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雷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
雷膺,字彦正,浑源人。父渊,金监察御史。膺生七岁而孤,金末,母侯氏挈膺北归浑源,艰险备尝,织纴为业,课膺读书。膺笃志于学,事母以孝闻。太宗时,诏郡国设科选试,凡占儒籍者复其家,膺年甫弱冠,得与其选,愈自砥砺,遂以文学称。丞相史天泽镇真定,辟为万户府掌书记。世祖即位,初置十路宣抚司,诏选耆旧使副子弟为僚属,授膺大名路宣抚司员外郎。中统二年,斡林承旨王鹗、王磐荐膺为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五年,调陕西西蜀四川按察司参议。至元二年,改陕西五路转运司谘议。四年,用兵于蜀,佩金符,参议左壁总帅府事,师还,升承务郎、同知恩州事。宪府表荐其能,遂入拜监察御史,首以“正君心、正朝廷百官”为言,又斥聚敛之臣不宜作相。十一年,加奉议大夫,佥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司事,以称职闻。十四年,进朝列大夫、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是时,江南新附,诸将市功,且利俘获,往往滥及无辜,或强籍新民以为奴隶。膺出令,得还为民者以数千计。十八年,转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副使,以母老辞。二十年迁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广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二十二年,丁母忧,去官。明年,起复,授中议大夫、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时苏、湖多雨伤稼,百姓艰食,膺请于朝,发廪米二十万石赈之。江淮行省以发米太多,议存三之一,膺曰:“布宣皇泽,惠养困穷,行省臣职耳,岂可效有司出纳之吝耶!”行省不能夺,悉给之。时年六十二,即致仕,归老于山阳。二十九年,征拜集贤学士。成宗即位,朝会上都,召诸故老,谘询国政,膺为称首,多所建白。一日,延见便殿,奏对称旨,赐白玉带环一。明年,赐钞五千贯,进秩二品。大德元年夏六月,以疾卒于京师,年七十三。赠通奉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冯翊郡公,谥文穆。
摘编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年/迁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广/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B.二十年/迁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广/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C.二十年/迁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广/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D.二十年/迁行台侍御史/奉母之官分司/湖广/江西/奏劾按察使二人/及行省官吏之不法者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掌书记。主要执掌府僚的文书等工作,地位仅次于节度副使,但北宋后期,掌书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金符。有两类释义,一是君权受命于天的凭证,二是古代帝王授予大臣的信物。
C.廪米。即指公家发放的粮食,又指官府按月向学员们发放粮食。
D.五千贯。指旧时的数量单位,一贯为一千钱,通常30吊为一贯,五千贯,即150000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雷膺年少有为。在艰苦环境下,雷膺刚满20岁,便通过自己的勤思进取,被丞相召至府中当掌书记。
B.雷膺不畏权贵。在担任监察御史一职后,雷膺提出“正君心,正朝廷百官”的建议,打击了朝臣与丞相,因此与人结下仇怨。
C.雷膺惩恶保民。元朝刚收回江南地区时,诸将竞相争功,不断残害百姓,雷膺见此状立马下令禁止。
D.雷膺为君重用。成宗刚即位时,雷膺是第一位被召请的人,并且雷膺死后还被追封为冯翊群公,并赐其谥号。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江南新附,诸将市功,且利俘获,往往滥及无辜,或强籍新民以为奴隶。膺出令,得还为民者以数千计。
(2)布宣皇泽,惠养困穷,行省臣职耳,岂可效有司出纳之吝耶!”行省不能夺,悉给之。
参考答案
4. A
5. D(在当时,一贯为20吊,故五千贯为100000吊,而非150000吊)
6. B(与人结下仇怨在文中无从体现)
7. (1)在当时,江南新归附于元朝,诸将争功,因为利益而俘虏百姓,经常刑罚无辜的民众,有时强使新入册的人民为奴隶,雷膺下令废止,被释放的民众数以千计。(三个关键词“是时”、“市功”、“强籍”各1分,句意通畅2分)
(2)颁布宣扬皇帝恩泽,扶助贫困的人,这是行省臣僚的职责,怎么能像一般的专职官员那样吝啬呢?行省官员只得同意他的意见,全数发放粮食给贫困的人。(三个关键词“布宣”、“惠养”、“不能夺”各1分,句意通畅2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