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何承天,东海郯人也。从祖伦,晋右卫将军。承天五岁失父,母徐氏,广之姊也,聪明博学,故承天幼渐训议,儒史百家,莫不该览。叔父肹为益阳令,随肹之官。
隆安四年,南蛮校尉桓伟命为参军。时殷仲堪、桓玄等互举兵以向朝廷,承天惧祸难未已,解职还益阳。义旗初,长沙公陶延寿以为其辅国府参军,遣通敬于高祖,因除浏阳令,寻去职还都。抚军将军刘毅镇姑孰,版为行参军。毅尝出行,而鄢陵县史陈满射鸟,箭误中直帅,虽不伤人,处法弃市。承天议曰:“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惊汉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何者明其无心于惊马也。故不以乘舆之重,加以异制。今满意在射鸟,非有心于中人。按律过误伤人,三岁刑,况不伤乎?微罚可也。” 出补宛陵令。赵惔为宁蛮校尉、寻阳太守,请为司马。寻去职。
高祖以为太尉行参军。高祖讨刘毅,留诸葛长民为监军。长民密怀异志,刘穆之屏人问承天曰:“公今行济否云何?“承天曰:“不忧西不时,别有一虑尔。公昔年自左里还入石头,甚脱尔,今还,宜加重复。“穆之曰:“非君不闻此言。顷日愿丹徒刘郎,恐不复可得也。“除太学博士。义熙十一年,为世子征虏参军,转西中郎中军参军,钱唐令。高祖在寿阳,宋台建,召为尚书祠部郎,与傅亮共撰朝仪。永初末,补南台治书侍御史。(选自《宋书•何承天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惊汉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何者/明其无心于惊马也/
B.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惊汉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何者明其/无心于惊马也/
C.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惊汉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何者明其/无心于惊马也/
D.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惊汉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何者/明其无心于惊马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晋,表示官职升迁,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还有除、转、召为、补等,其中除是任命、授职的意思,除宫表示宫中太监等人职务的任命。
B.隆安是年号,汉世宗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比如康熙、乾隆都是年号。
C.弃市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是在人众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D.司马,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文中的官职名还有:鄢陵县史、宁蛮校尉、寻阳太守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何承天是东海郯城人,母亲徐氏,生性聪慧学识广博,所以何承天小时候便开始接受教义,通习经史百家。
B.刚刚起义的时候,长沙公陶延寿任命何承天为浏阳县令,不久他便离职还于京都,抚军将军刘毅镇守姑孰城,授官何承天为兼代参军。
C.刘毅曾经外出行走,鄢陵信史陈满用弓箭射鸟,箭虽然没有射死人,但是处以弃市之刑,何承天提议只轻微处罚一下就行了。
D.义熙十一年,何承天为世子征虏参军,随后迁职为西中郎中军参军,钱塘县令。宋高祖刘裕在寿阳,宋台建立,召何承天为尚书祠部郎,与傅亮一起共同撰修朝仪。
13.把文忠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不以乘舆之重,加以异制。今满意在射鸟,非有心于中人。
(2)公昔年自左里还入石头,甚脱尔,今还,宜加重复。
答案:
10. 贵:使动用法,以......为贵,即重视情:名词作状语故应译为:官司重视根据情节断案,如果有怀疑的地方就从轻处理,在断与疑中间断一处。后句是:过去吓到了汉文帝所乘坐车马的人,应在者后断一处,故选D。
11. A项,除宫表示宫中易主或清理宫殿,错误;B项,汉世宗即汉武帝首创年号,正确;C项、D项的表述均正确,故答案选A。
12. B项原文为:义旗初,长沙公陶延寿以为其辅国府参军,遣通敬于高祖,因除浏阳令,寻去职还都,译为:刚刚起义的时候,长沙公陶延寿任命何承天为辅国府参军,派人通报以尊奉宋高祖,于是任命何承天为浏阳县令,不久他便离职还于京都,因此刚刚起义的时候应为辅国府参军。故选B。
13.(1)所以不用惊驾的重罚,而是施加其他的制度,如今陈满的本意是射鸟,而不是有意射人。
(2)宋公以前从左里城回到石头城,多高兴啊,这次回来,只不过是再重复一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