑·臣术》原文及翻译
《霁月楼记》原文及翻译
《皇清追赠太仆寺卿衔江西吉安府知府曾君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原文及翻译
《谢安怜翁》原文及翻译
《周亚夫直谏》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欧率更帖》原文及翻译
张裕钊《重修南官县学记》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邢云飞》原文及翻译
吴省钦《得树轩记》原文及翻译
《说苑·建本》原文及翻译
吴兢《唐太宗吞蝗》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务农》原文及翻译
《明史·欧阳一敬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钱惟演传》原文及翻译
苏轼《黠鼠赋》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览·慎大》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魏书·赵俨传》原文及翻译(二)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