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夏严二相》《明史·严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雪涛小说江盈科
夏严二相
[明]江盈科
世庙①时,夏桂洲讳言、严介溪讳嵩俱江右人,两公次第入政府,而夏为先辈。夏负气自豪,见谓凌一世,然节目疏阔,盖君子人也。严则内险外柔,深中叵测。初拜相时,其子世蕃犯赃,有左验②,为言官所持。夏时谋急击严,严知之,乃父子俱谒夏,赂门者径造榻前,跪而自诉,气甚下,卑词哀恳,桂洲以为能屈己也,置不击。严自是心颔夏,思有以中之。后夏以香叶巾忤旨,被逐家居,已而复起入相。严乃日伺其短,冀于一逞,而夏竟不之觉。时人为之谣曰:“夏桂洲正好休时不肯休,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又曰:“严介溪人可欺天不可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后夏果为严所中,与曾铣同戮于市。
夫严之甘心于夏,三尺童子皆知之,要于桂洲再入为相,则亦有自取之道矣。余闻桂洲微时遇一僧隐龙虎山,僧一日语侍者曰:“为我治斋,明日有相国来谒。”次日桂洲谒僧时,犹青衿耳。侍者问僧曰:“安所得相国?”僧曰:“夏生是已,二十年后当为相国。”已果然,夏以故甚敬僧。及再入相,又往谒僧,僧卧榻不起。桂洲曰:“某此来与上人作别,奈何不一见?”僧曰:“我头疼,若起来,头如欲断。”盖逆知桂洲之不能免,而桂洲不悟,竟复起见戮,如僧所云。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氏之言,岂欺我哉?非独桂洲,亦非独僧能知桂洲也。宋时寇莱公功盖一世,位极人臣,隐士魏野作诗遗之曰:“好去上天辞宰相,却来平地做神仙。”而寇犹假天书干进,竟放逐以死。乃知少伯、子房真天外冥鸿,不可易及。
(选自《雪涛小说》)
严嵩,字惟中,分宜人。……居南京五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会廷议更修《宋史》,辅臣请留嵩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董其事。及夏言入内阁,命嵩还掌部事。嵩科第先夏言,而位下之。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帝以奉道尝御香叶冠,因刻沈水香冠五,赐言等。言不奉诏,帝怒甚。嵩因召对冠之,笼以轻纱。帝见,益内亲嵩。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帝英察自信,果刑戮,颇护己短,嵩以故得因事激帝怒,戕害人以成其私。
(选自《明史·严嵩传》,有删改)
(注释)①世庙:明嘉靖帝为其父兴献王朱祐杬所立之庙,此处借代嘉靖。②左验:见证人,亦指证据。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自是心颔夏               颔:认同
B.后夏果为严所中             中:中伤
C.而寇犹假天书干进           干进:谋求仕进
D.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董其事    董:管理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父子俱谒夏            无乃尔是过与
B.为我治斋                君为我呼入
C.盖逆知桂洲之不          句读之不知
D.嵩以故得因事激帝怒      以其无礼于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起笔简要介绍了夏、严二相的身份信息,并以俭省的笔墨道出两人疏阔与阴险的不同性格,为后文严嵩在不利情形下扳倒夏言作铺垫。
B.夏言本打算借机打击严嵩,后因收受了通过门房送来的贿赂,且耐不住严氏父子哭诉,误以为他们已臣服于己,最终放过他们,养虎遗患。
C.严嵩没什么才略,却会献媚讨好皇帝。嘉靖帝赐给臣子香叶冠,严嵩趁受召见时戴上香叶冠,并在冠上罩上轻纱,皇帝见后从心里亲近他。
D.选文一为小品文,一为传记。前文末以夏言为主要陈述对象,类比对比他人,感叹其不懂保全自我之机。后文以严嵩为传主,写其险柔媚主。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严乃日伺其短,冀于一逞,而夏竟不之觉。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氏之言,岂欺我哉?


