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凌虚台记
(宋)苏轼
①国①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物理②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②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③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③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④,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⑤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注)①国:即郡国,指州地或府地。②物理:事情的常理。③祈年、橐泉:秦穆公的祈年宫和橐泉宫。④长杨、五柞:汉武帝的长杨猎场和五柞宫。⑤仁寿、九成:宫名,隋文帝建,唐太宗改建为九成宫。
20.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最贴切的虚词是( )。
A.其B.而C.所D.以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从记叙凌虚台入手,娓娓而谈,引人入胜,接着抒发议论,发出“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感叹。
B.苏轼看似在记凌虚台,实则提醒太守物极必反的道理,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
C.苏轼借着小小的亭台感怀古今,以小见大,抒发了人事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有很深的人生哲理。
D.文章结尾写道“盖世有是恃者”,但不直接点出究竟什么是东西“足恃”,这就使文章更为含蓄而耐人寻味。
22.能对应“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这层意思的一项是( )。
A.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B.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
C.昔者荒草野田,岂知有凌虚台耶?
D.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
23.对于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于凌虚台的看法,你是如何看待的?
答案:
20.B
21.B
22.D
23.可以先谈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者从凌虚台的兴建和命名谈起,从而引出事物的兴废成毁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指出人世间有“足恃”和“不足恃”的东西,应该致力于探索真正值得仰仗的东西。再对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评价的角度可以是思辨的,也可以是评价其现实意义。
如:在我看来,作者的观点略显消极,首先他并未明确,真正“足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从而使文章显得有点虚无和沧桑;其次关于事物兴废成毁都是人所不能预料的感慨显出的似乎是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又如:在我看来,苏轼的观点颇具现实意义:外物的兴废都不足以挂怀,只有内心的丰盈才值得仰仗。