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纪事本末·景帝登极守御》原文及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
原文:
英宗正统十四年秋八月,上北狩,太后诏立皇长子为皇太子,时年二岁,命郕王辅之。郕王临午门,言官大臣次第宣读弹劾王振启章。王起入,众随拥入。有令旨籍没振,遣指挥马顺往。众曰:“顺,振党也。宜遣都御史陈镒。”时太监金英传旨,令百官退。众欲殴英,英脱身入。马顺从旁叱百官去众争殴之立毙顺众又索振党内使毛王二人亦击杀之曳三尸陈东安门军士犹争击不已。于是众竞喧哗,班行杂乱,无复朝仪。百官既殴杀顺,益恟惧不自安。王亦屡起,欲退还宫。兵部侍郎于谦直前揽王衣,曰:“殿下止。振罪首,不籍无以泄众愤。且群臣心为社稷耳,无他。”王从之,众拜谢出。是日,事起仓卒,赖谦镇定。谦排众翊王入,袍袖为裂。既出,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而叹曰:“朝廷正藉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太后命以于谦为兵部尚书。二十九日,太后遣金英传旨:“皇太子幼冲,郕王宜早正大位,以安国家。”郕王即皇帝位,遥尊上为太上皇。
十月,也先以送上皇还京为名,与其汗脱脱不花寇紫荆关,京师戒严。朝野汹汹,人无固志。侍讲徐呈请幸南京。于谦上疏抗言,固守之议始决。谦闻寇迫关,思各处刍粟数万计,恐为敌资,急遣使焚之,然后奏闻。或请姑待报,谦曰:“寇在目前,若少缓,彼将据之,适以赍盗粮耳!独不见宋牟驼岗①事乎?”众皆是之。
己卯,也先长驱至京城西北关外。时众论战守不一,主将石亨欲尽闭九门,坚壁以避贼锋。谦曰不可。乃率先士卒,躬擐甲胄,出营德胜门,以示必死。泣以忠义谕三军,人人感奋,勇气百倍。十一月,以寇退,加于谦少保,总督军务。谦固辞,不许。有颂谦功者,辄谢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今但不城下盟,何功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景帝登极守御》)
【注】①牟驼岗也称“毛驼岗”,北宋皇家养马场。靖康元年,金将完颜宗翰率军攻开封,驻军于毛驼岗,养马场内万余马匹尽归金人。第二年冬,开封城破,赵宋王朝灭亡,毛驼岗逐渐荒废。
译文: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秋天八月,皇上被掳到北方,太后下诏立皇长子为皇太子,皇太子当时年仅两岁,太后命令郕王辅佐他。郕王来到午门,言官和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宣读弹劾王振的奏章。郕王起身入宫,众人跟随一拥而入。有诏令登记并没收王振的家产,派指挥使马顺前往。众人说:“马顺是王振的党羽。应该派都御史陈镒。”当时太监金英传旨,命令百官退下。众人想殴打金英,金英脱身入宫。马顺从旁边呵斥百官想让他们离开,众人争相殴打马顺,立即打死了他。众人又搜索王振党羽内使毛、王两人,也打死了他们。众人拖着三具尸体摆在东安门,军士们还争相不断地击打尸体。这种情况下众声喧哗,朝班的行列杂乱无序,朝堂的礼仪荡然无存。百官打死马顺后,更加惊恐不安。郕王也多次起身,想退朝回宫。兵部侍郎于谦直接上前拉住郕王的衣服,说:“殿下快停下。王振是罪魁祸首,不抄家无法发泄众人的愤怒。况且群臣一心为社稷罢了,没别的。”郕王听从他的意见,众人拜谢然后离开。这天,事发突然,全赖于谦镇住而安定下来。于谦推开众人护卫郕王入宫,袍子的袖管都被撕裂了。出来之后,吏部尚书王直拉着于谦的手感叹说:“朝廷正倚仗您啊!今天就算有一百个王直,又能做什么呢!”太后命令让于谦担任兵部尚书。八月二十九日,太后派金英传旨:“皇太子年幼,郕王应早日登基,来使国家安定。”郕王登上皇位,远远地尊称英宗为太上皇。
十月,也先以护送太上皇回京为名,与他的部族首领脱脱不花进犯紫荆关,京城戒严。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没有固守的决心。侍讲徐呈奏请逃往南京。于谦上奏直言反对,固守京城的决议才定下来。于谦听闻敌寇逼近关隘,考虑到各地粮草数以万计,担心会成为敌人的物资,急忙派人烧掉,然后上报朝廷。有人请求姑且先等待朝廷回复,于谦说:“敌人近在眼前,如果稍微慢点,他们就会据为己有,恰好把粮食送给盗贼罢了!难道没见过宋代牟驼岗的先例吗?”众人都认为他说得对。
己卯日,也先大军长驱直入,到达京城西北关外。当时众人议论是战是守,意见不统一,主将石亨想要全部关闭九座城门,加固城墙和堡垒来避敌锋芒。于谦不同意。于谦于是身先士卒,亲自穿戴盔甲,出军营到德胜门,来显示必死的决心。于谦哭着把忠义之道告诉给三军将士,人人感动振奋,士气大涨。十一月,因为敌人退兵,加封于谦为少保,总管军队事务。于谦坚决推辞,不被允许。有人歌颂于谦功劳,于谦总是辞谢说:“敌军四面逼近,形势危急,这是卿大夫的耻辱。(形容外敌侵迫,国家多难。语出《礼记·曲礼上》)如今只不过是没有被迫签订城下之盟罢了,哪来的功劳呢?”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