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重修望海楼记》原文及翻译

范敬宜
原文
    泰州,汉唐古郡,襟江负海,壤沃物阜,人杰地灵。其东南有楼,名曰望海,始建于宋,为一郡之大观。历代名贤,多唱和于此。先祖范文正公曾为泰州西溪盐监,而滕子京为泰州海陵从事,尝相与登楼,把酒赋诗,公有“君子不独乐”等句,其“先忧后乐”之意,亦已呼之欲出。故《泰志》称斯楼为“吾邑之文运命脉”,洵非虚语。元明以降,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岂楼之兴废,或亦有关国运之盛衰乎?
    今逢盛世,遂有重修望海楼之举。公历二零零七年秋,巍然一楼飞峙泰州凤城河之滨,上接重霄,下临无地,飞阁流丹,崇阶砌玉,允称江淮第一楼。
    予登乎望海一楼,凭栏远瞩,悄然而思:古之海天,已非今之目力所及;而望海之情,古今一也。望其澎湃奔腾之势,则感世界潮流之变,而思何以应之;望其浩瀚广袤之状,则感孕育万物之德,而思何以敬之;望其吸纳百川之广,则感有容乃大之量,而思何以效之;望其波澜不惊之静,则感一碧万顷之美,而思何以致之。嗟夫,望海之旨大矣,愿世之登临凭眺者,于浮想之余,有思重建斯楼之义。是为记。
    公历二零零七年初秋 范敬宜敬撰


译文
    泰州是汉朝和唐朝的古城,前面临江后方近海,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泰州的东南有座楼,名叫望海楼,最初建于宋朝,是泰州城的一处著名景观。各代的名人圣贤,常常在这里吟咏作乐。先世祖上范仲淹(字文正)曾经在泰州的西溪镇做盐仓监官,适逢那时滕子京在海陵做事,他们曾相约一起登楼,饮酒作诗,范仲淹有“君子不独乐”等词句,他“先忧后乐”的意思也已经很明显了。因此《泰志》称这楼是“我县的文学气象的命脉”,这绝不是虚妄的话。元明年间,战争兵乱不断,这楼多次摧毁再建,承受不起这样的哀叹了。难道楼的兴盛荒废,有时也和国家命运的繁盛衰败有关?
    今日恰逢盛世,于是有了重修望海楼的事。公历二零零七年的秋天,望海楼巍峨峙立在泰州的凤城河畔,上接重云,(在望海楼上)向下望去深得不见地底,阁道横空彩饰鲜艳,重重的楼阶都是用玉砌成,可谓是江淮第一楼。
    我登上望海楼,靠着栏杆远望,默默地思考着:古时的海和天,已不是今日眼中所看到的了;然而看海的情感,古时和今日是一样的。看见这海的奔腾的气势,就感慨世界潮流的变化,然后思考如何应对这样的改变;看到这海浩瀚广袤的样子,就感叹它孕育万物的品德,然后思考如何去敬畏它;看见它容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就感慨它因为包容而壮大的气量,然后思考如何效仿它;看到它波澜不惊的平静,就感慨它碧波千里的美丽,然后思考怎样与它相和谐。唉,望海楼的意义宏大,愿世上登楼凭栏远眺的人,在遐想的空闲,会想到重建这楼的意义。这就是写这文章的目的了。
    公历二零零七年初秋  范敬宜敬撰


相关练习:
《重修望海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庄子·山木》原文及翻译
苏轼《书黄筌画雀》原文及翻译
苏轼《书戴嵩画牛》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原文及翻译
《说苑·臣术》原文及翻译
《霁月楼记》原文及翻译
《皇清追赠太仆寺卿衔江西吉安府知府曾君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原文及翻译
《谢安怜翁》原文及翻译
《周亚夫直谏》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欧率更帖》原文及翻译
张裕钊《重修南官县学记》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邢云飞》原文及翻译
吴省钦《得树轩记》原文及翻译
《说苑·建本》原文及翻译
吴兢《唐太宗吞蝗》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务农》原文及翻译
《明史·欧阳一敬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钱惟演传》原文及翻译
苏轼《黠鼠赋》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览·慎大》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魏书·赵俨传》原文及翻译(二)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