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中使迎佛骨至京师,上留禁中三日,乃历送诸寺。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韩愈上表切谏:“自黄.帝.以至禹、汤、文、武,皆享寿考,百姓安乐,当是时,未有佛也。汉明帝时,始有佛法。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上大怒,遂贬愈为潮州刺史。
河北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性果悍阴狡,潜谋作乱。庭凑围深州,朝廷不能讨。丙午,加王庭凑检校工.部.尚书。上闻其解深州之围,故褒之,然庭凑之兵实犹在深州城下。诏愈至境,更观事势;韩愈既行,众皆危之。至镇,庭凑拔刃弦弓以逆之,及馆,甲士罗于庭。愈厉声曰:“天子以尚书有将帅材,故赐之节钺,不知尚书乃不能与健儿语邪!夫逆顺之为祸福岂远邪!自禄山、思明以来,其子孙有今尚存仕宦者乎!如牛元翼者,朝廷不欲弃之,尚书何为围之不置?”庭凑曰:“即当出之。”未几,牛元翼将十骑自深州突围出。
户部侍郎、判度.支.张平叔上言:“官自粜盐,可以获利一倍。”又请“以粜盐多少为刺史、县令殿.最.”,诏百官议其可否。韩愈上言,以为:“城郭之外,少有见钱籴盐,多用杂物贸易。盐商则无物不取,两得利便。今令人吏坐铺自粜,非得见钱,必不敢受。如此,贫者无从得盐,自然坐失常课,如何更有倍利!又,刺史、县令职在分忧,岂可惟以盐利多少为之升黜,不复考其理行!”事遂寝。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
B.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
C.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
D.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共同祖先,号轩辕氏;今国人所谓的“炎黄”,即指他与炎帝。
B.工部,隋唐六部之一,掌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长官为工部尚书。
C.度支,官署名;唐制,户部的度支司掌国家财政收支,有自行调整财税措施的专权。
D.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上等称“最”,下等称“殿”;亦泛指等级的高低上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愈忠诚耿直,直谏排佛。皇帝信奉佛法,留佛骨于宫,导致臣民狂热跟风;韩愈直言进谏,强烈反对,因触怒皇帝而被贬潮州。
B.韩愈忠勇果敢,不辱使命。韩愈到达镇州之后,置身于兵革,临危不惧,厉声呵斥,义正辞严,最终说服王庭凑解除了深州之围。
C.韩愈心怀百姓,理性论政。张平叔提议通过官府卖盐以获取更多利益,韩愈有理有据地对这一举措的利与弊进行分析,成功劝止。
D.韩愈宽宏通达,倾心交友。朋友寂寂无名之时,他尽心举荐;朋友居官食禄、自己通达显贵之后,仍然一如平昔,相聚赋诗论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⑴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4 分)
⑵诏愈至境,更观事势;韩愈既行,众皆危之。(4 分)
14.韩愈是如何说服王庭凑解除深州之围的?(3 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3 分)B
11.(3 分)C(“有自行调整财税措施的专权”错。)
12.(3 分)C(“对这一举措的利与弊进行分析”错。)
13.(8 分)⑴(4分)达官贵人士人百姓恭敬供奉施舍钱财,只怕赶不上,有的人拿出全部家产充当布施。(注意“瞻奉”“惟恐”“弗及”“竭”的翻译。)
⑵(4 分)皇帝诏令韩愈前往事发地,再观察一下事态的发展;韩愈出发之后,众人都为他的安全担忧。(注意 “诏”“事势”“既行”“危之”的翻译。)
14.(3 分)①以天子的高度评价和委以重任来感化王庭凑,劝导其知恩图报;(1 分)②以安禄山、史思明的前车之鉴来威慑王庭凑,告诫其一意孤行必将招致祸患;(1 分)③以围困牛元翼一事来质问王庭凑,警示其所作所为与朝廷旨意背道而驰。(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