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
原文
    章邯已破项梁,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大破之。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张耳与赵王歇走入钜鹿城,王离围之。章邯军钜鹿南棘原。赵数请救于楚。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怀王遣沛公西入关。秦二世三年冬十月,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秦围赵急,宜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令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敞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义。”十一月,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籍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羽为上将军。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军救钜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侯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 



译文
    章邯已经击败了项梁,认为楚地的兵事不值得忧虑,于是渡过黄河,向北进击赵国,大败赵军。(章邯)率军抵达邯郸,将城中百姓都迁徙到黄河以北,铲平了邯郸的城郭。张耳与赵王歇逃入钜鹿城,(秦将)王离包围了钜鹿。章邯驻军在钜鹿之南的棘原。赵王多次向楚王求救。楚王召见宋义,与他商议事情,非常高兴,于是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领兵救援赵国。各路军队的将领都交付宋义管辖,他的名号是“卿子冠军”。怀王(又)派遣沛公向西进入函谷关。秦二世三年冬天十月,宋义率军到达安阳,停留四十六日不进军。项羽说:“秦军围困赵军,形势紧急,应该迅速率军渡过黄河,楚军在外进攻秦军,赵军在内接应楚军,打败秦军就是必然的了!”宋义说:“不对。咬牛的牛虻是不能制服虱子的(喻钜鹿城小而坚,奏军不能马上攻破它)如令秦军进攻赵军,打胜了军队就会疲惫,我们可乘秦军疲惫之机(发起进攻);打败了,那么我们就可率军擂鼓西进,一定能攻下奏国。因此不如先让奏、赵两军相斗。身披铠甲、手执锐利的武器(冲锋陷阵),我不如您;坐在军帐内策划军事方略,您不如我。”十一月,项羽早晨进见上将军宋义,就在营帐中斩了宋义的头,出帐后下令军中说:“宋义与齐国合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了他!”这时,诸将都因恐惧而屈服,没有谁敢反抗。(他们)都说:“首先拥立楚王的,就是将军家中的人。现在将军又诛除了叛乱之人。”于是共同推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派桓楚向(楚)怀王报告情况。怀王于是让项羽担任上将军。项羽既已杀掉卿子冠军,威震楚国。于是他派遣当阳君(英布)、蒲将军领兵二万北渡黄河,援救钜鹿。战事稍稍有利,就截断章邯所修的甬道,王离的军队(因而)粮食短缺。项羽于是率领全军渡过黄河,凿沉所有船只,打破锅甑,烧毁营舍,只携带三天的粮食,以此表示军队必将决一死战,毫无退还之意。于是楚军一到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交战,经过九次交锋,大败秦军,章邯率军撤退。诸侯的军队这才敢进击秦军,于是杀掉(秦将)苏角,俘虏王离。这时,楚兵的威势盖过了各路诸侯军队,救援钜鹿的(诸侯)军队有十余座营垒,没有谁敢发兵出击。等到楚军进攻秦军,诸侯的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望。楚军战士无一不是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诸侯军队人人都惴栗恐惧。于是打败秦军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诸侯将领进入辕门,没有一人不是跪着前行。没有谁敢仰视(项羽)。项羽从此才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他统率。 



相关练习:
《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相关文言文
《通鉴纪事本末·陈敏之叛》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窦氏专恣》原文及翻译
《兴元元年,朱泚更国号曰汉自称汉元天皇》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江左经略中原》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魏平辽东》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西》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江淮》原文及翻译
《冬十月,宋金刚进攻浍州,陷之,军势甚锐》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隋灭陈》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武宗平泽潞》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诸将之叛》原文及翻译
《圣历二年,太后春秋高,虑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杨坚簒周》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陇蜀》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突厥》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武韦之祸》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时左卫将军陈光请伐赵》原文及翻译
《二月,上御丹凤门楼,赦天下》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傅太后从弟右将军喜》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南夷》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突厥朝隋》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公孙瓒传》原文及翻译
《贞观十三年,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原文及翻译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石勒寇河朔》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图恢复》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魏伐匈奴》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临菑人主父偃上书》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东》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梁氏亡乱》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刘渊据平阳》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明帝奢靡》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梁孝王骄纵》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