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战国策·张仪司马错论伐蜀》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0—14题。(13分)
张仪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战国策·秦策》)
 
10.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亲魏善楚,下兵三川      对……友善,与……交好 
B.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      疲惫的,衰败的
C.臣请谒其故              陈述,说明
D.不如伐蜀之完也          万全,完美
11.下列各项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当屯留之道                     人君当神器之重
B.挟天子以令天下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C.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         相如顾招赵御史
D.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记述一场关于“伐蜀”与“伐韩”的争论,张仪主张“伐韩”,因为他认为如果出兵去攻打戎狄,就离开周王畿太远了,不值得。
B. 司马错认为“伐蜀”就如同用豺狼追逐羊群一样,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C. 司马错强调想要富国强兵、称王天下,就一定要扩大国家的领土,让百姓们富足,并广施君主的恩德。
D. 秦惠王最终听取了司马错的意见,并派兵攻打蜀国取得成功。蜀国归附了秦国,秦国变得更加强大。
 
13.用“/”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
(1)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2分)
 
(2)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3分)
 
 
答案:
 
10. B  敝,使动用法,使……疲惫。
11. D   两个“因”都作动词“依靠、依托”讲;A项第一个“当”作“挡住,占据”讲,第二个“当”作“担当,主持”讲;B项第一个“以”,目的连词,作“……来……”讲,第二个“以”,表修饰的连词,作“……着”讲;C项第一个“顾”,强转折意味的副词,作“反而,却”讲,第二个“顾”作动词“回头”讲。
12. A   错在“出兵去攻打戎狄,就离开周王畿太远了”,曲解原文“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应该是攻打戎狄一样的蜀国,就远离了称王天下的霸业。
13. (2分)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14. (2分)(1)整治军队(译作“修治兵器”亦通)又不伤害众人(指百姓),但对方(指蜀国)已经归服了。【要点:缮,修治,整治;而,转折关系;句义通顺】
(2)(3分)蜀国已经归附(于秦国),秦国就更加强大了,富庶得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要点:既属,已经归附;益,更加;轻,轻视,看不起;句义通顺】
 
参考译文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一场争论。司马错要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们各自的道理。”
张仪回答说:“应先与魏、楚两国亲善友好,然后出兵韩国的三川,堵住轘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东西周的疆界,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大禹所铸造的九鼎和各种图籍珍宝。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是称王天下的霸业啊。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又是戎狄中的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称王天下的霸业远了。”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想使国家富庶,一定要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的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称王天下的一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称王天下就会随之实现。’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情愿从那容易办到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又是戎狄中的首领,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用秦国的军队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请允许我讲明这个缘故: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齐国和韩国,是与周王室相交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阻止不了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
秦惠王说:“很对。我采纳你的意见。”最终出兵攻打蜀国。不到十个月便完全平定了蜀国。蜀国的君主改称为侯,秦国又派遣陈庄去做蜀国的宰相。蜀国已经归附了秦国,秦国就更加强大了,富庶得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燕策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韩策二·韩傀相韩》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五·四国为一,将以攻秦》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魏策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五·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赵策二·武灵王平昼闲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燕策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中山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赵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楚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靖郭君将城薛》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韩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燕昭王招贤》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书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西周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江乙对荆宣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田单将攻狄》阅读练习及答案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辛说楚襄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辛论幸臣》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燕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荆轲刺秦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有卖骏马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赵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人说靖郭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侯与虞人期猎》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昌国君乐毅》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燕策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宣王见颜斶》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齐二、楚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秦以连横说秦》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价十倍》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梁谏魏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范雎说秦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