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虞诩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
原文: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母终,服阂,辟太尉李府,拜郎中。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诩曰:“得朝歌何衰!”诩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下。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迁怀令。后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诩始到郡,户裁盈万,及绥聚荒余,招还流散,二三年间,遂增至四万余户。盐米丰贱,十倍于前。永建元年,代陈禅为司隶校尉。数月间,奏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百官侧目,号为苛刻。三府劾奏诩盛夏多拘系无辜,为吏人患。诩上书自讼曰:“法禁者俗之堤防,刑罚者人之衔辔。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臣将从史鱼死,即以尸谏
耳。”顺帝省其章,乃为免司空陶敦。诩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戚,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而刚正之性,终老不屈。永和初,迁尚书令,以公事去官。朝廷思其忠,复征之,会卒。临终,谓其子恭曰:“吾事君直道,行已无愧,所悔者为朝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何能不有冤者。”
节选自《后汉书》
译文: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虞诩十二岁时,便能通晓《尚书>。他早年丧父,孝养祖母。县里推选他为顺孙,国相觉得他不一般,想让他担任府吏。虞诩推辞说:“祖母已经九十岁了,只能靠我供养了。”国相便不再任命他。后来祖母去世,他服丧结束,受太尉李修征召,被拜为郎中。后来朝歌贼寇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连年屯聚,州郡禁止不住,于是便任命虞诩担任朝歌长。他的朋友都来慰问虞诩说:“去朝歌多么倒楣啊!”虞诩笑着说:“不求容易的志向,不回避困难的事,这是做臣子的职责。不遇到盘根错节的难题,用什么来分辨利器呢?”到任后,设立三等用来招募壮士,自掾史以下各自推举自己所了解的人,那些强抢劫掠的作为第一等,伤人偷盗的排在第二,服丧而不从事家业的排在最后。招来一百多人,虞翔为他们设宴,全部赦免了他们的罪,命他们潜入贼中,诱骗贼兵去抢劫,然后埋伏士兵等待贼兵,由此杀死贼兵数百人。贼兵因此害怕并散去,于是大家都称赞虞诩的神明。被调任怀县县令。后来羌人入侵武都,邓太后因虞诩有将帅之才,升迁他担任武都太守,在嘉德殿把他引见给皇帝,皇帝对他厚加赏赐。虞诩起初到郡任职时,当地仅有一万户。等到他安定聚集荒野之外的百姓,招还流落失散之人,二三年间,便增加到四万多户。盐米又多又便宜,是从前的十倍。永建元年,虞诩代陈禅任司隶校尉。数月之间,上奏弹劾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百官侧目而视,都说他非常苛刻。三公弹劾虞诩盛夏拘捕许多无辜者,成为吏民祸患。虞诩上书自我辩解说:“法禁是世俗的堤防,刑罚是人的衔辔。如今州推说委任郡,郡推说委任县,相互委派,百姓怨恨无穷,朝廷却以苟且纵容为贤明,尽节为愚蠢。臣所检举的,不止一种罪过,二府恐怕被臣所举奏,于是便加以诬陷。臣将仿效史鱼那样,虽死却还要用尸体来进谏。”顺帝阅读了他的奏章,便由此罢免了司空陶敦之职。虞诩喜好批评举奏,毫不宽容,多次因此触怒权臣贵戚,由此多次被谴责拷问,再三遭受刑罚,然而刚正之性,到老不变。永和初年,迁升为尚书令,因公事辞官。朝廷思念他的忠心,重又征召他,正赶上他去世。临终前,他对儿子虞恭说:”我以忠正之心事君,自觉于心无愧,所悔恨之事是任朝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怎能没有冤枉的?”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