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 曾巩
臣闻三代之道,乡里有学。士之秀者,自乡升诸司徒,自司徒升诸学。大乐正论其秀者,升诸司马。司马论其贤者,以告于王。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论定然后官之者,郑康成云:谓使试守。任官然后爵之者,盖试守而能任其官,然后命之以位也。其取士之详如此。
今陛下隆至德,昭大道,参天地,本人伦,兴学崇化,以风天下,唐虞用心,何以加此?然患今之学校,非先王教养之法,今之科举,非先王选士之制。圣意卓然,自三代以后,当途之君,未有能及此者也。臣以谓三代学校劝教之具,汉氏郡国太常察举之目,揆今之宜,理可参用。今州郡京师有学,同于三代,而教养选举非先王之法者,岂不以其遗素励之实行,课无用之空文,非陛下隆世教育人材之本意欤!诚令州县有好文学、厉名节、孝悌谨顺、出入无悖者所闻,令佐升诸州学,州谨察其可者上太学。以州大小为岁及人数之差,太学一岁,谨察其可者上礼部,礼部谨察其可者籍奏。自州学至礼部,皆取课试,通一艺以上,御试与否,取自圣裁。今既正三省诸寺之任,其都事主事掌故之属,旧品不卑,宜清其选,更用士人,以应古义。遂取礼部所选之士,中第或高第者,以次使试守,满再岁或三岁,选择以为州属及县令丞。即有秀才异等,皆以名闻,不拘此制。如此者谓之特举。其课试不用糊名誊录之法,使之通一艺以上者,非独采用汉制而已。
如臣之议为可取者,其教养选用之意,愿降明诏以谕之。得人失士之效,当信赏罚以厉之。以陛下之所向,孰敢不虔于奉承?以陛下之至明,孰敢不公于考择?行之以渐,循之以久,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修,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闻三代之道 道:治国策略 B.揆今之宜,理可参用 揆:度量、观察
C.课无用之空文 课:学习 D.即有秀才异等 即:就是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学”,古代的大学。汉武帝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
B.“秀才”,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文中是对儒生的称呼。
C.“艺”有技能,才能之意,也有典籍之意。文中“一艺”指的是一种经书。
D.“掌故”文中是官职的名称,掌礼乐制度。
6.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议论的重点是人才选拔制度,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优劣,文章首段引经据典,指出察举制的优越性,观点鲜明。
B.作者盛赞皇帝的美德,提出要学习参考三代以来的察举制,认为科举制是舍弃久已得到检验的选拔制度而崇尚无用的空文。
C.作者不尚空谈,而是明确提出“特举”这一人才选拔制度,这一制度比科举制明显优越,有力地化解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D.曾巩希望自己的特举制度能得到皇帝的采纳,希望皇帝凭借自己的贤明与明确的赏罚制度,实现人才兴盛、政通人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2)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修,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
答案:
4.D(根据句意,此处的“即”当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如果”之意。)
5.B(“秀才”在文中是指才华卓越的人。并非对儒生的一般称呼。)
6.C(“这一制度比科举制度明显优越,有力地化解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只是作者的设想,实际操作效果如何文章并没有提及。)
7.(1)国君评定之后再授予官职,任命官职之后就授予爵位,授予爵位之后再给予俸禄。
(2)像这样却不能让风俗变美好,不能让人才变多,不能让官员修养官品,不能让政事得到治理的情况,我还没有听说过。
(1)句采分点:论:考核。官、爵、禄:均为名词用作动词,任命官职、授予爵位、给予俸禄。每个要点1分,语句通顺1分。
(2)句采分点:如是:像这样;盛:多;举:治理;未之闻也:宾语前置句。 4个要点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我听说上古三代的治国策略,乡、里都有学校。读书人中最优秀的人就由乡、里推荐给中央的官员司徒,再由司徒推荐各类学校。大乐正考核他们的名次,优秀的再推荐给司马。司马评定他们的优劣,把最优秀的的再禀报国君。国君评定之后再授予官职,任命官职之后就授予爵位,授予爵位之后再给予俸禄。对于国君评定之后并授予官职,郑康成解释说:让他先试着做一下。任命官职之后就授予爵位,意思是试着任用以后,发现他能胜任这个职务,然后就授予他合适的爵位。上古选拔人才就是这样的周详完备。
如今陛下您兴盛至美的道德,昭示大道,参化天地,探究人伦的本原,兴办教育鼓励教化,以此来感化天下,就是当年唐尧、虞舜的用心也不过如此吧?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如今的学校,没有了先王教养的办法,如今的科举考试,并不是先王选拔人才的制度。而皇上您圣明的旨意非常高远,自三代以来,统治天下的君王,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您的。我认为三代以来学校劝学兴教的方法,汉朝郡国太常通过察举选拔人才的策略,将这些方法加以适当的斟酌,从道理上讲是可以参考利用的。如今州郡京城都有学校,与三代时期是相同的,可是教育选拔人才的方法却不是先王之法,这难道不是舍弃长久以来得到检验的有效方法,反而去学无用的空文,这应该不是处在您这样的盛世之下教育人才的本意吧!您如果能下令给州县官员让您知道那些爱好学习、砥砺名节,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且言行谨慎、言行一致,出入无悖谬之行的人民,让他们保举这些学子进入地方州县学习。州里再严格地考察,品行学识合格的再送入朝廷的太学学习,按照州的大小确定年数、人数的差异。在太学里学习一年,经过严格考察合格的上报礼部,礼部再严格考察并登记他们的姓名后再上报朝廷。从州郡的学校一直到礼部,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精通一种经书以上的,陛下是否要亲自测试他们,可以由陛下您自己决定。如今既然已经弄清楚了三省以及各部门的职责,那些都事、主事、掌故等官职,官职品位从来不低下,应该慎重地选择人员,更换选用一些读书人担任,以此来顺应古代的制度。于是选拔礼部推举的读书人,合格的或者成绩优异的,按照等第依次试用,任满两三年,经过考核选拔让他们担任州的属官以及县的县丞等职务。若有才华卓越的学子,都要上报朝廷,不必拘泥于现在的规章制度。像这样选拔人才的方式称之为特举。他们的考试模式,不需要按照常规考试中密封考生姓名,并让他人抄写的方式,这样就可以使精通一种经书以上的才子,不是仅仅采用现有的制度选择了。
如果我的建议有可取之处,以上所说的教育选拔人才的建议,希望陛下您能够下诏晓谕天下。发现或失去人才的情况,应当明确赏罚来加以督促。凭着这是陛下您想做的事情,天下哪一个人敢不全力去办?凭着陛下您的特别贤明,天下哪一个人敢不公正地去考核选拔人才?凭着逐步的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像这样却不能让风俗变美好,不能让人才变多,不能让官员修养官品,不能让政事得到治理的情况,我还没有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