14.A
15.B
16.B
17.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
18.(1)严嵩于是每天窥伺着等他犯错,希望一下达成所愿,但是夏言竟然没有觉察到这种情况。
(2)懂得满足就不会被侮辱,知道停止就不会身陷危险。老子的话,哪会欺骗我们呢?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颔”译为“心中恼恨”。句意:严嵩从此心中怀恨夏言。
故选A。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副词,于是/与“无”连用,固定结构,可译为“恐怕是”。
B.都是介词,解释为“替”。
C.助词,主谓之间,取独/宾前标志词,不译。
D.介词,因为/连词,因为。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 “(夏言)收受了通过门房送来的贿赂”错误。原文为“乃父子俱谒夏,赂门者径造榻前,跪而自诉”,夏言并没有收受贿赂,而是严氏父子贿赂门房得以径直来到夏言榻前哭诉。
故选B。
17.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译是:开始时他依靠夏言,对待他非常恭谨,曾设酒邀请夏言,并亲自到其府上相请,但夏言辞而不见。他铺开席子,将要陈述的东西展开,长跪诵读。
“倚言”为动宾结构,“事”为动词,“之”作宾语,“”“事”前断开;“事之谨”表意完整,“尝”是副词,作状语,“尝”前断开;“置酒邀言”与“躬诣其第”主语都是严嵩,是两套谓语结构,中间要断开;“言辞不见”“嵩布席”是主语不同的两个句子,结构各种完整,中间和前后各自断开;“展所具启”与“跽读”主语“严嵩”相同,承前省略,各自独立成句断开。最后的断句是: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关键词:伺,窥伺;短,犯错;冀于一逞,希望一下达成所愿。不之觉,宾语前置,没有觉察到这种情况。
(2)关键词:不辱,被动句,不会被侮辱;殆,危险;老氏,老子;岂,哪里、怎么。


参考译文:
(选文一)嘉靖帝时,夏桂洲名叫言、严介溪名叫嵩的都是江右人,这两位先后进入朝廷,而夏言是前辈。夏言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见识可说是超越一般人,只是性格粗犷磊落,确实该算个君子。严嵩却是内心阴险外表柔善,存心险恶,不可推测。(严嵩)刚被授予丞相一职时,他的儿子严世蕃犯了贪赃枉法罪,有人证,被言官知晓。夏言当时打算立即借此打击严嵩,严嵩知道这件事,于是父子二人一起求见夏言,贿赂门房径直来到夏言的床榻前,跪在地上哭诉不止,态度十分卑下,言语哀伤恳切,夏严认为他会屈从自己,就放过他不再追究。严嵩从此心中怀恨夏言,想着有一天可以中伤他。后来夏言因为香叶巾一事忤逆圣旨,被罢免回家,不久又再度起用担任丞相。严嵩于是每天窥伺着等他犯错,希望一下达成所愿,但是夏言竟然没有觉察到这情况。当时的人们写下歌谣曰:“夏桂洲正好休时不肯休,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又曰:“严介溪人可欺天不可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后来夏言果真被严嵩中伤,和曾铣一块在集市上被诛杀。
夫严嵩为什么甘心情愿屈居在夏言之下,三尺小孩都知道。关键在于夏桂洲再次担任宰相,也有咎由自取的原因啊。我听说过桂洲地位卑下时曾碰到一个隐居在龙虎山的僧人,僧人有一天告诉侍从说:“替我准备斋饭,明天有相国前来拜谒。”第二天夏桂洲拜见僧人时,还是个读书人罢了。侍从问僧人曰:“哪来什么相国?”僧人说:“夏生就是啊,二十年后一定会担任相国。”不久果真应验,夏桂洲因此非常敬重僧人。等到再次进入相府为相,又前往拜谒僧人,僧人躺在床榻上不起来。夏桂洲曰:“我这次是前来和 您告别的,怎么不见我一面呢?”僧人说:“我头疼,如果起来,头就像是要断了。”大概已心知夏桂洲不能免除祸患,而桂洲没有醒悟,最终再次起用时被杀,就像僧人所说的那样。噫,懂得满足就不会被侮辱,知道停止就不会身陷危险。老子的话,哪会欺骗我们呢?不只是夏桂洲,也不只是僧人能知道桂洲的结局。宋代寇准功勋盖世,身为人臣地位尊贵至极,隐士魏野写诗送给他说:“好去上天辞宰相,却来平地做神仙。”而寇准仍然假借天书谋求仕途,最终竟被放逐并枉死。这才知道范蠡、张良(功成身退)真是天外高远的大雁啊,(一般人)不能轻易比得上。
(选文二)严嵩,字惟中,分宜人……在南京的第五年,严嵩以庆贺皇上生日来到京师。正好廷臣议论要修改《宋史》,宰辅大臣请留下严嵩,让他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的身份管理其事。到夏言入内阁后,便命严嵩回去执掌礼部事务。严嵩中进士比夏言早,但位在夏言之下。开始时他依靠夏言,对待他非常恭谨,曾设酒邀请夏言,并亲自到其府上相请,但夏言辞而不见。他铺开席子,将要陈述的东西展开,长跪诵读。夏言以为严嵩真的是尊崇他,便不再对他怀有疑心。皇上在奉祭路神时曾戴过香叶冠,便因此刻制了五顶沉水香冠,赐给夏言等人。夏言不接受,皇上非常愤怒。严嵩却趁皇上召见之时戴上香冠,并且还罩上一幅轻纱。皇上看见后,更从心里亲近严嵩。严嵩没有别的才略,只会一意向皇上献媚,窃取威权,骗取私利。皇上很相信自己英武明察,刑杀果断,并颇为自己护短,严嵩因此得以借事激怒皇上,残害别人以谋取个人私利。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老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杨信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苏轼《书黄筌画雀》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书戴嵩画牛》阅读练习衣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臣术》阅读练习及答案
《霁月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皇清追赠太仆寺卿衔江西吉安府知府曾君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书·韦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亚夫直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燕策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荀子·性恶》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裕钊《重修南官县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阅读练习及答案
《聊斋志异·邢云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吴省钦《得树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建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萧相国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贞观政要·务农》《唐太宗吞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钱惟演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刘禹锡《说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