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容斋随笔·谈丛失实》阅读练习及答案
容斋随笔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谈丛失实
后山陈无己著《谈丛》六卷,高简有笔力,然所载国朝事,失于不考究,多爽其实,漫析数端于此。
其一云:“吕许公恶韩、富、范三公,欲废之而不能,及西军罢,尽用三公及宋莒公、夏英公于二府,皆其仇也。吕既老,大事犹问,遂请出大臣行三边,既建议,乃数出道者院宿,范公奉使陕西,宿此院,相见云云。”按吕公罢相,诏有同议大事之旨。公辞,乃庆历三年三月,至九月致仕矣。四年七月,富、范始奉使,又三公入二府时,莒公自在外,英公拜枢密使而中辍,后二年莒方复入,安有五人同时之事?
其二云:“杜正献、丁文简为河东宣抚,任布之子上书历诋执政,至云至于臣父,亦出遭逢,谓其非德选也。杜戏丁曰:“贤郎亦要牢笼。”丁深衔之。其后二公同在政府,苏子美进奏事作,杜避嫌不预,丁论以深文,子美坐废为民,杜亦罢去。一言之谑,贻祸如此。”按杜公以执政使河东时,丁以学士为副。庆历四年十一月进奏狱起,杜在相位,五年正月罢,至五月,丁公方从翰林参知政事,安有深文论子美之说?且杜公重厚,当无以人父子为谑之理,丁公长者也,肯追仇一言陷贤士大夫哉?
其三云:“张乖崖自成都召为参知政事,既至而脑疽作,求补外,乃知杭州而疾愈。上使中人往伺之,言且将召也。丁晋公以白金赂使者,还言如故,乃不召。”按张两知成都,其初还朝为户部使、中丞,始知杭州。是时,丁方在侍从;其后自蜀知升州,丁为三司使,岂有如前所书之事?
其四云:“乖崖在陈,闻晋公逐莱公,知祸必及己,乃延三大户与之博,出彩骰子胜其一坐,乃买田宅为归计以自污,晋公闻之,亦不害也。”按张公以祥符六年知陈州,八年卒,后五年当天禧四年,寇公方罢相,旋坐贬,岂有所谓乖崖自污之事?
兹四者所系不细,乃诞漫如此。盖前辈不家藏国史好事者肆意饰说为美听疑若可信故误人纪述后山之书必传于后世惧诒千载之惑予是以辨。
(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三边:古时通常为三个不同地的合称,泛指边境,边疆。②莱公:宋代寇准,因寇准封莱国公,故称之为莱公。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爽其实        爽:违背
B.按吕公罢相       按:考查、考证
C.丁深衔之        衔:怨恨
D.兹四者所系不细     细:详细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废之而不能      拔剑撞而破之
B.丁论以深文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子美坐废为民     吾属今为之虏矣
D.乃延三大户与之博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美遭人诬陷后,杜正献为避开嫌疑,不参与此事的处理,丁文简用严格的法律条文判定,作者认为与实际情况不符。
B.张乖崖自成都被召回朝中任参知政事时,到京都后脑疮发作,被贬谪到杭州任职,后因“白金赂使者”事件不得返朝。
C.本文多善用反问,能引人思考,表达出了作者鲜明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解释经书时直指问题、要言不烦的风格。
D.本文采用逐一考据的方法展开,先列举《谈丛》这本书中相关记述,然后根据记载有针对性地分析其不妥之处,有理有据。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盖 前 辈 不 家藏 国 史 好 事 者 肆 意 饰 说 为 美 听 疑 若 可 信 故 误 人 纪述 后 山 之 书 必 传 于 后 世 惧 诒 千 载 之 惑 予 是 以 辨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公辞,乃庆历三年三月,至九月致仕矣。
(2)寇公方罢相,旋坐贬,岂有所谓乖崖自污之事?
 
 
 
