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梁书·萧秀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
原文
    萧秀,字彦达。秀既长,美风仪,性方静。虽左右近侍,非正衣冠不见也,由是亲友及家人咸敬焉。永元中,高祖以秀为南东海太守,镇京口。京口自崔慧景作乱,累被兵革,民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值年饥,以私财赡百姓,所济活甚多。 
    六年,出为使持节。将发,主者求坚船以为斋舫。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乃教所由,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既而遭风,斋舫遂破。及至州,闻前刺史取征士陶潜曾孙为里司。秀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世!”即日辟为西曹。时盛夏水泛长,津梁断绝,外司请依旧人僦度,收其价直。秀教曰:“刺史不德,水潦为患,可利之乎!给船而已。” 
    七年,遭慈母陈太妃忧,诏起视事。寻迁都督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是岁,魏悬瓠城民反,杀豫州刺史司马悦,引司州刺史马仙琕,仙琕签荆州求应赴。众威谓宜待台报,秀即遣兵赴之。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及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使长史萧琛简府州贫老单丁吏,一日散遣五百余人,百姓甚悦。 
    十三年,复出为郢州刺史。郢州当涂为剧地,百姓贫,至以妇人供役,其弊如此。秀至镇,务安之。主者或求召吏。秀曰:“不识救弊之术;此州凋残,不可扰也。”于是务存约己,省去游费,百姓安堵,境内晏然。每冬月,常作襦裤以赐冻者。 
    秀有容观,每朝,百僚属目。性仁恕,喜慍不形于色。左右尝以石掷杀所养鹄,斋帅请治其罪。秀曰:“吾岂以鸟伤人。”在京师,旦临公事,厨人进食,误而覆之,去而登车,竟朝不饭,亦不之诮也。精意术学,搜集经记,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 
(节选自《梁书·萧秀传》)


译文
    萧秀,字彦达。萧秀长大后,风度优美,性情正直恬静。即使是左右的侍从,衣帽不端正就不相见,因此亲友和家中的人都尊敬他。永元年间,高祖任命萧秀为南东海太守,镇守京口。京口自从崔慧景作乱。接连遭遇战事,民户流徙四散,萧秀招集安抚,大行恩惠。又遇上年成饥荒,用私人财产救助百姓,救济活命的人很多。 
    六年,萧秀外出担任使持节。将要出发,主管者请求用坚固的船来运载斋库财物。萧秀说:“我哪里爱惜财物而不爱惜士兵。”于是下令安排,把坚固的船配备给参谋僚属,下等的船运载斋库财物。不久遇到大风,装运财物的船就破了。等到了达州。听说先前的刺史聘用征士陶潜的曾孙为里司。萧秀叹息说:“陶潜的德行,哪可不延及后代!”当日任用他为西曹。当时盛夏江水暴涨,渡口桥梁断绝,主管部门请求依旧交税渡过,收取钱币。萧秀下令说:“刺史没有德行,水积为患,能以这谋利益吗!给予船只而已。” 
    七年,遇养母陈太妃逝世,诏令萧秀复出任职。不久调任都督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这年,魏国悬瓠城的民众反叛,杀死豫州刺史司马悦。招引司州刺史马仙琕,马仙琕送文书给荆州请求接应奔赴。众人都以为应等待朝廷答复,萧秀却当即派兵士奔赴。派遣防阁文炽率领军队讨伐他们,焚烧树林,绝断小路,蛮人失去险阻,一年后长江道路平静,于是州境内盗贼断绝。等到沮水暴涨,损坏了不少民众田地,萧秀用二万斛谷物救济他们。派长史萧琛挑选出州府中贫困年老和独子做小官服差役的,一日中放回五百多人,百姓十分喜悦。 
    十三年,萧秀又外出任郢州刺史。郢州靠路边的地方是难治理之处,百姓贫苦,以致用妇人服役,弊端竟然如此严重。萧秀到达镇所,专意安定他们。主管的人有的请求召集吏员。萧秀说:“不懂得拯救弊端的法术;这个州凋敝残破,不可骚扰。”于是致力节省,约束自己,省除游玩费用,百姓平安,境内宁静。每年冬天,还常缝制短袄、套裤来赐给挨冻的人。 
    萧秀有风度,每次朝见,百官注目。性格仁慈宽怒,喜怒不显现在脸色上。左右的人曾用石头投掷砸死了他所豢养的天鹅,斋帅请求治砸死者的罪。萧秀说:“我哪能因为鸟而伤害人。”在京城,早晨要去办公。厨师送来食物,失误而打翻了,(萧秀)离开后登车去朝堂,整个上午没吃饭,也不责备厨师。他精心留意学术,搜集经书杂记,招引学者平原人刘孝标,让他撰写《类苑》。书尚未完成,就已经在世间流传。 

相关练习:
《梁书·萧秀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吕僧珍不仗势》原文及翻译
《梁书·朱异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韦睿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陈庆之传》原文及翻译
《吕僧珍为官》原文及翻译
《梁书·王珍国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萧颖达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萧昱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康绚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孝行》原文及翻译
《梁书·王志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沈约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冯道根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萧恢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到洽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柳忱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江淹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刘峻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萧伟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周舍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乐蔼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阮孝绪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傅昭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王锡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何敬容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张文蔚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浔阳王大心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羊侃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儒林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萧渊藻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子云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良吏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王僧辩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张充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袁昂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裴子野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王僧孺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王瞻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何胤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贺琛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明山宾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谢举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谢胐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王亮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范述曾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吉翂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柳庆远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夏侯详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桥玄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韦放传》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