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明史·孙交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孙交,字志同,安陆人。授南京兵部主事,为尚书王恕所知。弘治初,恕入吏部,荐授稽勋员外郎,历文选郎中。居吏部十四年,于善类多所推引。大同有警,命经略黄花镇诸边。增垣堑,广树艺,制敌骑驰突。永乐时,岁遣隆庆诸卫军采薪炭。其后罢之,令岁输银二万两,军重困。交奏免之。 
    尚书张彩附刘瑾,交数规切。彩怒,调之南京。瑾败,召拜户部尚书。时征讨流寇,调度烦急,仍岁凶,正赋不足,交区画适宜。四方告饥,辄请蠲租遣振,以故民不至甚敝,而小人用事者皆不便之。帝欲以太平仓赐幸臣裴德,云南镇守中官张伦请采银矿,南京织造中官吴经奏费乏,交皆力争。八年六月,中旨与礼部尚书傅珪并致仕。言官多请留,不报。 
    世宗在潜邸知交名,甫即位,召复故官。首请帝日读《祖训》,言动悉取准则,经筵日讲寒暑勿辍。帝褒纳焉。或议迁显陵天寿山交言山陵事重太祖欲迁仁祖于钟山虑泄灵气而止具载《皇陵碑》事乃止武宗侈汰之后,库藏殚虚。交裁冗食,定经制,宿弊为清。然事涉中官者,帝亦不能尽从也。尝会廷臣议发内帑给军廪官俸,已报可,为中官梁谏等所沮。交言:“宫府异同,令出复反,非新政所宜。”不听。 
    正德中,上林苑内臣至九十九人,侵夺公私地无算。帝即位,命留十八人,如弘治时。已复传奉至六十二人,交乞汰如初,且尽归侵夺地。报许。 
    交年已七十,连章乞罢。帝辄慰留,遣医视疗。请益力,乃许之。手诏加太子太保,驰驿。令子编修元侍行,有司时存问,给食米舆隶,复赐道里费。卒年八十,谥荣僖。 
(选自《明史·孙交传》,有删改) 


译文
    孙交,字志同,安陆州(钟祥)人。任南京兵部主事,受到尚书王恕的赏识。弘治初年,王恕进入吏部,推荐孙交当了稽勋员外郎,又做过文选郎中。他前后在吏部任职14年,推荐、引进过不少优秀的人。大同发生战事,孝宗命令他前往经略黄花镇等边塞。他增修城墙、战壕,到处栽种树木,遏制敌人骑兵的快速突袭。永乐年间,每年派隆庆卫所的军队伐木烧炭。后来废除了这种命令,让他们每年支出20000两白银做抵押,这些部队在经济上陷入严重困难。孙交向朝廷申请免除了这项命令。 
    吏部尚书张彩追随刘瑾,孙交多次恳切地规劝他。张彩恼了,就把他调往南京去了。刘瑾倒台后,他被召回朝当了户部尚书。当时朝廷正在征讨流寇。当时钱粮的征调繁琐而且紧急。灾荒也还在继续,而且赋税收入不足,孙交还是恰当地作了谋划和处理。各地报上饥荒灾情,他都奏请免除租税,派官前往赈灾,因此百姓不至于太疲敝,但是那些当权的小人们却因此感到对他们不利。武宗想把太平仓交由宠臣裴德掌管,镇守云南的宦官张伦奏请开采银矿,南京织造的宦官吴经奏称经费缺乏(希望朝廷拨付),孙交都据理力争,不肯同意。正德八年六月,从宫中传由一道圣旨,要孙交和礼部尚书傅珪一道离休。很多谏官上书请留用他们,武宗却没有作答复。 
    世宗在未即位时就听说过孙交,所以刚一即位,就召他回朝恢复了原来的官职。孙交刚上任就上书请世宗每天读一读《祖训》,说话、办事都拿它作为准则,每天经筵的讲习无论寒暑都不要停止。世宗对此表示赞赏和接受。当时有人主张把显陵迁到天寿山去,孙交上书说:“皇陵事关重大,过去太祖想把仁祖的陵墓迁到钟山,担心迁移过程中灵气外流,就没有迁陵,这事都在《皇陵碑》中记着呢。”迁移显陵的事就此停下了。在武宗骄奢无度之后,国库几乎就空了。孙交裁减吃闲饭的官吏,确定了经济制度,扫除了过去的弊病。但是事情一旦牵涉到宦官,世宗也不能全听从他。一次孙交召集廷臣商议取内府的库藏来发放军粮、官俸的事情,世宗已答复同意,却被宦官梁谏等人给搅了。孙交上书说:“官廷和朝廷不同调,命令已下达又收回去,这不是推行新政时应该出现的情况。”世宗没听取他的意见。 
    正德年间,上林苑的宦官多达99人,所侵占的公、私地皮多得没法计算。世宗即位后,命令像弘治年间一样只留下18人。过后又传令增加到62人,孙交请示按当初的诏令裁撤下来,并且把被侵占的土地都予以设收。世宗允许了。 
    孙交当时已 70多岁,一次次上书请求卸任。世宗总是安抚挽留,派太医为他治病。后来他越发坚决地请求退休,世宗才批准了。手诏加封他为太子太保,让他乘驿站车马还乡。让他的儿子编修孙元为他护行,要求有关部门经常加以问候,给他派发粮食、车马和仆人,又赐予他回乡的路费。孙交去世的时候80岁,道号为“荣僖”。 

相关练习:
《明史·孙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明史·欧阳一敬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靳学颜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葛守礼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崔亮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叶伯巨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吕大器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杨博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张元勋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石邦宪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李文忠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何卿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林润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赵锦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徐光启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谢瑜传》原文及翻译
《张溥与“七录斋”》原文及翻译
《明史·刘球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程本立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桑乔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黄孔昭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王彰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周怡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冯恩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颜鲸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许相卿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张芹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本纪九》原文及翻译
《明史·开济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杨名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陆粲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俞大猷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叶应骢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马孟桢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金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唐枢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郑一鹏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万元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马录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李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胡松传》原文及翻译(二)
《明史·周忱传》原文及翻译(二)
《明史·徐九思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杨守陈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袁继咸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李遂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邹维琏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张经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朱纨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丁汝夔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曾铣传》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