答案:
14.D
15.B
16.B
17.盖前辈不家藏国史/好事者肆意饰说为美听/疑若可信/故误人纪述/后山之书//必传于后世/惧诒千载之惑/予是以辨
 
18.(1)吕公推辞了,这是仁宗庆历三年三月,到九月他就退休了。(2)寇准才被罢免相位,不久又因罪被贬职,哪有所谓的张乖崖玷污自己清名的事?
【解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D.“兹四者所系不细”,句意,这四条所关系的事情不小。“细”应译为“小,细小”。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B.“以”,均为介词,可译为“用”。
C.“为”,动词,成为;介词,表被动;
D.“乃”,副词,于是:副词,竟然。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B.“被贬谪到杭州任职”错。文中是“张乖崖自成都召为参知政事,既至而脑疽作,求补外,乃知杭州而疾愈”,可见,原文“求补外”的意思是他就要求到外地做官,并没有“贬谪”之说。
故选B。
17.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盖前辈不家藏国史”的意思是原因在于前辈们不可能家藏国家修的正史。“前辈”作主语,“不家藏”作谓语,“国史”作宾语,故应在“盖前辈不家藏国史”后停顿。
“好事者肆意饰说为美听”的意思是喜欢多事的人便任意添油加醋编成故事。“好事者”作主语,“肆意饰”作状语修饰谓语“说为”,“美听”作宾语,故应在“好事者肆意饰说为美听”的前后停顿。
“故误人纪述”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一般在句首,所以“故”前应停顿。该句的意思是所以给记述的人造成失误。
“后山之书必传于后世”的意思是后山的书,必定会流传后世。“后山之书”作主语,“传”作谓语,“于后世”作“传”的补语,故应在“必传于后世”后停顿;主语“后山之书”较长,可单独停顿。
“予是以辨”的意思是我因此作了辨别。“予”作主语,“辨”作谓语,故应在“予是以辨”停顿。
断句后,疏通语意为:原因在于前辈们不可能家藏国家修的正史。喜欢多事的人便任意添油加醋编成故事,使人当成可信的真事,所以给记述的人造成失误。后山的书,必定会流传后世,恐怕这种记述会留下千载的疑惑,我因此作了辨别。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题得分点:“辞”,推辞;“乃”,是;“致仕”,退休。
第(2)题得分点:“罢”,被罢免;“旋”,不久;“坐”,因(罪);“自污”,玷污自己。
参考译文:
后山居士陈无己著有《 谈丛》  六卷,文字高超简洁有力,然而他所记载本朝的大事,失误在于不考证核实,大多不合事实,在这里可以随便分析几条。
第一条说:“许国公吕夷简厌恶韩琦、富弼,范仲淹三公,想要罢他们的官而不能够。等到对西夏的战争结束,朝廷在枢密院(专掌军政,称西府)和中书门下(政事堂,掌管政务,称东府)全都任用三公及莒国公宋库、英国公夏妹,这都是吕许公的二政敌。吕已经老了,朝廷大事还征求他的意见。他就请求朝廷派出大臣宣抚河北、河东、陕西等边界。建议被批准后,朝廷就按次序令赴边的大臣在枢密院宿夜。范公奉派出使陕西,夜宿此院,与其他四人相见。”按吕公罢相后,虽然皇上下诏令他与在位大臣同议大事,他却推辞了,那是仁宗庆历三年三月间。到九月他就退休了。到庆历四年七月,富、范才奉派为宣抚使。再说三公进入东西二府掌政时,莒公自在外地,英公虽曾授枢密使却中止未成,两年后才重新进入西府,哪里有五个人同时在二府之事呢?
第二条是:“杜衍(谥号正献)、丁度(谥号文简)任河东宣抚使时,任布的儿子上书朝廷一一诋毁历届执政大臣,甚至说至于臣父,也是出于机遇被朝廷重用,意思是说连他父亲也不是靠德才被选拔上去的。听到这件事,杜对丁开玩笑说:“你对令郎也要好好笼络(意思是免得他上书朝廷说毁你无德无才)。”丁就特别恨他。以后杜、丁二公同在朝廷执政,杜衍的女婿苏舜钦(字子美)当时任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他遭人诬陷的事件发生后,杜为避开嫌疑,不参预此事的处理,丁却尽量苛刻地引用法律条文,给苏定罪。结果,子美因此罢官为民,杜也因此罢官。一句玩笑,留下这么大的.灾祸。按杜公以执政大臣身份为河东宣抚使时,丁以学士身份为副使;庆历四年十一月进奏院事件兴起大狱,杜尚在相位上,到庆历五年正月罢官,直到五月,丁公才从翰林学士提拔为参知政事,执掌大权,哪能有深文论子美一说?再说杜公为人稳重、敦厚。应当没有拿别人父子开玩笑之理。丁公也是位长者,哪肯为一句话记仇来陷害朝廷中的正人贤臣呢?
第三条是:“张泳(号乖崖)自成都被召回朝中任参知政事。到京都后脑疮发病。他就要求到外地做官,于是在做杭州的长官时病好了。皇上派宫中内侍去探访他,还说将要召他回京。晋国公丁谓用白金贿赂这个使者,使者回到宫中,对皇上谎说张脑疮如故,皇上就不召他了。”按张两次做成都长官,第一次回朝任户部使、中垂后,才做杭州长官。这时,丁正担任侍从;以后,张从四川调任异州(今南京市)长官时,丁正任三司使,岂能发生前面所记述的那种事?
第四条是说:“张乖崖在陈州为官时,听说晋国公丁谓将莱国公寇准从朝廷中排挤出去,知道灾祸肯定要波及自己,于是就将当地三个殷实大户召来一起赌搏,他用彩散子一具赢了在座所有钓人以后,便用底的钱买房置地,作为归老林下的打算,实际上是以这件不光彩的事给自己抹灰。丁晋公听说这件字,也就不害他了。”按张公在真宗大中祥符六年任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市)长官,祥符八年去世。五年后正当真宗天禧四年,寇公才罢相,立即因事被贬,岂能有所谓乖崖自污之事?
这四条所关系的事情不小,却荒诞随意到这种地步。原因在于前辈们不可能家藏国家修的正史。喜欢多事的人便任意添油加醋编成故事,使人当成可信的真事、所以给记述的人造成失误。后山的书,必定会流传后世,恐怕这种记述会留下千载的疑惑,我因此作了辨别。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老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杨信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苏轼《书黄筌画雀》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书戴嵩画牛》阅读练习衣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臣术》阅读练习及答案
《霁月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皇清追赠太仆寺卿衔江西吉安府知府曾君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书·韦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亚夫直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燕策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荀子·性恶》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裕钊《重修南官县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阅读练习及答案
《聊斋志异·邢云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吴省钦《得树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建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萧相国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贞观政要·务农》《唐太宗吞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钱惟演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刘禹锡《说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楚昭王遭阖庐之祸》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彦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颖士风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容斋随笔·邳彤郦商》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